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司法局:全方位多角度 推动法治宣传“声”入人心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11:07 3

摘要:近年来,为充分发挥普法宣传教育作用,提升民众法治意识和精神文明素养,青山区司法局根据不同受众、不同场所、不同载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精准化宣传法律知识、政策规定,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法治理念,进一步推动“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普法宣传教育作用,提升民众法治意识和精神文明素养,青山区司法局根据不同受众、不同场所、不同载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精准化宣传法律知识、政策规定,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法治理念,进一步推动“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针对不同群体分类施策

一是针对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理论知识纳入全区各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八五”普法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区委党校培训课程和国家工作人员初任/任职培训必修部分,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二是针对青少年印发《青山区司法局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教育方案》,开展“法治护航·伴你成长”专项行动,组织律师、普法志愿者深入中小学校开展“宪法进校园”等活动25余次,并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建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推进青少年法治公园建设,推动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三是针对普通群众发挥“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作用,通过悬挂宣传条幅、绘制法治文化彩绘墙、开设普法大讲堂、开展法治专题讲座、解答法律咨询等方式宣传宪法、民法典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100余次,积极引导群众做法律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四是针对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两类”人员,通过走访重点宣传刑法、民法典等内容,不定期组织学习防范电信诈骗、拒绝酒驾醉驾、惩治黄赌毒、防范打架斗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助力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人员进一步知法、守法,减少再犯罪风险。

聚焦重要场所专项普法

一是进社区,选聘77名律师担任社区(村)法律顾问,围绕诚信建设、反诈防骗、防邪反邪、交通安全、养老骗保、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等方面不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解答居民法律疑问300余次,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提高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进工地,组织律师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与农民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浅出的宣讲,并通过以案释法、现场互动等方式对农民工遇到纠纷时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何保全证据材料等问题进行详细讲解,积极引导农民工以理性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三是进企业,成立了由青山区9家律师事务所和包头市宏鉴公证处人员组成的“助企帮帮队”,围绕公司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多个专业领域,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法治体检、风险防控、培训教育、知识产权保护、劳动争议处理及法律诉讼支持等“一站式”服务4次,并组织开展专题讲座3次,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干部职工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详细讲解生产经营、买卖合同、防范非法集资等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免费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问诊把脉”40余次,出具体检报告40余次,提出法律意见300余次,全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运用重要载体创新宣传

一是联合包头市融媒体中心FM89.2独家打造《律师来了》系列普法节目,邀请优秀律师走进直播间,采用“主持人对话+听众热线”双互动模式,为全市听众带来“听得懂、用得上”的法治公开课,构建起“律师主讲、媒体搭台、群众参与”的普法新格局,进一步扩大法律宣传覆盖面。二是创新“司法行政+网格”模式,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公证员、“法律明白人”、律师进驻882个居民网格群,每日推送普法信息或典型案例,实现“点对点”精准普法,累计转发普法信息48万余次,解答法律咨询4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2起,群众点赞300余次,真正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三是开通了“包头青山司法”官方抖音号,充分发挥新媒体快捷方便、群众易于接受的优势,聚焦婚姻家庭、侵权责任、物权保护等制作《青鹿学法》、普法小剧场、情景剧、漫画等短视频50余部。其中,《民法典与生活同行》系列视频单条播放量超5万次,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四是通过“青山司法”微信公众号发布司法行政工作动态、队伍建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等典型经验、亮点特色图文信息5800余篇,切实讲好青山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在“指尖上”构筑起弘扬时代新风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来源:包头普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