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的非遗守艺人①|易琼辉:半路学艺,她让君山银针焕发“新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21:27 2

摘要:一江碧水,千年文脉。长江奔涌的不仅是浩荡波涛,更回响着沿岸匠人跨越时空的匠心对话。岳阳,这座枕江听潮的古城,既是江湖交汇的诗意码头,也是非遗传承的文化热土。5月24日至26日,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将在岳阳举办。今日起,华声在线推出《长江边的非遗守艺

编者按:

一江碧水,千年文脉。长江奔涌的不仅是浩荡波涛,更回响着沿岸匠人跨越时空的匠心对话。岳阳,这座枕江听潮的古城,既是江湖交汇的诗意码头,也是非遗传承的文化热土。5月24日至26日,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将在岳阳举办。今日起,华声在线推出《长江边的非遗守艺人》系列报道,带您溯江而行,聆听长江涛声里的非遗故事,感受守艺人的匠心传承,共赏长江文脉的璀璨光芒。

华声在线5月16日讯(王梓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诗中“青螺”,便是中国传统名茶君山银针的产地——君山岛。湖水蒸发,岛上常常云雾弥漫,深入其中,连片的茶树苍翠欲滴,空气中弥漫着怡人清香。

(君山茶场。受访者供图)

君山茶场场长易琼辉,是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学习制茶已有9年。

采茶制茶,易琼辉算是“半路出家”。最初到茶场,易琼辉的岗位是销售主管,负责接待和销售工作。有一次,客户请易琼辉详细讲解君山银针的制作技艺,易琼辉有些答不上来。不服输的易琼辉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学做君山银针茶!”2017年,易琼辉拜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高孝祖为师,从此开始系统性学艺。

(易琼辉在采茶。受访者供图)

春茶贵如金。君山银针通常在清明节前采摘,新采的茶叶必须当天就开始制作,才能更好地保存风味。4万个标准一致的新鲜芽头,经过杀青、摊凉、初烘、初包、复烘等十道工序,才能制成一斤干茶。

刚学不久,易琼辉就碰上了难题。“制茶最难的是杀青环节。”易琼辉说,杀青时,铁锅温度在260℃以上,徒手翻炒茶叶,一不小心手掌就会接触到铁锅。“只有不断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才能把握杀青的时间点。”经过3年努力,易琼辉才逐渐掌握,不再被烫伤。

(君山银针茶。受访者供图)

2022年,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君山银针是唯一的黄茶代表。

现代科技赋能,为非遗技艺注入鲜活生命力。特殊气候条件下,茶场偶尔会发现茶树自然变异。今年,易琼辉及其团队在茶树应激性彩芽的基础上,研发出全新品种“五彩银针”,“色泽鲜亮,冷热冲泡层次变化明显,尝起来更醇和。”

除“五彩银针”外,君山茶场还有银针1号、桃源大叶等8个品种。这些品种的诞生,不仅丰富了君山银针的产品体系,更通过科学记录与工艺优化,为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树立了实证范本。

当下,君山银针正在以多元方式走进公众视野。茶场精心设计茶旅线路,将君山茶园、非遗展示馆有机串联;打造非遗体验工坊,游客亲手参与采茶、萎凋、闷黄等工序,在氤氲茶香中了解君山银针诞生的奥秘。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