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2月,中国环保能源发布公告称,已与四川杜甫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甫酒业)签订销售代理协议,负责特定市场白酒推广以及销售。同时,该公司拟将公司名称变更为杜甫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将业务重心转移至白酒业务。
杜甫酒业登陆港交所主板。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今年2月,中国环保能源发布公告称,已与四川杜甫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甫酒业)签订销售代理协议,负责特定市场白酒推广以及销售。同时,该公司拟将公司名称变更为杜甫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将业务重心转移至白酒业务。
5月13日,港股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中国环保能源正式更名为杜甫酒业集团。同一时间,杜甫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主板更名上市暨开市仪式在成都锦江宾馆举行,集团董事长兼CEO彭作权现场宣布:杜甫酒业集团登陆港股。
杜甫酒业过去曾多次表达了上市的意愿。早在2021年杜甫酒业便曾公开表示,不仅要整合所有资源,集中打造“杜甫酒”这一超级IP,实现百亿乃至千亿的品牌价值,还要谋求公司在港股的整体上市,打造名副其实的“诗酒第一股”。
作为此次事件中的“另一主角”,中国环保能源主要从事珠宝的设计及市场营销以及放贷业务,然而近十多年间业绩并不理想,近20个财年16度出现亏损。
一个是有心上市的白酒企业,一个是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他们会走到一起,并没有让市场感到惊讶。相反,从股票价格的走势来看,“杜甫酒业+中国环保能源”的组合获得了“肯定”。
6分钱仙股“沾酒暴涨”的消息不胫而走,自2月24日双方签订销售代理协议以来,中国环保能源股价持续上涨。5月13日上午9时,中国环保能源股份简称正式更改为“杜甫酒业集团”。沾上“酒”字,公司股价随即被“点燃”,暴涨近80%。
这种暴涨背后,折射出双重市场逻辑:一方面是投资者对白酒行业穿越周期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则是对“壳资源”价值重估的投机性押注。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重组并未采用传统股权收购方式,而是通过销售代理协议绑定+品牌注入的代持模式完成控制权过渡。这种创新手法既规避了港股市场的严格审查,又为后续业务整合留出缓冲空间。
白酒企业登陆公开资本市场的艰难程度,从其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可见一斑。自1994年山西汾酒登陆A股至今,31年间仅有22家酒企成功上市。
政策层面的限制构成首要障碍:2016年证监会将白酒行业纳入IPO限制类目录后,A股再未新增白酒上市企业。港股虽未明令禁止,但是“高门槛”也将多数区域酒企挡在门外。
在此背景下,杜甫酒业的突围策略显现出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估值重构的杠杆效应:选择市值仅0.65亿港元的“仙股”作为标的,以轻资产方式实现品牌溢价注入;风险隔离的协议架构:通过销售代理协议绑定收益分成,在避免股权纠纷的同时锁定业绩对赌;品牌协同的叙事空间:珠宝与白酒同属礼品消费的属性嫁接,为后续渠道整合提供想象空间。
3深层矛盾更体现在业务基本面与资本预期的错位值得大家注意到的是,尽管上市首日股价飙升令市场侧目,但需警惕短期炒作带来的风险积聚。数据显示,更名次日股价即出现18%的冲高回落,换手率始终低于0.5%。这暴露出港股小市值股票的核心痛点——流动性缺失可能导致的估值扭曲。
此外,“杜甫IP”的文化价值转化尚处初级阶段,与茅台、五粮液的品牌势能不可同日而语。仅相当于区域酒企水平的杜甫酒业与头部上市公司存在量级差异。
按照业内人士的话说,资本市场的赋能效果仍需观察。上市募资渠道的畅通性、产能扩张的资金需求、品牌建设的持续性投入,构成考验管理层的三维方程式。因此,杜甫酒业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还需要更强力的业绩支撑。
来源:酒哥杨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