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手2025》(5月16日)第一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09:03 3

摘要:为了尽可能模拟现场观众和大部分电视观众的感受,我赛前没有查阅任何歌手信息和演唱歌曲的资料,就是和大家一起完整地按顺序听完8首歌曲(而且我有意识地没有看歌手的介绍和演唱前的小片),写下这些文字时候也没有看回放。

刚刚看完《歌手2025》第一期直播,简单聊聊。(戴个"头盔"吧:纯个人观点,不一定对)

先做身份说明,对于这8位歌手来说,我应该是纯路人,不粉谁,也没有对谁有成见,所以心态上还是比较平和的。

为了尽可能模拟现场观众和大部分电视观众的感受,我赛前没有查阅任何歌手信息和演唱歌曲的资料,就是和大家一起完整地按顺序听完8首歌曲(而且我有意识地没有看歌手的介绍和演唱前的小片),写下这些文字时候也没有看回放。

首先根据此刻的感受和记忆做一下复盘:

第一首是手beni红演唱的《LA LA LA LOVE song》,由于去年见识过现场直播的车祸现场,所以听到她的演唱时当时的感受是还不错啊,挺稳定的,国外歌手还真是扎实。而且歌曲流畅度很好,应该说是对普通人很友好,属于第一遍听就容易比较抓耳很通顺的歌曲,加上歌手个人形象也很加分,总体上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场。

第二首是陈楚生的《将进酒》,其实开口的两句我是不适应的,因为我个人比较吃歌词,将进酒的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我固有的印象中是一个很大气的开场,甚至可以说是整首诗的“先声夺人”,以一个浪漫飘逸的起手式定下了全诗的“大格局”,所以当我听到陈楚生用一个很弱的方式将其作为铺垫来演唱时,我会觉得怪怪的,但越到后面,这种不适感越小,毕竟作为流行音乐,有一些欲扬先抑的固定格式,这是无法避免的,再加上后面我其实真的是有被打动到的,所以会觉得瑕不掩瑜,整体满意。(注:听完前两首,我媳妇儿和孩子都觉得第二首更好,她俩可以算得上是95%的音乐小白,所以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第三首是米奇Mickey Guyton演唱的《If I Were a Boy》,一开口,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欧美人嗓子是真的扎实,腔体是真的大。尤其是在前面的对比下,明显的能够感觉到声音的质感完全上了一个量级,歌曲不复杂,但非常适合抒情,我听下来会有一种“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感觉,有时候简单点反而更能击中人心,可以说,她是把技术和情感的比例控制的最好的一个,而且整体的技术完全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于是,我心中当下的第一名产生了,甚至作为个人隐隐觉得这姐姐搞不好要干翻全场了。

第四首是单依纯的《珠玉》,跟第三首作为对比,纯妹妹使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轻盈的唱法,在前两秒时,因为前面的轰炸,我的耳朵还没有适应,但很快,纯氏唱法开始把我卷入了它的漩涡,这首歌的曲子其实对于不怎么喜欢听歌的普通人来说有点不友好,但因为单依纯的演绎,你真的可以完全听得进去,我作为一个很吃歌词的人,居然也几乎没有怎么关注歌词在表达什么,而是稳稳地被吸入了一种氛围中,整首听完,真实感受:单依纯真的很会唱。就是你会完全被单依纯的唱吸引,而这种吸引在我当下看来可能跟歌曲的关系很小。

第五首是GraceKinstler带来的《river》,一开口就会让我感觉她是个技术流,所以应该会很受声乐爱好者的追捧,整体的感受是技术性满满,但似乎缺少感情,或者这样说会比较贴切:听她唱歌更容易让我觉得她的唱功好,而这种感受会影响我去进入这首歌曲,另外似乎高音部分总觉得有点不过瘾,可能这个高度还没到她的爆发音区?在我看来,如果第三首米奇的歌不存在,她的这首可以和单依纯去争夺一下声乐爱好者的投票,但如果加上米奇的对比,我个人角度会觉得这首会稍微差一些。

