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夫妻开17年网红餐厅,客单价不足60元,年入38亿,IPO敲钟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22:23 2

摘要:绿茶每股定价7.19港元,首日平开,随即股价跳水,一度跌近7%,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报6.29港元/股,跌幅为12.52%,跌破发行价,总市值为42.36亿港元。

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作者|首席商业智慧

今年继古茗、蜜雪冰城、沪上阿姨上市后,港股又迎来一位“网红餐厅鼻祖”。

5月16日,绿茶集团在港交所挂牌敲钟,成功上市。

绿茶每股定价7.19港元,首日平开,随即股价跳水,一度跌近7%,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报6.29港元/股,跌幅为12.52%,跌破发行价,总市值为42.36亿港元。

这家曾横扫年轻消费群体、让顾客排队3小时的餐饮品牌,努力了5年,才终于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入场券。

如果不是这次的上市,估计很多人已经都记不起这家餐厅了。

如今的绿茶餐厅,高翻台率风光早已不再,排队3小时的名场面也终成历史,俨然成为了一位“过气”网红的样子。

五闯港股,终于如愿敲钟,功夫不负有心人。但是绿茶餐厅当下的境遇似乎并不乐观。

毕竟绿茶餐厅在当下还要面临着两个强力的对手,分别是小菜园和太二酸菜鱼,它俩都属于后起之秀,门店数量和业绩增速迅猛,品牌实力不容小觑。

70后浙江夫妻白手起家

从青旅到上市

你都很难想象,被称为"美食荒漠"的杭州,竟然走出了一家餐饮IPO。

关键是,这个餐饮品牌在十几年前还是妥妥的“顶流”。

对于“绿茶餐厅”,Z时代的年轻人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对于很多曾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80后、90后来说,“绿茶”可是他们第一家排队的“网红餐厅”。

当年绿茶叱咤餐饮界的时候,还没有小红书、抖音这些社交媒介,更没有文和友、小菜园、太二酸菜鱼等这些当下网红品牌的影子。

因此,绿茶可以说为后来的餐饮品牌提供了一种“网红范本”:高颜值和差异化的“爆品”,精致小资的门店装修和适合聚会的优雅氛围,与充满情调的环境相比,价格却十分接地气。

这个综合了性价比、情绪价值和社交属性的创意餐厅,让消费者自发拍照而形成了“社交货币”进行传播。

每到饭点,绿茶餐厅的门前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

在2008年首家绿茶餐厅所创下的14次/日翻台率的纪录,至今仍让一众餐饮品牌望尘莫及。

2004年,王勤松和路长梅夫妻,在杭州西子湖畔开了一家名叫“绿茶”的青年旅舍。

也就是从这家青年旅舍开始,夫妻俩干出了2025年第一个餐馆IPO。

2008年转战到餐饮赛道,专心做绿茶餐厅,以杭帮菜、融合菜为特色,人均消费约60元左右。

当时的餐饮市场,川菜馆众多,装修也多是传统风格。

江南菜系以及江南风的装修色彩,让绿茶餐厅在一众豪放派的北方菜系中脱颖而出。其温和清淡的口味更是在川湘鄂菜系的重口和刺激下,杀出了一条特色的道路。

菜品丰富独特、环境高档优雅、价格亲民,此后,绿茶餐厅就迅速走红。

当年绿茶火爆的时候,人均50-60元的价格能够做到不亏本,很大程度上是靠翻台率撑起来的。

王勤松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对别的餐厅来说,可能客人坐满就赚钱,但对于绿茶餐厅,满客后翻台才开始赚钱。绿茶餐厅一天翻台率4次是保本。

只不过,绿茶还是那个绿茶,但是年轻人却不爱来了,或者说当年那一批曾为绿茶排过队的80、90后也已经想不起来去吃绿茶了。

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至2024年,绿茶集团的翻台率分别为3.48次/日、3.34次/日、2.62次/日,3.23次/日、2.81次/日、3.30次/日和3.00次/日。

图源:每财网

不仅翻台率下滑,来绿茶餐厅吃饭的人,花钱也少了。

2024年绿茶的人均消费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为56.2元

在2021年-2023年,其平均消费还在60元以上的水平,分别为60.5元、62.9元和61.8元。

虽然花钱少了,有大环境的原因。

但是在餐饮迅速更新迭代的浪潮里,绿茶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确实是吸引力不够了。

