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方高能!马上就是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了,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个“有味道”的博物馆——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粑粑博物馆”(Poozeum)。
讲这个故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喜欢参观博物馆吗?参观过的最奇葩的博物馆是什么?
前方高能!马上就是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了,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个“有味道”的博物馆——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粑粑博物馆”(Poozeum)。
你没听错,这家博物馆专门展出粪便化石,还号称拥有全球最大的粪便化石收藏,足足有8000多件!从1米长的“巨无霸”粪便到比指甲盖还小的“迷你便便”,这里应有尽有;
连创始人乔治·弗兰茨(George Frandsen)都自豪地说:“这些粪便可是比黄金还珍贵!”
这地方早在去年(2024年5月18日)开业,就在网上炸开了锅。一起来看看吧!
“粪便博物馆”坐落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威廉姆斯小镇,这座小镇人口不到一万,紧邻著名的66号公路,离大峡谷国家公园也不远,是游客常去的热门地儿。
就在去年,这座小城因为一家博物馆彻底“火”了!2024年5月18日,正好是“世界博物馆日”,乔治·弗兰茨在这天正式开张了他的“粪便博物馆”,消息一出,小镇居民震惊了!
“啥?粪便也能开博物馆?”
“哈哈哈,威廉姆斯终于有个‘臭名远扬’的景点了!”
乔治可不管这些,他为了这个博物馆可是拼尽了全力:辞掉工作、卖掉房子,甚至把毕生积蓄都投了进去,就为了给他的“宝贝粑粑们”找个安稳的新家!
说起乔治·弗兰茨,他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爱粪便化石的人了。而这份“奇葩”爱好还得从他上大学时说起。
那会儿,他在自然历史课上接到一个作业:去野外找化石。乔治跑遍了学校附近的化石商店,最后在犹他州莫阿布一家小店里,花了20美元买下了人生中第一块粪便化石。
他回忆说:“当时觉得这东西真恶心,但又好好玩啊,拿在手里就像握住了了解恐龙的秘钥!”
从那天起,乔治对粪便(化石)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从青年到中年,他的足迹遍布全球,跑遍了美国、南美、甚至非洲的荒野,穷尽一切搜罗这些“史前便便”。
到2016年,他已经收集了1227件“粑粑”,成功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球最大的粪便化石收藏家。
乔治笑着说:“我小时候就喜欢捡石头,但没想到长大后捡的石头竟然是恐龙拉的便便!”
有了这么多藏品,乔治不满足于只是自己欣赏,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要开一家博物馆,把这些便便化石分享给全世界!
早在2014年,他就先在网上成立了“粪便博物馆”的线上版,还把自己的收藏借给其他博物馆做巡回展览,慢慢地,他的“便便事业”越做越大。
终于,2024年5月18日,他在威廉姆斯小镇开了实体博物馆,8000多件藏品正式亮相。
走进博物馆,游客们会被眼前的景象惊呆:
玻璃展柜里摆满了形状各异的粪便化石,有的像大号香肠,有的像一串葡萄,还有的像小石子,颜色从深褐色到灰白色不等,可以说是“便便界的艺术展”了!
乔治最得意的展品是一块巨型粪便化石“巴纳姆”(Barnum),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巴纳姆长67.5厘米,宽15.7厘米,重达9.28公斤,来自南达科他州的地狱溪组——一个盛产霸王龙化石的地方。
他说:“这块粪便化石能告诉我们霸王龙吃了什么,甚至能推测它的肠胃健康状况,简直是史前版的‘健康报告’!”
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科学家发现巴纳姆里满是钙、磷元素,还有破碎的骨骼残骸,妥妥是霸王龙拉的!
巴纳姆的名字也挺有意思,取自两位名人:一位是发现霸王龙化石的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朗,另一位是“马戏团鼻祖”菲尼尔斯·泰勒·巴纳姆,电影《马戏之王》就是以他为原型改编的。
这名字完美融合了科学与艺术,成了目前发现的最大食肉动物粪便化石,还拿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不过,要是这两位巴纳姆知道自己的名字被安在一坨便便上,不知道作何感想?
