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组入驻!甘肃一厅级干部落马 双面人 笑里藏刀 必须严惩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10:23 4

摘要:甘肃某建筑集团官网悄然撤下总经理束水龙的致辞视频。这位戴着银框眼镜、总爱在工地戴白手套敲钢筋的"技术型高管",被通报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社交平台热传的对比图颇具戏剧性:三年前他荣获"陇原工匠"的颁奖照里胸戴红花,如今官网公示栏只剩冷冰冰的"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八个

甘肃某建筑集团官网悄然撤下总经理束水龙的致辞视频。这位戴着银框眼镜、总爱在工地戴白手套敲钢筋的"技术型高管",被通报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社交平台热传的对比图颇具戏剧性:三年前他荣获"陇原工匠"的颁奖照里胸戴红花,如今官网公示栏只剩冷冰冰的"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八个黑体字。

翻开束水龙的职场档案,就像打开一本建筑行业的《狂飙》剧本。1983年冬天,裹着军大衣的江苏少年在兰州某工地上抡铁锹时,绝对想不到四十二年后会成为执掌百亿项目的掌门人。当年工友老张记忆犹新:"这小子能徒手估算混凝土配比,给搅拌机省下三成材料费。"这份天赋让他在1995年迎来命运转折——某国企领导视察时,他仅用半小时就解决了困扰项目组两周的钢结构应力难题。

从技术骨干到管理者的跨越,往往伴随着权力暗流的冲刷。2008年汶川灾后重建时,束水龙带领团队七天打通"孤岛"道路的壮举登上央视,被媒体称为"基建狂魔真人版"。但鲜为人知的是,当时某建材商在庆功宴后往他公文包塞了盒"茶叶",第二天退回时盒底多出二十万现金——这个细节后来出现在纪委的初核报告里。

随着职级晋升,他的"技术滤镜"逐渐异化成护身符。2017年某扶贫安置房项目,审计人员发现其签字特批的六家供应商,竟有三家注册在海南某共享办公室。更蹊跷的是,这些企业在中标后都将施工转包给同一家兰州本地公司,而该公司监事正是束水龙表侄。"这就像玩俄罗斯套娃,每个环节都合规,但串联起来就串成利益链。"某建筑行业分析师在匿名采访中比喻。

在集团内部流传的"束氏工作法"里,藏着精妙的数字游戏。他主导开发的工程管理系统会标红超支5%以上的项目,但对某些标段却允许15%浮动空间。2023年某高速公路项目结算时,监理发现有个标段混凝土用量比设计超供22%,系统显示却是"绿色合规"。知情人透露:"他给特定账号开了数据白名单,就像游戏里的作弊模式。"

这种"技术型违纪"更具隐蔽性。去年某次招标中,他授意将某企业资质评分从72分"修正"到92分,刚好跨过入围线。负责算法的工程师小王回忆:"束总指着屏幕说'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当时以为他在讲创新,现在细思极恐。"更讽刺的是,他力推的"阳光采购平台"去年获评省级创新案例,而此刻该平台正被用作调查取证的关键数据库。

消息传回当年奋斗过的平凉工地,老工友们蹲在水泥管上唏嘘不已。"二十年前他睡工棚吃泡面,现在住别墅喝茅台。"安全员老李翻出手机里2020年的合影——束水龙在封顶仪式上给工人发红包,背后的横幅写着"良心筑就百年工程"。如今这张照片下的热评第一条是:"原来良心早被抵押给欲望银行了。"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显冰冷。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午后集体跳水,某债券评级机构连夜召开电话会议。有意思的是,束水龙五年前主导混改引入的某战略投资者,在其被查前三个月已悄然减持80%股份。股吧里有条神评论:"资本圈的鼻子比纪律警报器还灵。"

这场震动背后,监管体系的升级正在显现威力。去年启用的"陇企云"监测系统,正是通过比对数百万条招标数据锁定了异常轨迹。更值得关注的是,束水龙案首次启用"技术流审查"模式:由算法工程师、审计专家、纪检人员组成的三维专班,正在破译其精心设计的"数据迷阵"。

在建筑行业论坛里,资深项目经理钢构侠客 的帖子引发共鸣:"以前总觉得技术是护城河,现在才明白没有纪律防线的技术,迟早变成犯罪工具。"某央企总工在朋友圈转发行业新规时配文:"从今天起,焊枪和键盘都要装上廉洁芯片。"

当夕阳照在束水龙办公室未拆封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证书上,窗外的塔吊仍在不知疲倦地旋转。这个从脚手架爬上权力巅峰的故事,最终在纪律探照灯下现出原形。或许正如网友@工地诗人 的锐评:再坚固的混凝土,也浇筑不出防腐的人生。

来源:无忧的晚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