摘要:《纸的发明》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它以时间为序,详细介绍了造纸术的发明历程,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精神,凸显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本课是围绕第一自然段把意思写清楚的。教学时本课主要指向为信
原创:程盟
课 题:《纸的发明》
课 时:第2课时
教材分析:
《纸的发明》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它以时间为序,详细介绍了造纸术的发明历程,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精神,凸显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本课是围绕第一自然段把意思写清楚的。教学时本课主要指向为信息提取与整合、逻辑表达和情感渗透。学生需要能提取关键信息,如不同书写材料的出现时间、特点,梳理造纸术的演变过程。同时,学习作者如何通过时间顺序、关联词和动词连用将复杂过程表述清晰。此外,通过理解造纸术的传播与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这一核心主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三班共有学生60人,语文学习整体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多数能熟练运用拼音、汉字书写工整,课内古诗背诵完成率达90%以上。一是阅读与表达:约70%的学生能独立理解课文主旨,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0%的学生在拓展阅读中表现出较强兴趣,课外读物阅读量平均每月2-3本。二是写作方面,半数学生能完成结构清晰、语句通顺的叙事短文,但部分学生需加强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训练。三是学习习惯:班级注重课堂互动,80%的学生能主动参与讨论,小组合作能力突出;个别学生注意力易分散,需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如图文结合、情景模拟)引导。
教学目标:
1.学习第四、五自然段,能了解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2.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会写“造纸术、伟大”等13个词语。
教学重点:
能了解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PPT、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AI蔡伦激趣,任务发布
师:上课!同学们好!
蔡伦AI:上节课,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了解了造纸术发明前的艰辛与西汉造纸的萌芽,今天呀,“蔡伦纸文化博物馆”将继续招募小小解说员,让我们再次走进《纸的发明》,争做更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者。小小宣讲员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板书:10.纸的发明)
【AI技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并发布任务,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师:看到大家自信满满,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务!让我们继续这段文化探索之旅吧!
二、任务一:我是小小设计师
活动一:填写名片信息
师:当我们在博物馆凝视着泛黄的古籍,在书房触摸着细腻的纸页,都不应忘记那位将文明火种播撒得更远的东汉匠人——蔡伦。老师现在想邀请你们为他设计一张人物名片!
师:现在,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边读边圈画关键语句,填写“人物名片”。
师:接下来,自由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改进方法,用波浪线画出改进后的优点,并试着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第一题,填写“人物名片”。完成后,同桌合作补充完善。
【先扶后放,注重学法的引导,圈画关键句,提取关键信息】
师:同学们读得认真,来,请你!
师:嗯,你不仅找得准确,还能用简介的语言概括,真像一位专业的小小研究员!你从第一句话中找出蔡伦的贡献是“蔡伦改进造纸术”,第二句话写他改进的方法。第三句话写他改进后的优点。
师:现在让我们分角色读这段文字。老师读第一句,男生读方法这部分,女生读优点部分,边读边思考:这三句话有什么关系?
师:你总结的真全面,这段话围绕“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个意思,从改进方法和改进后的优点两个方面把这个意思写清楚了。对呀,这就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秘诀所在。
活动二:理解名片内容
1.抓住动词,介绍方法。
师: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本段第二句,探寻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现在请大家观察思维导图,谁来演一演“捣烂”的动作?
师:你动作演绎得真形象。现在请大家默读第二句,边读边用“◯”圈画出描述蔡伦造纸方法的关键词,最后摘录到思维导图中,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来完成这张图。
【注重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以及梳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师:你的手举得最端正,那请你把你的思维导图送到大屏幕上。
师:嗯,你不仅抓住“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捞出、晒干”一系列表示动作的关键词,还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你可真会学习!老师现在想请你作为小老师,带着大家边读边做动作,将蔡伦造纸的过程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通过大家的朗读和一系列连续性动作的演绎,老师仿佛看到了蔡伦造纸的画面了。
师:(出示流程图)现在任务升级,请大家借助图示,用上表示顺序的连接词,试着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说说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并完善“人物名片”。
师:宝贵的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你们组练习得最积极,你们组先来。
【注重结合课文创设的语境,搭建表达支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师:嗯,将长句子读成一个个短语是一种能力,能将一个个短语用长长的句子连起来说一说,这更是能力超强了,老师为你点赞!
师: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类似的经历,比如剪纸,包饺子,包粽子等,让我们也学着借助动作流程词,说一说。
师:现在请大家独立思考3分钟,小组合作练说5分钟,并对照星级标准进行自评互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开始吧!
