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池世界里,金属离子在溶液中的运输能力,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但长期以来,电解液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迁移数(tMn+)、离子电导率(δ)和溶剂化过程之间难以平衡。尤其是使用金属负极的先进水性电池,更是需要兼具接近1的迁移数、高电导率和低溶剂化能的电解液
*本文只做阅读笔记分享*
一、研究背景:电解液性能的“不可能三角”
在电池世界里,金属离子在溶液中的运输能力,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但长期以来,电解液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迁移数(tMn+)、离子电导率(δ)和溶剂化过程之间难以平衡。尤其是使用金属负极的先进水性电池,更是需要兼具接近1的迁移数、高电导率和低溶剂化能的电解液。
二、核心方案:引入胍硫酸盐,构建离子-水聚集体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研究团队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往金属硫酸盐水溶液中加入胍硫酸盐(Gdm2SO4),构建离子-水聚集体电解液。这种电解液有多厉害呢?它能实现快速单离子传导,让多种金属阳离子(如Zn、Cu、Fe、Sn、Li)的迁移数接近1,电导率超过50mS/cm。
(一)聚集体结构:氢键搭起的“牢笼”
胍硫酸盐溶液能形成离子-水聚集体,靠的是硫酸根、胍阳离子和水之间强大的氢键作用。硫酸根的对称四面体结构,能与多个胍阳离子形成近乎理想的线性氢键,这种带电荷的基团间的氢键,能量比普通水的氢键更高,能把阴离子牢牢“困”在聚集体里,同时水分子也被拉进这个结构中,形成动态的离子-水聚集体网络。
(二)结构验证:光谱里的“蛛丝马迹”
科学家们通过拉曼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找到了离子-水聚集体存在的证据。比如,在拉曼光谱中,硫酸根的振动峰向低频移动,说明胍阳离子夺取了金属离子溶剂化层中的硫酸根,强化了离子聚集;而胍阳离子的核磁共振特征峰移向低场,也证明了它与硫酸根之间丰富的氢键作用。
三、性能突破:多项指标全面提升
(一)迁移数与电导率:鱼和熊掌兼得
在离子-水聚集体电解液中,阴离子被固定在聚集体里,金属阳离子成了“自由奔跑”的电荷载体,迁移数大幅提升。比如Zn²⁺的迁移数从传统电解液的0.09(20mZnCl₂)或0.32(1mZnSO₄),提升到了0.95,其他金属阳离子(Cu²⁺、Fe²⁺等)的迁移数也都在0.86以上。同时,电导率也保持在高位,如Sn²⁺电解液的电导率达到60.4mS/cm,远超传统酸性电解液。
(二)溶剂化能降低:让离子“轻装上阵”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开路电位测试发现,随着胍硫酸盐浓度的增加,金属离子的溶剂化能显著降低。以Zn²⁺为例,溶剂化能从3mZnSO₄中的367.2kcal/mol,降到了1Zn8GS电解液中的348.9kcal/mol。这意味着金属离子摆脱了繁琐的溶剂化鞘层,能更轻松地参与电化学反应。
(三)抗冻能力:零下28℃仍能工作
传统硫酸盐电解液在0℃左右就会结冰,而离子-水聚集体电解液凭借更强的亲水性,将冰点大幅降低到-28℃。差分扫描量热法(DSC)显示,1Zn8GS电解液在-28.1℃才会冻结,这让电池在寒冷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拓展了应用场景。
四、电池表现: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
(一)金属沉积:抑制枝晶,稳定循环
在金属电镀/剥离测试中,离子-水聚集体电解液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以Zn为例,传统3mZnSO₄电解液中,Zn负极会生成粗糙的枝晶,而在1Zn8GS电解液中,Zn沉积均匀,呈现紧密堆叠的六方晶面(Zn(002)),库仑效率高达99.9%,循环寿命超过1000小时,远超传统电解液的30小时。
(二)全电池测试:高低温下的可靠性能
将离子-水聚集体电解液应用于全电池中,无论是与嵌入型正极(如LiMn₂O₄)还是转化型正极(如Br电极)搭配,都展现出良好的性能。在Zn||Br静态电池中,该电解液不仅抑制了多溴化物的穿梭效应,还能在-10℃下保持122mAh/g的可逆容量,循环8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96.8%,而传统电解液在0℃就已冻结失效。
五、总结:开启电解液设计新范式
这项研究通过构建离子-水聚集体,成功打破了电解液性能的“不可能三角”,为高性能水性金属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未来,通过设计不同结构的胍类化合物,或许能进一步优化电解液性能,让电池在更多领域大显身手!
一起来做做题吧
1、先进水性电池对电解液的核心要求不包括以下哪项?
A.迁移数(tMn+)接近1
B.高离子电导率(δ)
C.高溶剂化能
D.抑制金属枝晶生长
2、胍硫酸盐(Gdm2SO4)构建离子-水聚集体的关键作用是?
A.通过强氢键固定阴离子,释放金属阳离子
B.增加电解液黏度
C.降低电解液pH值
D.促进阴离子自由移动
3、离子-水聚集体电解液的显著优势不包括:
A.迁移数接近1
B.冰点低至-28℃
C.溶剂化能升高
D.高离子电导率(>50mS/cm)
4、在Zn||Br静态电池中,离子-水聚集体电解液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多溴化物溶解
B.抑制枝晶生长和多溴化物穿梭
C.提高电解液酸性
D.降低金属沉积效率
5、离子-水聚集体电解液的核心设计原理是?
A.增强阴离子mobility
B.通过氢键网络固定阴离子,释放阳离子
C.增加水的活性
D.使用有机溶剂替代水
6、根据拉曼光谱分析,加入胍硫酸盐后,Zn²⁺溶剂化鞘层的变化是?
A.硫酸根与Zn²⁺配位增强
B.水合Zn²⁺(Zn(H₂O)₆²⁺)振动峰消失
C.接触离子对(CIP)增多
D.氢键网络被破坏
7、以下关于离子-水聚集体电解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仅适用于锌金属电池
B.传统“水-in-salt”电解液迁移数更高
C.可同时提升电池高温和低温性能
D.方孝孺被诛十族的案例适用于该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Xu, C., et al. Fast single metal cation conduction in ion-water aggregated aqueous battery electrolytes. Nat Commun 16, 4574 (2025).
来源:知识泥土六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