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书店焕新绽放 老街坊体验阅读新生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02:12 2

摘要:在新华书店88周年华诞之际,承载首都南城文化记忆的北京市新华书店花市店于2025年5月16日完成升级改造,正式亮相。转型升级后的花市书店以“图书为核、环境为体、科技为翼”的立体化架构,打造集阅读、体验、创新于一体的美好生活体验空间。

在新华书店88周年华诞之际,承载首都南城文化记忆的北京市新华书店花市店于2025年5月16日完成升级改造,正式亮相。转型升级后的花市书店以“图书为核、环境为体、科技为翼”的立体化架构,打造集阅读、体验、创新于一体的美好生活体验空间。

装修风格:

以“花市文化”为底色

将历史沉淀与现代场景设计融合

当天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花市书店看到,有拉着小车刚逛完菜市场的周边居民驻足书架前翻阅着生活类的图书;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家长,抱着孩子体验人工智能陪伴下棋;还有老读者让店员帮他寻找外文版图书。

“书店真亮堂哈!”“可气派了”……不时有读者啧啧称赞焕新后的书店环境。书店一楼大厅天花板上,有一个巨大的花瓣灯柱造型。最中央位置悬挂着一簇又一簇五颜六色的花坠,夹杂着阿拉伯字母造型的卡片,在风中摇曳多姿。

“我们书店所处的位置是崇文门花市大街,以前这里有上千家花店呢,是北京最古老的庙会之一。所以这次在焕新升级的时候,装修风格上以‘花市文化’为底色,将花市书店的历史积淀与现代场景设计融合,打造‘可阅读、可感知、可沉浸’的多元空间。”花市书店店长梁永兴介绍道。

为此,书店一层中厅还设置了鲜花绿植空间,呼应“京师绢花出花市”的地域文脉,将定期举办插花艺术、园艺课堂,书香与花香交融,历史与现代对话;二层“阅虫阁”则引入自然元素,打造室内阅读趣味角。

“我母亲在这附近社区居住,以前我经常来这给孩子购买教辅书籍,我自己也会买一些人物传记。现在重装升级后,跟以前的环境不太一样了。刚进店门,就让人眼前一亮,心也跟着静下来了。这种清新雅致的装修风格很适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哈!”读者史红兴奋地说道。

图书品类:

聚焦社科、生活、少儿等图书

打造京南“最全”教育教辅专区

北青报记者还注意到,在图书选品方面,花市书店一层大厅显著位置设立了“主题图书出版物”专台,同时汇聚了党史党建、历史地理、文学哲学等经典与畅销佳作。

在这一区域,好书推荐专台上摆放着《典籍里的丝绸之路》《故宫营建600年》《漫步遐想录》《培根论人生》《向上生长》等文史经典图书;新书推荐专台上则是《涌现AI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AI的100个关键》《秒懂AI写作让你轻松成为写作高手》等人工智能主题图书。

四壁图书构筑“书山”,社科、生活、少儿等品类分区陈列,搭配文创产品、户外装备、科技展品动态展示,形成了“图书+商品”多元文化选书场景;书店还特设了“旧书新知”专区,在泛黄的旧书页里,帮读者连接起“过去与未来对话”的阅读文化纽带。

书店二层辟出超大空间打造京南“最全”教育教辅专区,精准覆盖低幼启蒙(绘本、拼音读物)、青少年经典(中外名著、必读书目)、科普教育(实验手册、科学绘本)等全年龄段需求。同时,开设出版机构宣讲区、线上直播课堂等创新内容和区域。将教材选购与学习互动结合,形成“选书——学习——实践”的教育闭环。

“现在书店的总藏书量在2万册以上。后续我们会根据社区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及时调整与补充新的图书品类。”梁永兴说道,花市书店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他希望在焕新升级后,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居民,尤其是加强生活主题及教育成长类图书的特色。

经营模式:

打破单一售书模式

开辟“非遗+亲子+科教”阅读复合场景

采访中,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花市书店将打破传统书店单一售书模式,开辟“非遗+亲子+科教”阅读复合场景。其中,读者可在非遗手作产品、故宫文创及大运河文化衍生品专区体验传统工艺制作,感受“把文化带回家”的乐趣。

书店二层打造阅读社交场景,阅读活动室向读者提供私密学习空间,同时也是新书发布厅、作家沙龙区,旨在为读友搭建思想碰撞平台,让阅读从“独品”变为“共赏”。

此外,儿童手工坊打造亲子互动场景,开设绘本剧表演、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家长可与孩子在“阅虫阁”的绿植景观中共读,实现“陪伴式阅读”;咖啡水吧提供咖啡与茶饮,搭配轻食简餐,打造“书香与茶香共融”的休憩角落;户外装备体验区结合露营、徒步类图书,展示精选装备,为户外爱好者提供“阅读+探索”灵感。

值得一提的是,花市书店还以“科技+教育”“科技+生活”双主线,让智能元素成为阅读体验的“新语言”。其中,引入智能陪伴下棋机器人、AI仿真机器狗等互动设备,与科普图书联动,打造“会说话的科技馆”;天文望远镜、光学显微镜配套宇宙探索、生物科学类书籍,让抽象知识具象化;智能检索系统实现离店找书,助力“老朋友”轻松拥抱科技,“新朋友”在互动中感受阅读乐趣。

此外,书店还将空气架子鼓、智能背景墙等装置艺术融入生活空间,实现图书与黑科技产品“对话”;同时线上直播引流、线下私享课程、文创带货等数字化运营,打破了空间界限,形成了“到店体验+云端互动”的立体服务网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来源:石心珠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