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顺利完成某煤矿地面电法勘探野外数据采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22:26 4

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6日讯济宁市任城区洸府河岸的麦地里,来自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的地质队员们背着瞬变电磁接收机,抬着磁探头,正在进行地面瞬变电磁勘探项目数据采集工作,随着“滴”的一声响,一个测点的数据采集完成,这样的测点在整个勘探区内共有四千余个,地质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6日讯济宁市任城区洸府河岸的麦地里,来自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的地质队员们背着瞬变电磁接收机,抬着磁探头,正在进行地面瞬变电磁勘探项目数据采集工作,随着“滴”的一声响,一个测点的数据采集完成,这样的测点在整个勘探区内共有四千余个,地质队员们需要实点实测,逐个完成。

“该勘探项目采用瞬变电磁法探明煤层富水区域情况,圈定含水层连通位置与范围,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项目经理孔令军介绍。

为了高效保质完成该项目,物探测量队党委选拔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施工队员组成突击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人才保障。孔令军根据突击队每位成员特长结合施工环节,将人员分为发射组、放线组和数据采集组,在充分发挥个人优势的同时兼顾协作、配合。项目组综合考虑勘探区河流、村庄、公路、物流园区、农田、树林、加油站等影响施工因素,制定整体施工计划,分析各工序施工效率,推演工序衔接时间,确保各工序压茬推进。

地面瞬变电磁勘探是个“体力活”。施工过程中,数据采集组要根据设计测点逐个实测,数据采集队员们背着30多斤的瞬变电磁接收机,抬着磁探头,往返于田地、树林、河岸、公路边,单日最高完成测点504个,日均步行超过2万步,每个人的脸上挂满了汗珠,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工作服上结出层层盐花。

“虽然这份工作比较费时费力,但这是我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的体现,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传承好。”青年技术人员牛争华说。他们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勘探区内所有测点数据的采集,还要回到驻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解释,施工结束后按照要求及时提供勘探成果。

在保证勘探质量的同时,项目组逐“绿”而行,文明勘探。此时正值小麦抽穗期,为最大程度减少对小麦长势的影响,项目组要求磁探头不落地,沿着麦埂进出麦地。除此之外,项目部在垃圾不落地、油污防渗漏、植被爱护、文明公约等方面做好各项保护措施,用行动和成效擦亮绿色物探的名片,将环保理念转化为文明施工的实际行动。

项目组团结协作,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克服雨天、大风等施工不利因素,实际施工12天,高质量完成野外数据采集,比数据采集设计工期提前了8天,效率提高了40%,跑出了项目实施的“加速度”,展现了物探测量队在瞬变电磁探测领域的技术实力,为当地能源资源保障作出了地质人的贡献。

通讯员:王晶 王海涛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