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6日讯5月16日上午,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召开全市建设国家级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工作推进会,宣传近期出台的《青岛市建设国家级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及有关政策,分析当前青岛市技术改造工作面临的形势,安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6日讯5月16日上午,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召开全市建设国家级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工作推进会,宣传近期出台的《青岛市建设国家级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及有关政策,分析当前青岛市技术改造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措施,引导支持社会各界和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工作。各区、市(高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部分重点行业协会、工业企业、技改服务商、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大川出席会议并讲话。
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建设工作是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要抓手,对扩大有效投资、实现工业经济稳增长,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规模化演进,促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青岛作为位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六位的老牌工业强市,雄厚的工业底蕴为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工作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2024年5月,青岛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0个国家级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一年以来,全市上下抢抓国家“两新”“两重”政策机遇,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采用“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推进路径,打造了一批重点技改示范项目,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释放。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8%,高于全国、全省3.9和0.9个百分点;入选首批全国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首批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培育了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会议指出,市委、市政府历来对工业技术改造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先后组织召开了推进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等大型会议,为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充分发挥现有政策作用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提高技改服务机构积极性,推动工业技改投资稳步增长。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今年5月9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7部门印发了《青岛市建设国家级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作为青岛市近几年来首次出台的新型技术改造工作综合性指导性文件,《方案》紧扣青岛工业发展和新型技改关键任务,策划高端化制造升级焕新、智能化制造升级焕新、绿色化制造升级焕新、集群化制造升级焕新“四大行动”17条措施,通过统筹各方面政策资源,打出了举全市之力推动技改工作的政策“组合拳”。除了持续加大力度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直接奖补外,《方案》还对支持和参与技改工作的协会、服务商、金融机构、数字化平台等第三方机构给予支持,着力打造“硬技改”与“软技改”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持续撬动和提升全社会开展和参与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青岛对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视还体现在奖补支持力度上。2018年创新推出企业设备投资奖补政策以来,奖补资金总额和受奖补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近两年在市级财政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企业设备投资奖补资金仍然维持8亿元规模不变,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技术改造工作的重视和加强技改投资工作、服务企业发展的决心。此外,通过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的20个重点项目获得3亿元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各技改项目实施进展顺利,进一步反映出资金支持政策的精准有效。
会议号召,重点行业协会、技改服务商和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和全力支持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宣传好各类技改支持政策,服务和促进技术改造需求方和先进技术供给方的双向精准对接。全市工业企业要抓住国家加力扩围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红利,用足用好超长期国债、专项再贷款等支持政策,尽快实施产业技术改造提升。全市工信系统要以加快建设国家级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为契机,持续聚焦项目推进落实,全方位服务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方案》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闪电新闻记者 辛鹏 青岛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