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梗”≠“烂梗”!别让“烂梗搅拌机”“梗”住孩子

360影视 2024-12-10 00:27 4

摘要:刘女士赶忙询问女儿从何处学来这话,女儿回答:在学校听同学说的。细究之下,女儿对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其实懵懵懂懂,只是觉得新奇好玩,“后来她又学会了‘我勒个豆’‘栓Q’等‘网络梗’,回家后还跟家里人‘显摆’。”

还记得此前团团报道过的

青少年使用“网络梗”的现象吗?

推文引发了众多读者共鸣

为此,青年报·青春上海近期

针对一至九年级的青少年群体

从学生、家长、老师三个视角

开展了一项

关于青少年“网络梗”使用情况的

问卷调查

一起来看

“梗”从何来?

网络+朋友

开学两个月“梗”从口出

市民刘女士的女儿今年9月刚升入一年级,在一次晚饭时,小女孩儿嘴里冷不丁冒出了一句“你个老6”,全家人顿时愣住。

刘女士赶忙询问女儿从何处学来这话,女儿回答:在学校听同学说的。细究之下,女儿对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其实懵懵懂懂,只是觉得新奇好玩,“后来她又学会了‘我勒个豆’‘栓Q’等‘网络梗’,回家后还跟家里人‘显摆’。”

对于女儿说“网络梗”,刘女士并不太赞成,但又怕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于是她并未立即制止,而是在女儿“梗”从口出时巧妙地岔开话题,“后来她见我们都不感兴趣,在家里也就渐渐不说了” 。

不过,在刘女士看来,孩子这种“梗”从口出的情况今后恐怕也避免不了,“毕竟他们这代人是‘5G儿童’,有太多途径能接触网络。”刘女士说,“而且低年龄段的孩子本身好奇心就比较重,同学之间也容易跟风模仿。”

调查数据表明,青少年在日常网络浏览和社交互动中,广泛接触到各种“网络梗”,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交流语言中。另外,家长对孩子网络梗使用情况的认知各异。多数家长限制孩子上网时间,并筛选浏览内容。

“网络梗”影响表达?

孩子觉得没影响

老师认为挺要紧

因为名字里有个“坛”字,目前正读初一的乐乐在小学期间一直被同学起各种外号,这让她很困扰。在上周一篇《名字的奥秘》作文中,乐乐解释了名字里“坛”字的意义,她写道,“坛”字一边是“土”一边是“云”,父母希望她能在天地之间快乐。

这篇作文不但得到了A+,还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级里朗读,这让乐乐非常开心。“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说一些‘网络梗’,但写作文时不会用。”虽然是“网络梗”爱好者,但乐乐对于“网络梗”的使用场景有着自己的判断。她认为和朋友聊天时使用一些“网络梗”,可以拉近距离、增加趣味性。和父母讨论时,也能增进亲子关系。“但是,写作文是很严肃的。”乐乐说。

乐乐的观点,在调查中也得到了反映,受访的大部分孩子们并不认为自己受到了“网络梗”的影响。近九成受访青少年表示没有在作文中使用过“网络梗”,他们更倾向于在与朋友聊天时,使用流行的“网络梗”来增添乐趣、表达共鸣或展示自己对流行文化的了解。

当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也不认同“网络梗”能起到提升语言能力的作用,并且也不认为能从“网络梗”中学到新的词汇或者表达方式。

从调查数据看,“网络梗”似乎只是孩子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梗”从口出也只是因为“好玩”,对孩子似乎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然而,本次参与调查的老师无一例外地表示,担忧过度使用“网络梗”会对学生的正式写作和口语表达产生影响。

老师“杞人忧天”?

“烂梗”如暗礁

威胁语言规范和思想深度

青少年和老师之间,对“网络梗”的认知出现如此大的反差,是老师们“杞人忧天”了吗?是成年人对于孩子们使用“网络梗”过度焦虑了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当今时代,网络已深度融入青少年的生活,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社交与信息获取平台。作为网络文化的独特产物,“网络梗”如影随形地存在于青少年的日常交流之中,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网络梗”在视频、游戏中随处可见。有的“烂梗”毫无营养,内容空洞、语义歪曲;有的隐晦表达,含沙射影、充满恶趣。在语文教师刘老师看来,这些都会对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判断力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有的学生会把礼节性的语言表达视为惺惺作态,却将情绪化、暴戾化的表达视为真性情。还有常见的被扭曲原意的词汇:误读“口吐芬芳”为骂人;错把“睿智”当成别人能力差;“卧龙凤雏”居然被认为是智商欠缺,行为搞笑的人。