博物馆里还有一坨特别的粪便化石,外号叫“珍贵”(Precious),名字听起来就很值钱有木有?
珍贵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的一条河谷,年代可以追溯到2300万至500万年前的中新世,比霸王龙的粪便年轻得多。它的外形是个弯曲的圆柱体,拉直后足有25.4厘米长。
乔治对比了现代动物的粪便,发现“珍贵”和鳄鱼的便便“查重率”很高,推测它的主人是一只6米长的大鳄鱼!
要知道,粪便化石在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变形,像橡皮泥一样被压扁、拉伸,博物馆里大多数粪便化石都不是“出厂时的样子”。
可珍贵却是个例外,它历经千万年还保持着“原模原样”,成了目前发现的最大保存原形的粪便化石。
乔治感慨:“能保存这么完整的便便,简直是奇迹,难怪叫‘珍贵’!”
除了这些“艺屎品”,博物馆里还有一尊搞笑的铜像,名叫“臭东西”(The Stinker)。这尊铜像是一只霸王龙坐在马桶上“思考人生”,姿势模仿了罗丹的雕塑《沉思者》,游客们看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臭东西”还被印在博物馆的logo上,成了这里的“吉祥物”。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便便化石都是怎么形成的呢?
乔治通过研究总结了这一过程:首先,粪便得富含钙和磷,这样才能硬化;然后,它需要沉入湖泊、沼泽或海底,与空气隔绝不被分解;最后,被沉积物覆盖,经过复杂的地质过程才能变成化石。
乔治说:“每块粪便化石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我希望能收集更多,讲更多远古的秘密!”
别看这些粪便化石“臭名昭著”,它们可是科学界的无价之宝。
通过研究霸王龙粪便里的骨头碎片,科学家发现它不仅吃大型恐龙,还会吃小型爬行动物,简直是个“杂食大胃王”;植食恐龙的粪便里则藏着远古植物的痕迹,帮助科学家还原侏罗纪时期的植物种类。
更有意思的是,博物馆里还展出了“化石屁”——远古昆虫被困在树脂里时放的气体,变成了琥珀,连屁都被保存下来了!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詹姆斯·史密斯(James Smith)教授感叹:“这些粪便化石就像恐龙的‘日记’,记录了它们的生活点滴。”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粪便化石的魅力,乔治在博物馆里设计了各种“有味道”的活动。
孩子们可以参加“化石挖掘”游戏,用小铲子挖出埋在沙子里的仿真粪便化石,挖到“大块头”还能获得一张恐龙贴纸,现场笑声不断。
博物馆还推出了一款“恐龙便便”主题的巧克力,造型逼真到让人下不去嘴,乔治笑着说:“吃下去不会拉肚子,但绝对会让你印象深刻!”
礼品店里还有“便便主题”纪念品,比如印着“粪化石是我第二喜欢的化石”的T恤,还有小份鱼类化石和恐龙骨头模型,价格从15美元到30美元不等,游客们买得不亦乐乎。
更贴心的是,这家博物馆完全免费,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7点开放,周六还会早开一小时,方便游客随时来打卡。
当然,乔治的“粪便博物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觉得这种博物馆有点恶趣味,但也有人力挺乔治,认为他让科学变得更有趣。
一位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妈妈说:“我儿子本来觉得博物馆很无聊,但在这里玩得不亦乐乎,还说长大要当古生物学家!”
还有游客表示:“本来是路过威廉姆斯去大峡谷,没想到被这个博物馆圈粉了,太好玩了!”
乔治自己倒是不在意争议,他说:“粪便化石可能看起来不起眼,但它们背后的故事能让我们更接近恐龙的世界。只要有人愿意来了解,我的目的就达到啦!”
最后问问大家:你对这个博物馆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想法!也别忘了转发给朋友,让更多人一起感受这份“史前臭味”!(最英国)
来源:人在旅途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