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L-M11D1是一种新型ADC,通过百利天恒自研的可裂解Ac接头将CD33单克隆抗体与新型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结合而成。BL-M11D1通过与肿瘤细胞上的CD33结合,触发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此外,与CD33结合后会引发其内化,随后释放载荷,从而杀
BL-M11D1是一种新型ADC,通过百利天恒自研的可裂解Ac接头将CD33单克隆抗体与新型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结合而成。BL-M11D1通过与肿瘤细胞上的CD33结合,触发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此外,与CD33结合后会引发其内化,随后释放载荷,从而杀死肿瘤细胞。临床前数据显示,BL-M11D1在表达CD33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异种移植模型和细胞系中表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
在2024年12月召开的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研究人员展示了靶向CD33的ADC药物BL-M11D1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首次人体临床研究结果。
截至2024年7月25日,共纳入了39例患者,剂量范围为0.6mg/kg至2.75mg/kg,中位年龄为53.9岁,包括2例继发性AML患者。既往治疗线的中位数为4,包括2例既往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从1.65mg/kg 剂量开始观察到缓解,完全缓解(CR)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在1.65mg/kg、2.2mg/kg和2.75mg/kg剂量组中,分别有7例患者、14例患者和4例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估。这些剂量组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包括CR、伴有不完全血液学恢复的CR和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分别为14.3%(1/7)、42.9%(6/14)和50%(2/4)。此外,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
综上所述,BL-M11D1单药治疗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抗癌活性,包括在先前治疗未获得缓解的难治性患者中。
研究药物:注射用BL-M11D1(I期)
登记号:CTR20231893
试验类型:单臂试验
适应症: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二线及以上)
申办方:成都百利多特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药周期
注射用BL-M11D1的规格:80mg;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给药,0.6mg/kg-4.4mg/kg。用药时程:Q1W给药,每4周为一个周期。给药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其他原因终止给药(如撤回知情同意书或死亡)。
入选标准
1、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遵循方案要求。
2、性别不限。
3、年龄:≥18岁且≤75岁。
4、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
5、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6、形态学评估骨髓中原始细胞需≥5%。
7、体力状况评分ECOG≤2分。
8、首次给药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5×10^9/L。
9、既往抗肿瘤治疗的毒性已恢复至NCI-CTCAE v5.0定义的≤1级。
10、首次给药前7天内器官功能水平符合要求。
11、对于绝经前有生育可能的妇女必须在开始治疗之前的7天内做妊娠试验,血清/尿妊娠必须为阴性,必须为非哺乳期;所有入组患者(不管男性或女性)均应在整个治疗周期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采取充分的屏障避孕措施。
排除标准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变。
2、在首次给药前4周内或5个半衰期内使用过化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或姑息性放疗为首次给药前2周内。
3、筛选前6个月内严重心脏病病史。
4、QT间期延长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且不可控的心律失常。
5、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性疾病。
6、在首次给药前5年内诊断为其他恶性肿瘤。
7、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收缩压>15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8、根据CTCAE v5.0定义为≥3级的肺部疾病,有需要全身性类固醇治疗的ILD史,或现患间质性肺疾病。
9、存在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患者。
10、对重组人源化抗体或人鼠嵌合抗体有过敏史或对BL-M11D1任何辅料成分过敏。
11、既往接受器官移植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
1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活动性结核、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活动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13、需全身性治疗的活动性感染,如重症肺炎、菌血症、败血症等。
14、存在有临床症状或需反复引流的胸腹盆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15、首次给药前4周或5个半衰期内曾参加另一项临床试验。
16、妊娠或哺乳女性。
17、研究者认为不适合采用参加本临床试验的其它情况。
研究中心
湖南长沙
上海
山东济南
天津
黑龙江哈尔滨
辽宁沈阳
安徽合肥
四川成都
河北石家庄
江苏徐州、苏州
广东广州
河南郑州
湖北武汉
浙江杭州
具体启动情况以后期咨询为准
来源:印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