刘老师认为,除了语言表达能力可能会受影响,孩子还可能受到叛逆、暴力等负面情绪的污染,影响心理健康和正常的社会交往。

谐音梗中常用的错字别字,异化了语言的结构形式,弱化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不良影响。若泛滥至书面或正式场合,将致沟通障碍、削弱文化传承,威胁语言规范性权威性。

同时,“网络梗”的过度使用也存在青少年价值观受误导的潜在危机。然而,在表达习惯方面,超过半数的青少年认为网络平台并未对其产生显著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梗”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身份认同。当一群人共同使用某种特定的网络黑话或谐音“梗”作为社交暗号时,他们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这些所谓的“烂梗”,实际上成为孩子们融入社交圈的“敲门砖”和“入场券”,这也导致了部分不熟悉“网络梗”的学生可能会被排斥孤立。

此外,在日常交流中,过度依赖“网络梗”使得青少年的表达逐渐趋于表面化和碎片化。当面对一些需要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的复杂问题时,他们往往习惯性地用简单的“网络梗”一带而过,而缺乏对问题本质的深入探究。

例如,在探讨社会热点事件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等议题时,若只是用“芭比Q了”“我真的会谢”等“网络梗”来回应,显然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无法进行有深度的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

长此以往,青少年的思维可能会被局限在“网络梗”所构建的简单语义框架内,难以形成系统的、深入的思考方式,进而阻碍他们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家校社携手共筑防线

适当的“物理隔离”是必要的

“网络梗”在青少年交流中犹如一把双刃剑,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梗”,使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避免负面影响,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青少年的“网络梗”使用

需要正确引导方面

家长和老师达成共识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或作文中使用‘网络梗’,作为老师肯定是要引导的,毕竟使用‘网络梗’要分场合,特别是作文中,要用书面语言。”卢湾中学语文教师王春燕认为,如果是生活中聊天时使用“网络梗”,只要不是低级的黑话“烂梗”,则不会限制学生,“毕竟他们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也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一种文化。”

在调查中,一位老师在回答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平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梗”时表示:“传统教育当中有部分规则是需要被保护的,这个是教育的基调,对于帮助学生成长不容易产生大的成长偏差,但随着时代的更新,网络梗能加强现代沟通的沟通质量和效率,对于‘非正式’会谈是有极大帮助的,但关于对学生的正式表达教育仍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性,确保学生能分得清场合和表达的方式方法以及目的意义。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王希明认为,青少年使用“网络梗”的问题应该回到语言的功能方面来考虑。语言是认知、表达、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黑话’原本是指小范围内的秘密语,一般是隐晦难懂的,以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表意。对于小圈子外的人来说,是很难认知、很难领会的。‘烂梗’也是同理。”王希明说,这种语言的流行是出于交际的需要,可以起到身份标识的作用。比较极端的语言也可以起到非常强有力地传达情绪的作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个性彰显的方式。

“但是语言的使用是有其适用范围的。网络流行语及梗不适合严肃正式公开的场合。至于‘黑话烂梗’就更加不合适。”王希明认为,语言同时承担着文化功能,既然称“黑”“烂”,就是特指那些违背正向价值观的语言。有些与暴力色情相关的语言,容易对分辨能力不强的小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模仿,短视频直播等可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应该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在他看来,有些“网络梗”也是有可能成为规范用语的,但需要时间。

那么,如何向“网络烂梗”说不?

采访中,多位教师、家长都认为,需要家校社合力“扎紧篱笆”,从加强网络语言文字的规范管理、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等方面的工作,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文教师刘老师表示,孩子们的“网络梗”大多都是从网络上学来的,因此,适当“物理隔离”是有必要的。同时,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是语言表达习惯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首先要拒绝“黑话烂梗”,放下手机多带孩子读好书。

有老师认为,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网络梗”是“拦”不住的,但网络热词也可以“优胜劣汰”。比如,可以多开展“解构网梗”班会课,老师以教育者、学习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对比网络热词与口语、书面语,通过对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语言的差异性,提升辨别能力,增强抵制黑话烂梗的抵御能力。

屏幕前的你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了吗?

如何看待“网络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来源:青春上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