师:讨论时间到!同学们讨论得可真精彩,老师都忍不住想加入进去。哪个小组来汇报?嗯,你们小组最积极,请你们来。
师:大家注意,第一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汇报时,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我们组分享的是,具体过程如下:
【整合单元教学,与第三单元的语文园地部分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先学后用,学法得到进一步巩固】
师:你真是会学以致用,不仅观察仔细,还能运用今天学习的表达方法将过程讲得清楚有序,连老师都想拜你为师了呢!
师:其实呀,真是的造纸过程可比书上说的比复杂多了,你们瞧!(播放视频)
师:看完了蔡伦造纸的过程,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原来蔡伦造纸的过程比书上复杂多了,除了书中说的,还有洗涤、蒸煮、打浆、揭纸呢!
师:通过大家的精彩发言,老师了解到从捣浆到晒纸,每个步骤都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的智慧,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齐读第二句,将感受放进朗读中,读出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与赞美。
师:这么精细的造纸工序,这么完整的造纸流程,我们为什么不说“蔡伦创造了造纸术”而要说“改进”呢?今天我请来了一位老师,请他为我们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出示视频)
【视频补充,引导学生体会造纸工艺形成的不易,进一步理解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与敬佩】
2.对比阅读,体会改进。
师:视频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交给我们要善于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师:那请大家默读2-4自然段,试着运用这样的方法,继续思考: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传承下来了?
师:结合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的文字记录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单第二题,填写“对比阅读表”,计时5分钟。
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讨论3分钟,并借助图表和表中句式,对比蔡伦造纸术及其他方法的特点,说一说蔡伦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然后我先请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
师:总结得真好!你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从成本、效率、质量三方面分析得头头是道。看来传承的秘诀就是——让技术更实用、更普惠!这就是蔡伦造纸术能够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
师: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更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出示传播路径)。请大家齐读第5自然段。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搜集了“造纸术影响”的相关资料,现在请同学们来交流分享一下,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听了大家的分享,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师:你们的思考让历史活了起来!
师:现在请大家把这样的体会送进课文里,齐读第5自然段,读出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与骄傲。
师:是呀,连作者也不禁感慨“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师:其实,我国古代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跟着我一起去瞧一瞧吧!
师: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造纸术又有了怎样的发展?未来的造纸术又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继续搜集资料展开想象课后继续和同学们交流。
任务二:“蔡伦纸文化博物馆”小小解说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化身“蔡伦纸文化博物馆”小小解说员,小组合作,借助图表和人物名片介绍纸的发明过程,重点说清楚蔡伦是如何改进造纸术及传承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对对照星级标准进行自评、互评。
师:我们的劳动人民凭借智慧和勤劳,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感到骄傲和自豪,更重要的是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课堂上我们用行动来传承中华文化,课下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言,做文化的传承人。
三、作业设计
师:课后,请同学们体验制作再生纸,用美术课学的活字印刷术,在再生纸上拓印你的文化宣言;并将向家人讲解“蔡伦造纸文化博物馆”让你的爸爸妈妈提提建议,为应聘“小小讲解员”做准备。
【迁移运用,知识的梳理总结,以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完成跨学科融合,设计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改进——传承
学习反思:
这次的课题的选定是看到互评成员老师的课题而产生兴趣,因此决定着手课题的学习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前总是想着为了完成PPT而完成PPT,与教学的实际而有些脱离,但是这次,我是在选择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后,才着手制作PPT,有了教学设计的框架搭建,PPT做起来也思路清晰,从教学实际的需求出发,发挥PPT的辅助性作用,以“教学设计”的需,来定PPT内容的“求”。其次,在操作PPT过程中,目前感觉效率较为低,关于精美页面的呈现,素材的积累不够,以及页面内容的调整速度不快,个人认为主要还是自身能力的不足,未能在日常学习中有预设性地去提高技能。
评语
项目化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设计颇具良心。课件制作,蔡伦AI开场很具有吸引力。推荐学习程老师的课件!98分(薛丽娜)
程老师的《纸的发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亮点突出,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培养目标明确。以下是我对程老师教学设计和课件的评价。
3条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契合学生发展需求:依据学情设定的教学目标清晰合理,涵盖知识、能力与情感维度。符合三年级学生能力发展要求;感受造纸术对人类进步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化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
2.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课程设计系统:任务紧密关联,形成有机整体。通过学习纸的发明,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养。
1条建议:课堂评价可以多样化。(互评人:24C2155贺慧玲 评分:98分)
来源:新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