第六首是林志炫的《悟空》,听到一半,我就觉得有点危险了,甚至在心里给他安排到了最后一名的备选,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一首歌的改编和演绎要不要贴合作品本身的意境。其实《悟空》这首歌的歌词是很有故事性和画面感的,我认为它不是那种氛围类的歌,所以其实大框架比较确定的情况下,改编的空间不是很大,但林志炫老师真的整了个大的,那种改编甚至直接破坏了原曲整体性故事性的感觉,尤其突兀的是节奏的突然变化,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感觉一下子被打乱了,可能多听几遍会好一些?但尊重比赛的话,我只能说,第一次听我欣赏不来,甚至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个人的接受度已经至少不低于大部分普通观众了,但我真的没听进去。当然,我很欣赏林志炫老师敢于尝试的态度,但作为比赛,他也必须面对这种尝试带来的结果。

第七首是GAI的《炁》,因为前面林老师的鲜明对比,这首歌对我们普通听众来说顺耳多了,其实我个人不怎么吃说唱作品,但GAI的演唱听下来完全没有让我有不适感,甚至还觉得挺好听,他其实很好的表现了男中音挺有魅力的音区,而且感觉还挺通,不错,挺好。整首歌也很大气。

第八首是白举纲演唱的《河流》,因为没听过这首歌,前两句的时候我有点拿不准是有走音还是情感表达的有意设计,但整首听完,我倾向于这是他的设计,白举纲的这种演唱是我能接受的技术和情感比的上限边缘,也就是说,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你使用了技术,但做到这种程度就够了,这种程度不影响情感表达,甚至可以说我个人还挺喜欢,因为我能听到他的情感浓烈度(虽然很可能这种情感浓烈度中有一部分是他通过技巧表现出来的,但它不越界,不过分),在这8首歌曲中,单论情感表达或情绪浓烈度,这首作品是可以排到比较靠前的位置的。

本场的投票规则是这样的:现场观众听完8首歌曲后,从中选出3首最喜欢的歌曲进行投票,汇总总票数进行歌手排名。

实际上整场听下来,就有预感,这期的排名争议会非常大。因为不论是从曲风还是唱法上,这期的8首歌可以说都算得上是五花八门,因此,观众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投票,因为角度不同,投票的差异性完全可能显得非常大。所以共识是很难达成的。

举几个例子:假设小A是一个外文歌曲爱好者,很明显1、3、5就很可能进入他的投票中,4因为时髦新潮的技术,也有可能入选;假设小B是国风爱好者,那么2、4、7就可能进入他的视野,6也多少有一些机会;如果小C是声乐技术爱好者,那么3、4、5很可能会成为他的首选,1、8也可能成为备选;假设小D是吃情感浓度的,那么2、3、7、8则更可能获得他的青睐......

(方便对照:1:beni,2:陈楚生,3:米奇Mickey Guyton,4:单依纯,5:GraceKinstler,6:林志炫,7:GAI,8:白举纲)

我个人如果选三首的话,有可能会选:3米奇、4单依纯、8白举纲

接下来是最终实际排名:

第一名:单依纯;第二名:陈楚生;第三名:米奇Mickey Guyton;第四名:GAI;第五名:白举纲;第六名:Grace Kinstler;第七名:林志炫;第八名:beni

这个排名,其实我觉得前面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我个人认为,林志炫老师和beni的排名是有问题的,因为我觉得这场排名里最可能有争议的是谁排在前面,但谁该排在后面,其实争议应该不大。

让我们回到规则:每个观众投出最喜欢的3个作品,我们前面也模拟了各种审美各种评分取向的观众可能的备选歌曲,但就事论事的话,根据林志炫老师本场的表现来看,我觉得无论从哪种角度考量,大概率都很难进入观众心中的前三,但beni至少保证了作品的流畅度,属于不功不过的发挥。

所以我还是觉得芒果台多少有点不大气了,

当然,对于最终结果,我也只能选择保留意见,接受现实。

看看下期会怎么样吧。

来源:日高花影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