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富二代兼官二代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年轻时光和同类人没有多大区别,名校毕业后尝试过记者编辑,然后选择和哈佛才子菲利普·格雷厄姆结婚,全心全意当起了照顾丈夫的“家庭主妇”,养育4个孩子,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在2025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94岁的巴菲特力荐纪录片《成为凯瑟琳·格雷厄姆》,称其为“每个美国公民都应观看的历史课”。
为什么说她是富二代兼官二代?因为1917年出生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其父尤金·梅厄是名震华尔街的大银行家,后来还当过胡佛总统手下的美联储主席。
就是这样一位千金小姐,究竟有何过人之处?成为股神力荐的榜样人物,了解了其一生经历也就明白了。
01 从“主妇”到“新闻界第一夫人”
富二代兼官二代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年轻时光和同类人没有多大区别,名校毕业后尝试过记者编辑,然后选择和哈佛才子菲利普·格雷厄姆结婚,全心全意当起了照顾丈夫的“家庭主妇”,养育4个孩子,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转折始于1963年,她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因躁郁症开枪自杀,当时她已46岁,
在自杀前还有一个传统狗血剧情上演:逐渐站稳脚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试图摆脱岳父光环,实践上就是与情人罗宾出轨,并和凯瑟琳·格雷厄姆坦言并尝试离婚,还修改遗嘱让情人获得2/3的遗产。
但事情随着丈夫自杀尘埃落定,律师认为丈夫的遗嘱无效,凯瑟琳·格雷厄姆失去了丈夫、获得财富。在这个过程中,相信她们之间肯定经历了斗争波折,是非曲直已无从查起。
但从凯瑟琳·格雷厄姆的个人自传《个人历史》(中文译本《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中,她一直忠心的等待丈夫的回归,在病发期通宵守护,对丈夫的自杀意外震惊。
当时她一身悲痛,但谈到情敌时这样说:“感谢罗宾,她必定很爱菲利普,也没有参与任何访谈谈论这段感情,她必定是一个高尚正派的人”。
相比大多数人,体面离场已属不易,公开致谢并赞扬情敌,这个时候也许正体现了凯瑟琳·格雷厄姆的格局。
就这样被迫接管濒临危机的《华盛顿邮报》,她坦言接手时“恐惧到双腿发抖”,甚至为在圣诞派对上说出“圣诞快乐”反复彩排。
但凯瑟琳·格雷厄姆直面挑战,重拾学习能力和自信,将《邮报》引入现代管理机制,始终坚持“新闻为公众服务”的核心理念。任职期间,《邮报》股价暴涨300%,成为《财富》500强企业,而她本人也成为首位女性首席执行官。
02 改写美国历史的两个决定
凯瑟琳的传奇性,在于她以媒体之力撼动美国政治权力核心,成为“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
1971年,邮报的记者在《纽约时报》之后搞到了五角大楼有关越战的“绝密文件”,邮报的编辑、记者要求立即登载,而律师们却反对,因为当时尼克松政府正以此事将《纽约时报》告上了法庭。报道还是不报道?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凯瑟琳面前。
但是这位女报人再一次站出来,说了“是”。她赢了!从那个时候起,《华盛顿邮报》已经变成行业标杆。她后来回忆,当时她非常紧张害怕,但“勇气是恐惧的产物。”
1972年6月,两名年轻邮报记者搞到了有关尼克松为首的共和党在总统大选中做手脚的情况,凯瑟琳又是力主支持记者们,将“水门事件”率先捅了出来。 当时执政的尼克松政府为了掩饰丑行,不断向《华盛顿邮报》施压,警告凯瑟琳不要“出风头”,司法部长更是暴跳如雷,还说出了整个事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奶头会被大绞肉机绞住的!”
面对空前压力,凯瑟琳一直为编辑记者打气:“我们已游到河水最深的地方,再没退路了。”她把司法部长的话登在了第二天的报纸上,所有的人都被惊呆了,引起全美新闻界对“水门丑闻”的轮番轰炸,最后逼得尼克松下了台。邮报也因报道“水门事件”而赢得了1973年普利策金奖———公共服务奖。
用勇气扳倒美国总统的凯瑟琳,赢得了“世界最有权势女人”称号,造就了当世的不朽传奇。更重要的是,奠定了新闻业自由与独立的基石。
03 女性领导力的觉醒
凯瑟琳的成就不仅是职业层面,更在于她撕碎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标签。
那个时代的美国,虽然没有大洋彼岸的我们留有封建思想尾巴,但对女性还是不友好,认为她们就是男人世界的从属。惯常的事情就是:当男女同桌(还能上桌)共进晚餐后,男主人宣布“男人要谈点正事”,妻子们则鱼贯而出,在偏房聊些家长里短,男人们继续对世界局势、政治形势高谈阔论。
凯瑟琳从小就被母亲告诫“没人想听你说话”,婚后被丈夫贬低为“肥肥”,她长期困于自我怀疑。但掌权后,她意识到“女性最大的障碍是自己造成的”。
在1970年代的董事会中,她是唯一的女性。面对罢工、政治打压等危机,她以柔克刚,既保持决策的果敢,又以共情凝聚团队,推动公司上市,引进职业经理人,将《邮报》从家族企业改造为现代企业集团,重金网络新闻界精英,逐渐将《邮报》塑造为以追踪调查为代表的独树一帜的风格。
1993年给儿子交班时,《邮报》已发展成为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台、有线电视和教育服务企业在内的庞大新闻集团,总收入达到了14亿美元,凯瑟琳·格雷厄姆成为美国第一位名列《财富》500强中的女企业家。
凯瑟琳的传奇并非完美无瑕。在回忆录中细致刻画丈夫的躁郁症、自己的婚姻危机,甚至职场中的狼狈时刻。还有曾因印刷工罢工“濒临崩溃”,坦承自己的孤立与彷徨。但正是这些“脆弱”瞬间,让她的坚韧更具感染力。
凯瑟琳·格雷厄姆的过人之处,在于她以凡人之躯挑战时代局限,在新闻自由、性别平等、商业伦理等领域留下深刻印记。
正如巴菲特所言:“她的故事会改变女孩的自我形象。”在权力与偏见依然交织的今天,她的勇气与清醒,仍是指引后来者的灯塔。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