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嫌弃我没文化 不准进城看孙子 如今我考上大学 她跪在门口求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7 07:55 3

摘要:我叫刘桂英,是县城南郊桃园村的人。今年五十七岁了,一辈子没读过多少书,小学毕业就在家帮衬农活。那会儿家里兄弟姐妹多,爹娘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啥,嫁人生娃才是正经事。

我叫刘桂英,是县城南郊桃园村的人。今年五十七岁了,一辈子没读过多少书,小学毕业就在家帮衬农活。那会儿家里兄弟姐妹多,爹娘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啥,嫁人生娃才是正经事。

我儿子叫李建国,从小就聪明,是我跟老伴的掌上明珠。我俩省吃俭用,供他考上了省城的大学,毕业后在城里一家外企做了技术员。我心里那个美啊,觉得这辈子值了。

城里来的儿媳

建国大学毕业两年后,带回来一个女孩,叫周莉莉,城里人,白净漂亮,父母都是大学老师。来我们家那天,她穿着一身名牌,手上戴着金戒指,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我和老伴忙前忙后,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还特意杀了只老母鸡炖汤。我紧张得不行,生怕哪里做得不好,城里姑娘看不上我们这农村人家。

吃饭的时候,莉莉吃了一口我做的红烧肉,皱了皱眉头:“阿姨,这肉有点咸了。”

我赶紧道歉:“不好意思啊,我手艺不精细。”

她笑了笑:“没事,我妈做饭可好吃了,她是按照黄金比例来的,回头我让她教教你。”

我点点头,嘴上说着”好啊好啊”,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但想着是儿子喜欢的人,也就忍了。

那天晚上,我偷偷问建国:“儿子,你真心喜欢这姑娘吗?”

建国说:“妈,莉莉人挺好的,就是从小在城里长大,可能跟咱们这边的生活方式不太一样。您多包容她点。”

我点点头。孩子喜欢,我这当妈的就得支持。

婚后的变化

半年后,他们结婚了。婚礼在城里办的,我和老伴穿着儿子给买的新衣服,却还是显得格格不入。莉莉的亲戚朋友都是有身份的人,说话带着一股子书卷气。我只能尴尬地站在角落,不知道该说什么。

结婚后,建国和莉莉在城里买了房子。我们偶尔去看他们,每次去莉莉都不太热情。有一次,她朋友来做客,看到我在厨房帮忙,莉莉赶紧把我拉出来,小声说:“妈,您手上有老茧,指甲也不太整齐,别在我朋友面前露面了。”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粗糙的双手,一辈子干农活,手上的老茧就跟我的年轮似的,一圈一圈地刻在皮肉里。我笑了笑,说:“没事,我就在屋里待着。”

第二年,他们有了孩子,我和老伴高兴坏了。外孙取名叫李哲,刚出生就白白胖胖的,特别可爱。我想去帮忙带孩子,莉莉却说:“妈,我们请了育婴师,您不用操心了。”

我心里酸溜溜的,但也不好说什么。

小哲两岁那年,有一次我去看他,正好赶上他发烧。莉莉焦急地抱着孩子不知所措,我说:“别急,小孩子发烧很正常,我来帮你。”

我从包里拿出自己准备的退烧药和毛巾,莉莉却一把夺过去:“妈!这是什么土方子?我们要用进口药!”

我愣住了:“这不是土方子,是县医院的医生给的…”

话没说完,莉莉就打断我:“妈,您没文化,不懂这些。我们有自己的育儿方式。”

那句”没文化”像刀子一样刺进我心里。

不准看孙子

事情的转折点是在去年春节。

那天我和老伴去城里看他们,带了自己腌的酸菜和老家种的花生。莉莉见了,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妈,我说了多少次了,别带这些农村东西来,小哲对气味很敏感的!”

我讪讪地收起东西,说:“我就是想让孙子尝尝外婆做的…”

莉莉不耐烦地摆摆手:“妈,我们不想让小哲吃这些不卫生的东西。”

老伴有点生气了:“这怎么就不卫生了?我们自己种的,没农药!”

莉莉翻了个白眼:“叔叔阿姨,你们没文化,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健康饮食。”

我拉住要发作的老伴,笑着打圆场:“没事没事,我们不懂就是了。”

吃完午饭,我想抱抱小哲,他却躲在莉莉身后不肯过来。莉莉得意地说:“看吧,孩子都不认识你们了。”

我心里一阵刺痛。

晚上,我无意中听到莉莉和建国的对话。

莉莉说:“建国,我实在受不了你爸妈来的时候了。他们浑身有股土味,说话也没水平,我都不好意思让我朋友知道这是我公婆。”

建国叹了口气:“莉莉,他们毕竟是我爸妈…”

莉莉提高了声音:“那你想让小哲也变成没文化的乡巴佬吗?我不想他受你父母的影响!”

“那你想怎么样?”

“以后就别让他们来了!等小哲上了小学,更不能让他知道他外公外婆是这样的人,会影响他的自尊心的!”

