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拍品通体饰以百余个青花“寿”意字而得名,此题材中的代表即为康熙御窑万寿尊,堪称中国陶瓷史罕见的巨迹(附图)。同类器物可见故宫博物院藏一件清康熙 釉里红百寿字笔筒,亦属此例。此例见着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大家好,我是百事屋!百事屋这段时间还是会在春拍来临之前,给各位藏友以往各大拍行所成交的拍品,希望各位藏友能喜欢!有需要送拍的藏友可以私信百事屋!
第一件藏品是 清康熙 青花“万寿”大笔海 ,它在中贸圣佳拍卖会上以 清康熙 青花“万寿”大笔海 的价格成交!
拍品通体饰以百余个青花“寿”意字而得名,此题材中的代表即为康熙御窑万寿尊,堪称中国陶瓷史罕见的巨迹(附图)。同类器物可见故宫博物院藏一件清康熙 釉里红百寿字笔筒,亦属此例。此例见着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182,图166,风格、题材、书写字体皆同本拍品相似,可资比较。本品既为“百寿”器中的佳品,本品造型为笔筒,撇口收腹,盎然俊拔,胎制洁白细腻。釉色白中略泛青,莹润透亮,紧致硬朗,极具时代特色。此件百寿笔筒上有规律地排布了百余个“寿”意字,每列10个不同形式的“寿”字,其他皆以“寿”字为主,间以各种具有象形或会意功能,附和“寿”字字义字形和吉祥表征的组合字,统称为“寿意字”。除以篆书“寿”字为基础的各种变形“寿”字外,还继承、发展了古人的象形、会意造字法,将鸟虫篆、蝌蚪书、金文籀篆、石鼓钟鼎等字体大量成“寿”字;山川云泽、风雨雷电、虫鸟鱼兽、天干地支、星宿图形、阴阳八卦、奇门符咒等无不成字,所谓“蝌蚪缤纷,虫鱼辐辏,穗书着体;夫农轩鸟迹,成文于颉籕;或会意而表云雯,或象形而图辰宿”,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宇宙观念的众多元素。本件拍品造型俊俏、文气,文字书写独具巧思,且含“百寿”之意,整体繁而不乱,洋洋洒洒,令人叹服。
本品造型雄浑挺拔,盎然俊拔。撇口,束颈,收腹,足部微外撇,线条流畅,弧度恰到好处,砂底无釉,足脊略呈泥鳅背状。
胎质坚实细润,除底足部分内外通体施透明釉,釉色白中略泛青,莹润透亮,紧致硬朗,胎釉俱佳,极具时代特色。
第二件藏品是 清雍正 窑变釉荸荠瓶 ,它在中贸圣佳拍卖会上以 RMB 1,150,000 的价格成交!
本品为雍正御窑窑变釉之罕见器型,亦称“荸荠瓶”。拍品直颈,鼓腹,器型秀美端庄。通体施窑变釉,为雍正御窑仿宋钧烧制而成。属唐英《陶成纪事碑》中“仿古采今”的五十七种釉色之一,属于宫廷陈设贵重器皿,常用作宫廷花器,气质尊贵深沉。
窑变釉最早可追溯到隋代,安徽淮南窑青瓷曾出现紫翠色的窑变。后世亦偶有出现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载:“饶州景德镇,陶器所自出,大观间有窑变,色红如朱砂“。清代唐英《恭进上传及偶得窑变瓷器折》云:“奴才在厂制造霁红瓷器,得窑变圆器数件……虽非霁红正色,其釉水变幻,实数年来未曾经见,亦非人力可以制造。故窑户偶得一窑变之件,即为祥瑞之征,视同珍玩。”窑变色在清代被视为祥瑞,经苦心钻研,雍正时御窑已能通过控制配料和窑炉火候、氛围,人工烧造出精美的窑变釉色,但烧制难度较大颇为珍罕。拍品通体施窑变釉,紫蓝白色斑点交融璀璨,釉层光亮,釉色流畅自然像火焰一般。底施芝麻酱釉并刻“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是雍正御器厂仿宋代钧窑的成功之作。
第三件藏品是 清康熙 釉里三色“玉堂富贵”图笔筒 ,它在中贸圣佳拍卖会上以 RMB 1,092,500 的价格成交!
此笔筒口底相若,胎体厚实匀称,外壁以釉下三彩通景式描绘玉堂牡丹纹。以青花留白饰玉兰,以釉里红饰牡丹,以青花饰枝叶,并以青釉点缀山石。青釉积厚处色浓,从而显出石头层叠质感。虽多种高温釉彩同时使用,却设色淡雅,依然呈现出恬淡安静的气氛。外底稍内凹,中心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寄托款。
以上就是百事屋今天给各位藏友带来的三件瓷器,希望各位藏友能喜欢!
来源:金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