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法国流浪者三重奏(Trio Wanderer)音乐会将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多功能厅奏响。作为国际顶流的室内乐组合,流浪者三重奏将在本场音乐会上带来舒曼、德彪西、梅尔・波尼斯、贝多芬四位作曲家风格各异的作品,带领观众感受室内乐的独特魅力。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通讯员 梁璐 文/图
5月18日,法国流浪者三重奏(Trio Wanderer)音乐会将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多功能厅奏响。作为国际顶流的室内乐组合,流浪者三重奏将在本场音乐会上带来舒曼、德彪西、梅尔・波尼斯、贝多芬四位作曲家风格各异的作品,带领观众感受室内乐的独特魅力。
据悉,流浪者三重奏成员均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并师从美艺三重奏(Beaux Arts Trio)、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Amadeus Quartet)。1988年,他们荣获ARD国际音乐大赛冠军,自此开启辉煌的演奏生涯。“流浪者”之命名既是对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的致敬,也呼应了德国浪漫主义中“流浪的旅人”这一创作题材。
非凡的乐感、心有灵犀的默契以及坚实的演奏技巧,让流浪者三重奏成为国际顶尖室内乐组合,还被法国文化部“音乐之光奖”评为最佳器乐合奏团。他们的演奏曲目极为广泛,从海顿跨越至当代作品。在全球享有盛誉的音乐舞台上,诸如维也纳金色大厅、柏林爱乐厅、巴黎香榭丽舍剧院等,都频繁留下他们的身影,他们也是爱丁堡、萨尔茨堡等国际知名音乐节的常客。
此外,他们与法国广播爱乐乐团、法国国家管弦乐团、世纪乐团、日内瓦室内乐团、科隆居策尼希乐团、华沙小交响乐团等乐团演奏二重、三重协奏曲,合作的著名指挥家包括梅纽因、霍格伍德、罗斯、迪图瓦、詹姆斯·康伦。流浪者三重奏在索尼、Harmonia Mundi厂牌录制发行了超过20款专辑,囊括舒伯特、贝多芬、肖松、拉威尔、海顿、肖斯塔科维奇、圣-桑、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福雷等作曲家的大部分三重奏作品。专辑先后获《留声机》编辑之选、金音叉年度大奖、《福布斯》最佳百款、《号角》收藏清单、《BBC音乐杂志》月度精选、BBC古典电台最佳版本等专业嘉奖。
在本场音乐会上,流浪者三重奏将带来舒曼《第二钢琴三重奏》、德彪西《G大调钢琴三重奏》、梅尔・波尼斯《夜与晨》、贝多芬《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大公”》。
《第二钢琴三重奏》中舒曼为常与田园牧歌相关联的F大调,注入了躁动与矛盾的灵魂,颠覆了传统,而“克拉拉动机”的时隐时现,又为乐曲增添了柔情。
《G大调钢琴三重奏》创作于1880年,当时德彪西年仅18岁。这部作品虽尚未完全展现出其后期典型的印象主义风格,却已彰显出他对传统音乐形式的突破和新音乐语言的探索。采用古典范式四乐章结构的同时,兼具晚期浪漫主义气息与沙龙风格,呈现出青春烂漫又稍显稚嫩的德彪西。这也是德彪西一生中唯一的三重奏作品。
法国女作曲家梅尔・波尼斯20世纪初创作的双乐章钢琴三重奏《Soir-Matin》(《夜与晨》)也将在音乐会上呈现。作品由《夜》与《晨》两个乐章构成,梅尔・波尼斯以精妙和声,描绘出从宁静朦胧的夜晚过渡到晨间熹微的画面。
此外,贝多芬题献给鲁道夫大公的《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大公”》(Op.97)创作于1811年,是钢琴三重奏体裁的里程碑之作。作品共四个乐章,各乐章在主题呈现、节奏把控、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展现出贝多芬的极致追求。1814年作品首演时,贝多芬饱受耳聋加重的痛苦折磨,这场演出也成为他公开演出的绝唱。
这一场充满法式浪漫与激情的音乐盛宴,将让深圳市民领略到法国艺术家对多个经典作品的丰富诠释。
编辑:黄晓敏
来源: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