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我们科室接诊了多例持续高热、肺炎的患者,多数都有接触鹦鹉、鸽子等鸟类的病史,甚至有患者因呼吸衰竭住进ICU!”合肥市二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勇生告诉记者,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因最早在鹦鹉体内发现而得名。
一种看似与鹦鹉相关的疾病
实则可能潜伏在鸡、鸭、鸽子
甚至宠物店中
5月16日
记者从合肥医院了解到
近期已接诊数例鹦鹉热患者
个别重症患者还进了重症监护室
医生提醒
该疾病感染后症状表现像流感但更凶险
需要引起警惕
↓
“近日我们科室接诊了多例持续高热、肺炎的患者,多数都有接触鹦鹉、鸽子等鸟类的病史,甚至有患者因呼吸衰竭住进ICU!”合肥市二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勇生告诉记者,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因最早在鹦鹉体内发现而得名。
需要注意的是,携带病原体的不仅是鹦鹉,鸡、鸭、鸽子等禽类及部分哺乳动物(如猫、狗)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过去因检测技术有限,鹦鹉热常被误诊为流感或普通肺炎。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普及,更多病例被“曝光”,但实际发病率并未显著增加。
王勇生介绍,鹦鹉热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呼吸道吸入,清理鸟笼、接触病禽粪便或羽毛时,可能吸入含病原体的尘埃;二是直接接触,皮肤伤口或黏膜接触病禽分泌物、排泄物;三是间接传播,宠物店、菜市场、养殖场等环境中的病原体可通过气溶胶扩散。 “高危人群包括养鸟爱好者、禽类加工人员、菜市场摊主、兽医等。”
感染鹦鹉热后症状有哪些?
记者了解到,感染该疾病后潜伏期一般为7-15天,最长可达45天。
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但病情进展快,可能出现:持续高烧(可达40℃)、寒战、肌肉酸痛;剧烈头痛、干咳、呼吸困难;重症患者可发展为肺炎、心肌炎,甚至多器官衰竭。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该疾病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可能不升高,易被误诊为普通肺炎。
如何治疗这一疾病?
治疗方面,医生介绍,鹦鹉热对青霉素、头孢类药物不敏感。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是首选药物,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疗程通常为10-14天。
如何预防这一疾病?
远离“隐形杀手”很关键。王勇生提醒,首先,养鸟人士在清洁鸟笼时应戴手套、口罩,避免干扫羽毛或粪便,同时,要定期消毒,将鸟笼置于通风处。
对普通市民而言,要避免接触活禽,尤其是菜市场、养殖场等场所;禽肉需彻底煮熟,砧板生熟分开。
另外,职业暴露者在工作时应穿戴防护装备,接触后彻底洗手,发现病禽及时隔离并上报。
合报医点通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唐萌 通讯员 朱沛炎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