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真有点课文“梁生宝买稻种” 的感觉,带着面包和水,从扬州坐大巴到南通海门的青龙港,然后从青龙港坐汽渡到崇明的牛棚港。上岸之后继续坐车穿过崇明岛去苏州的常熟。
上海的崇明,很多人都知道,那是我国的第三大宝岛。那也是上海的大粮仓,大菜园和后花园。
一、老杨买麦种
1998年是我第一次经过崇明岛,那会刚考上研究生,跟着师兄老马去苏州的常熟农科所买麦种。
那真有点课文“梁生宝买稻种” 的感觉,带着面包和水,从扬州坐大巴到南通海门的青龙港,然后从青龙港坐汽渡到崇明的牛棚港。上岸之后继续坐车穿过崇明岛去苏州的常熟。
印象中记得崇明岛再过去是有桥还是隧道的,反正到了常熟已是半夜,从传达室把库房的人叫来,当时那人还是满脸的不高兴。匆匆给我们秤了麦种,我们付了钱,一人背了一大布袋找了家边上的小旅馆住下,那早已是后半夜,街上已是啥吃的也没了。
我们可是从早上五点多出门,饿了一天了啊。我对老马说,老马,实在太饿了,要不我们拿点麦种出来吃吃吧。老马说,那不能,忍忍吧,那可是咱生产队乡亲们明年一年的收成啊。明早早点起来赶路,咱买几个包子吃。
说回崇明岛,那回正是初秋,金色的稻田,一往不到边,着实把我震憾住了。前进农场,跃进农场,五四农场,朝阳农场,东海农场,等等等等,一路掠过,宛如检阅一场秋收前的大演习。
二、崇明其岛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这里,东海的咸水、黄海的咸水与长江口淡水混合成的半咸水,三种水体形成了一个个天然的水道。
与其他几乎所的的岛不一样的是,岛上地势平坦,没有半点山岗和丘陵。而更为奇怪的是,崇明岛的土质也非常好,土壤有水稻土、潮土,还有少部分盐土,除盐土外,其他大面积的地方,种出来的瓜果大米品质特别好。以至于同样一个农产品,崇明总是和对岸的海门启东要在品质上争个高下。
更有意思的是,崇明岛含盐较重的土都是面向启东海门的北沿地区。以至于崇明岛的水牛经常游到对岸的海门来啃食更为鲜嫩的青草。
三、崇明白山羊的历史
崇明岛很有历史,在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就在崇明岛设天赐盐场,当时隶通州。到了建国后的1958年12月,开始改属上海市,设立崇明县。当然到现在,崇明岛上仍有两个乡分别属于对岸的海门和启东。
而崇明白山羊也是历史悠久。据有关文献记载,嘉靖四十年知县范性所修的《崇明州志》,最早记载了“崇明白山羊”的养殖情况。
可见,崇明农家早在数百年前就已饲养白山羊,民国时期,养羊已经成为农民普遍从事的家庭副业。
崇明白山羊适应性强,品质好,是全国重点保护和发展的家畜品种,被列为我国重要出口商品,1978年被国务院定为“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生产基地。
四、神奇的崇明白山羊
在南方地区来说,崇明白山羊也是一个重要的品牌,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更为称道的是它的毛。羊毛洁白富有弹性,尤其未经阉割的幼龄公羊颈背部的领鬃毛称为“细光峰”,是绝品。毛长、直、尖、弹性始终如一,是制造高级毛笔及机密仪器刷子的特种原料,被列为世界笔料毛的珍品。而羊肠子也是制作医疗手术用缝合和乐器弦线的上佳原料。
记得我在新疆援疆时,有一次看新疆的畜牧大数据实时动态展示屏,每天竟有大量的崇明山羊运往遥远的新疆。一方面说明新疆人吃羊有多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崇明白山羊有多好!
崇明岛不仅是稻米大岛,也是水牛黄牛大岛和山羊大岛,每年白山羊的饲养存栏量均超过30万头,全年出栏肉羊25万头左右。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欢迎点赞,关注,转发和评论!
编者注:杨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研究员。中组部第21批援疆博士团专家成员。江苏省委组织部第13批科技镇长团专家成员。亚洲开发银行(ADB)、湄公学院(MI)、东亚智库网络NEAT、东盟粮食安全信息系统(AFSIS)粮食安全专家、减贫专家、生态农业专家、营养导向农业专家、农民合作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社交媒体专家,长期从事国内外农业农村产业安全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农度众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