出道十几年的绿茶,能拿得出手的竟然还是十几年前的网红产品,面包诱惑和绿茶烤鸡,之后就再没听过什么大爆的产品了。

毕竟那么多年了,该吃的也吃过了,网红餐厅一波又一波,对于喜新厌旧的消费者来说,显然是更乐意去尝试新鲜的菜品。

除非是想怀旧下味道,否则没有什么人第一时间会想起来去吃绿茶了。

其实,绿茶也不是没有推出过新菜品,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绿茶分别推出了178道、172道、168道及203道新菜品。

只可惜,新菜品都没有掀起什么水花,消费者能记住的还是当初绿茶打天下的那一款“面包诱惑”。

绿茶的扩张野心:

一年平均3天开一家店

只不过,面对人均消费价格以及翻台率下降的严峻现实,王勤松似乎并没有打算真正解决问题,而是孜孜不倦地扩大门店规模,企图用数量来掩盖数据的不足。

2022-2024年间,绿茶餐厅的新开店数分别为47家、89家和120家。

也就是说,2024年,绿茶餐厅平均3天就开一家店。

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绿茶餐厅数量已进一步扩张到489家。而就在上市的这一天,绿茶餐厅的官方公众号还发布了一条新增门店的资讯。

这一次上市绿茶餐厅募集的资金也是依旧用来门店的扩张,计划于2025-2027年分别开设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

疯狂拓店,也让绿茶餐厅的营收和利润上涨。

据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3.75亿、35.89亿、38.38亿;同期利润分别为1.14亿、2.96亿、3.5亿。

从2020年的亏损5526万,爬回了2024年的3.5亿,绿茶餐厅数字确实亮眼。

只不过,门店增多,也难免会给企业带来管理挑战。当企业具有更大规模的时候,也意味着责任更大,犹如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必须如履薄冰,将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否则信任一旦丢失就很难修复。

此前,绿茶餐厅就多次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推至风口浪尖上。

比如在杭州、广州的门店就曾被曝光过大肠杆菌超标、农药残留食品安全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不少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

除此之外,品质作为餐厅的立身之本,绿茶的品控也被质疑越来越差,在社交平台上,可以发现不少吐槽绿茶餐厅难吃的帖子。

如今,绿茶也开始被贴上 “难吃预制菜” 的标签。

另一方面,门店扩张虽然可以提高营收,但是也意味着拉高成本,甚至是摊薄单店利润,绿茶的这种“以规模换增长”的激进策略,很容易为未来埋下隐患。

盲目扩张不仅不会改善自身的实际竞争力,最后很有可能会收获增收不增利的业务困局。

在2019及2020年全年海底捞分别新开门店308家、544家,本想着弯道超车,结果在2021年海底捞全年净亏损达到了41.61亿元。

之后海底捞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门店。

这一警示案例,也为绿茶的资本故事蒙上阴影。

上市后,绿茶餐厅如何讲出新故事

除了猛开店外,面对人均消费价格以及翻台率持续走低的现实,绿茶餐厅也在做外卖。

2022年至2024年,外卖业务从3.9亿元跃升至7.2亿元,总收入占比从16.7%提升至18.8%。

在招股书里,绿茶也表示未来可能会扩大外卖业务的规模,以补充堂食业务。

而在激烈的餐饮市场上,绿茶餐厅的同行们都在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以满足食客的需求。

比如小菜园用“质价比”的策略,在华东市场攻城略地。费大厨辣椒炒肉凭借"大厨现炒"概念,在深圳单城开出30家直营店。

“性价比”一直是绿茶的王牌,但是在极度内卷的当下,也可能成为限制其向上突破的紧箍咒。

不管怎么说,在餐饮赛道深耕了18年的绿茶餐厅,虽然没有了当初的辉煌,但是也已然书写了中国餐饮市场的一段佳话。

面对网红滤镜的褪去,绿茶在今后不仅要面对资本市场严格的考验,更要在竞争白热化的餐饮赛道,找到自己的竞争力,焕新品牌,更加贴近年轻消费群体。

绿茶餐厅的挑战,才刚开始。

您吃过绿茶餐厅吗?您认为它的性价比高不高?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来源:首席商业智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