我站在门外,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我悄悄回到客房,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我和老伴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建国送我们到门口,支支吾吾地说:“妈,爸,过段时间我们工作忙,你们就别来了,等有空我带小哲回去看你们。”

我看着儿子躲闪的眼神,明白他已经答应了莉莉的要求。回家的路上,我一句话都没说。

读书的决定

回到家那天,我翻出了压箱底的小学课本,那是我唯一的”文化”。掀开泛黄的书页,一股霉味扑面而来。我突然想起莉莉那句”没文化”,心里又是一阵刺痛。

那晚,我做了个决定。

第二天一早,我骑着三轮车去了县城的新华书店,买了几本初中教材和一本《成人自学指南》。老板看着我,有些诧异:“大姐,您这是…?”

我红着脸说:“我想学点知识。”

回家后,我告诉老伴:“我要继续读书。”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桂英啊,咱们这把年纪了,学那些干啥?”

我坚定地说:“就是因为年纪大了,才更要学。我不想再被人看不起。”

老伴沉默了一会,拍拍我的肩膀:“行,你想学就学吧,我支持你。”

从那天起,我每天晚上都要学习两个小时。起初很吃力,有些字都认不全,数学题更是一头雾水。但我不气馁,一点一点地啃,有不会的就请教隔壁教小学的张老师。

三个月后,我基本掌握了初中知识,又开始学习高中内容。村里人都觉得我疯了,背后指指点点:“刘桂英这是老糊涂了,天天抱着书本念叨。”

我不理会,依旧我行我素。

有一天,我在县图书馆看书,遇到了县电视台的小李。他好奇地问我在学什么,我如实相告。第二天,《县城新闻》播出了一条特别报道:《57岁农村妇女自学成才的故事》。

意外的转机

去年冬天,县里开办了一个老年大学,我报了名。开学那天,校长得知我的情况,鼓励我说:“大妈,您这精神可嘉!不如试试参加成人高考吧?”

我心里一动。成人高考?我能行吗?

回家后,我和老伴商量这事。他笑着说:“桂英,你既然下定决心学习,就走到底吧!我支持你!”

就这样,我开始准备成人高考。白天干完农活,晚上就点着煤油灯学习。村里人都说我犯傻,我只是笑笑不回应。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十月,我参加了成人高考,报考了县师范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考试那天,考场上全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只有我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他们诧异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我身上,但我不在乎,认真答完了每一道题。

三个月后,录取通知书寄到了我家。我,刘桂英,57岁,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村里人都惊呆了,纷纷来我家道贺。镇上的报纸也来采访我,标题是《耕耘不止:57岁农村妇女圆大学梦》。我成了当地的”名人”。

儿媳的求见

就在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三天,建国打来电话,说要回来看我。我心里暖暖的,儿子终于想起我了。

谁知第二天来的不只是建国,还有莉莉和小哲。更让我吃惊的是,他们一下车,莉莉就跪在了我家门口,眼泪汪汪地说:“妈,对不起!我错了!”

建国扶起她,尴尬地对我说:“妈,莉莉知道错了,您原谅她吧。”

我不明所以,请他们进屋。桌上还放着我的课本和笔记,莉莉看了一眼,眼泪又掉下来了。

原来,他们在电视上看到了我的报道,莉莉的同事还转发了县里的新闻链接,说:“看看,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妈妈!”

莉莉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羞愧难当。

“妈,我一直以为有文化就是读过大学,有体面的工作。可看到您这样的坚持和努力,我才明白,真正的文化是什么。”莉莉哽咽着说,“我好羡慕小哲有您这样的外婆。”

小哲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外婆…”

我蹲下身,摸摸他的小脑袋:“外婆很想你。”

莉莉突然跪下来:“妈,求您原谅我,也求您以后常去城里看看小哲。他需要您这样有精神的外婆来引导他。”

我扶起莉莉:“孩子,人活一辈子,难免会犯错。关键是知错能改。”

新的开始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莉莉主动帮我洗碗,还认真地请教我做红烧肉的秘诀。

临走时,莉莉拉着我的手说:“妈,您暑假来城里住吧,我给您收拾出一间书房,您可以在那里学习。”

建国也说:“妈,您这么爱学习,以后可以教教小哲。”

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心里说不出的满足。

现在,我已经在师范学院读了半年书了。每次上课,年轻的同学都很尊敬我,老师也经常表扬我的学习态度。

前不久,我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上获了奖,讲的就是我自己的故事。台下掌声雷动,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眼中闪着泪光。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那句”没文化”的指责,不禁莞尔一笑。其实,文化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勇气。

如今,每个月我都会去城里住几天,陪陪小哲。莉莉对我格外尊敬,常常请教我一些生活上的经验。我也会拿出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和他们一起探讨。

老伴常笑着对邻居说:“我老伴现在可了不得,上大学呢!”他脸上满是骄傲。

人这一辈子啊,永远不晚。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重新出发。

窗外,桃花又开了,粉嫩的花瓣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我合上书本,深吸一口气。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来源:牟牟说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