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处,心安是吾乡》作者:孙彬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19:12 2

摘要:清晨,我站在黄河入海口的堤岸上。远处,浑黄的河水与蔚蓝的渤海在天地交界处相拥,泥沙沉淀成洲,鸥鸟掠过水面,翅膀沾着粼粼的波光。风从旷野吹来,带着芦苇的絮语和盐碱地的粗粝,恍惚间,仿佛听见兵圣孙武的兵书竹简在风中翻动,千年的智慧与这片土地的血脉一同流淌。

黄河入海处,心安是吾乡

文/孙彬

清晨,我站在黄河入海口的堤岸上。远处,浑黄的河水与蔚蓝的渤海在天地交界处相拥,泥沙沉淀成洲,鸥鸟掠过水面,翅膀沾着粼粼的波光。风从旷野吹来,带着芦苇的絮语和盐碱地的粗粝,恍惚间,仿佛听见兵圣孙武的兵书竹简在风中翻动,千年的智慧与这片土地的血脉一同流淌。

滨州的清晨是从一碗锅子饼的热气里醒来的。面粉与鏊子相触的刹那,“滋啦”声惊醒了沉睡的街巷。七十岁的王婶守着祖传老摊,手腕翻飞间将鸡蛋、卤肉、香菜卷进金黄油亮的饼皮。“从前逃荒的人揣着锅子饼走西口,现在留学生往行李箱塞真空包装的。”她掀起蒸笼,白雾模糊了对面“渤海科创大厦”的玻璃幕墙,却让门楣上“山东老字号”的铜牌愈发锃亮。

乘着黄河水汽往西去,博兴县的蒲草正簌簌生长。非遗传承人李玉梅坐在董永公园的凉亭里,十指如蝶穿梭,将柔韧的草茎编成《天仙配》故事里的鹊桥。“这手艺养活了孝妇河两岸二十七个村。”她指着直播间里飙升的订单数笑道,“加拿大华侨订了套草编十二生肖,说要摆在渥太华的客厅里解乡愁。”草叶的清香与跨境电商的电子提示音,在潮湿的空气中酿成奇妙的和弦。

邹平的山地褶皱里藏着另一种时光。黛溪河畔,九十六岁的退休教师周明德仍坚持用毛笔批改《杏花村》诗社的作业。宣纸边角印着西王集团的玉米油广告,少年们写“智能车间机械臂,抓起星斗撒作钢花”,老人批注“宜添‘淬火时映见祖父的烟袋星火’”。他们不知道,这些诗稿将被录入“乡村记忆数据库”,与汉画像石拓片、抗日民谣录音共同陈列在数字云端。

最令人恍惚的时空交错发生在沾化冬枣林。十月霜降,头戴矿灯的枣农在枝桠间采摘“冬枣王”,无人机群拖着荧光带掠过夜空,将实时数据传回农业大脑中心。承包户老赵打开手机APP,红黄绿三色光谱图显示着糖分累积进度:“北京客户预订的那棵‘生辰树’,得等后天凌晨达标才发货。”他粗糙的拇指划过屏幕上女儿设计的“枣树认养”小程序,北斗卫星的定位光标与叶脉纹路重叠成新时代的掌纹。

暮春的麻大湖畔,我遇见正在写生的美院学生小满。她的画布左侧是湿地深处丹顶鹤修长的颈项,右侧却泼洒着中海沥青厂冷凝塔的工业剪影。“导师说滨州的色彩太特别——黄河泥的黄、铝业银的银、盐田雪的白,混在一起就成了《千里江山图》里的青绿。”她调色盘上,正用渤海湾的贝壳粉研制新颜料。

滨州人总说,这里是“被黄河惯坏的孩子”。河水奔涌千年,既冲积出沃野平原,也雕刻出这座城市的性格——厚重中藏着灵动,质朴里透着坚韧。老城区的青砖巷陌间,仍能寻见明清商埠的旧影:褪色的木门板上贴着红底金字的春联,蒸锅子饼的香气从窗棂里漫出来,裹着芝麻酥糖的甜腻,与街角修鞋匠敲打钉子的叮当声撞个满怀。一位白发老人坐在门墩上,用沾满面粉的手指着远处在建的高楼,笑着念叨:“从前这儿是盐滩,如今成了‘铝谷’,连飞机翅膀用的都是咱滨州的铝!”

若说黄河是滨州的筋骨,那散落在乡野的文明碎片便是它的魂魄。惠民县的魏氏庄园,青灰色的城垣沉默如史书,砖雕的牡丹在烽火台上绽放,百年前商贾云集的盛景化作导游口中的传说。而在阳信县,牛羊市场的晨曦中,戴白帽的回族老人用掌心摩挲着羔羊的绒毛,虔诚如抚摸《古兰经》的扉页。他们的皱纹里,藏着丝路驼铃的余韵,也映着现代冷链物流车的反光。

滨州的烟火气,总与“新”和“旧”的共生有关。夜晚的渤海七路,年轻人举着“沾化冬枣奶茶”在网红墙前打卡,隔壁摊主却支起煤炉,将杜桥豆腐皮烤得滋滋作响。夜市尽头,渔鼓戏的梆子声突然响起,唱的是《今夕何夕》里穿越千年的爱情,台下举着手机直播的姑娘,裙摆与台上水袖一同飞扬。这座城市从不割裂传统与现代,就像它用“铝业之都”的硬核实力托起“国家康养城市”的温柔愿景——高端铝材撑起航天器的脊梁,而社区食堂里的一碗冬瓜汆丸子,正温暖着独居老人的胃与心。

最动人的,还是滨州人的眼神。在北海经济开发区的码头,工人们用长满老茧的手操控智能化吊机,瞳孔里映着万吨货轮的轮廓;在“一米阳光”慈善晚会的后台,企业家将捐款牌悄悄换成匿名编号,嘴角的笑意比聚光灯更明亮;就连公交车司机也会在停靠“亮灯地图”站点时,特意打开车窗,让乘客看清彩虹湖岸那株挂满许愿签的老槐树。他们常说“在知爱建”,这四字不像口号,倒像镌刻在基因里的密码:因为懂得这片土地的沧桑与荣耀,所以爱得具体——或是为乡村小学捐一座图书馆,或是在专利证书上写下“山东滨州”的地址。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