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13日,惠州市在国有水东陂林场开展2025年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松材线虫病飞机防治作业。广东省林业局检疫处处长叶燕华、惠州市林业局副局长雷名武、河源市林业局副局长谢伟龙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5月12日、13日,惠州市在国有水东陂林场开展2025年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松材线虫病飞机防治作业。广东省林业局检疫处处长叶燕华、惠州市林业局副局长雷名武、河源市林业局副局长谢伟龙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惠州市是2025年全省最早响应市级层面联防联治的城市,通过本次飞防行动聚焦松材线虫病防控关键区域,对水东陂林场辖区大小务坑、开塘水、东瓜坑等9个重点林区实施精准施药,累计完成飞防作业面积2.8万亩,科学投放3%噻虫啉药剂2.3吨,有效控制了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本次作业采用无人机技术精准施药
松材线虫病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森林病害,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和破坏性,是造成我国林业损失最大的有害生物,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松材线虫非常微小(肉眼不可见),当携带松材线虫的松褐天牛(媒介昆虫)飞到松树上取食或产卵时,便会将松材线虫通过取食的伤口带入松树,破坏松树的疏导组织,相当于堵住了松树运输水分和养分的“通道”。染病的松树会出现针叶褪绿、枯黄,树干流脂,松树感染后最快40天枯死。而且此病害传播蔓延速度快,因此松材线虫病又被称为松树的“癌症”,一旦爆发,对松林的生态景观和经济价值破坏严重,可能导致大面积松林毁灭,对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
喷药情况喷头雾化
自2021年《广东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施以来,惠州市严格落实“预防为主、治理为要、监管从严”的防控要求,切实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战。五年来,全市累计实现疫点镇减少5个、疫情面积压减13.033万亩、枯死树数量下降16795株的阶段性成果。
“十五五”时期是林业实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惠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惠州将继续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预警和纯松林改培工作,实现疫情发生面积、疫点数量、病死松树数量“三下降”目标,巩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
文 | 记者 潘小笛
图 | 惠州市林业局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