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初夏,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街道、同安街道、洪安镇、山泉镇的六万余亩樱桃林、枇杷林迎来高光时刻。朱砂、白沙、脆皮、玛瑙红等10余种樱桃,大五星、龙泉一号、白肉等多品系枇杷缀满枝头,吸引来自成都市区的游客争相品尝。近年来,龙泉驿区坚持党建引领,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
五月初夏,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街道、同安街道、洪安镇、山泉镇的六万余亩樱桃林、枇杷林迎来高光时刻。朱砂、白沙、脆皮、玛瑙红等10余种樱桃,大五星、龙泉一号、白肉等多品系枇杷缀满枝头,吸引来自成都市区的游客争相品尝。近年来,龙泉驿区坚持党建引领,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创新打造农事体验、生态康养等新业态,正书写着“一颗果子带动一条产业链”的乡村振兴故事。
{樱桃红了,山居热了}
四月的龙泉山浸润在绵绵春雨中,山泉镇红花村1500亩樱桃林缀满果香,樱桃凝着晶亮雨珠,2025年山泉镇红花村第八届樱桃采摘季在青田樱谷的雨帘中热烈启幕。活动前,红花村党总支通过与辖区内“两新”党组织结对共建,制定了覆盖樱桃采摘节期间吃、住、游在内的农旅保障预案,组织了一支由“两委”成员驻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党员服务队,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交通疏导和安全保障。
红花村樱桃
活动开始,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古风歌舞随雨丝翩跹,“樱桃大王”评比精彩纷呈。党群服务中心里党总支书记、委员开播带货,山道上党员志愿者微笑着开展导引服务。越来越多游客披着雨衣蜿蜒而上,亲子家庭踩着雨靴挎竹篮穿梭林间,尽情采摘春日挂满水珠的樱桃。
樱桃采摘季活动现场
夜幕降临,何与露营基地的星空帐篷次第亮起,悦见云山民宿的露天平台上飘来烧烤香气。游客们围炉夜话,杯中果酒映着远山灯火,龙泉山的夜因樱桃而温柔。这种“日摘鲜果、夜宿山间”的体验,让龙泉驿区从单一采摘地升级为成都近郊春日度假首选目的地,樱桃采摘季期间红花村、花果村、桃源村等区域民宿入住率达90%以上。
何与露营基地,年轻游客正享受山中“夜生活”
{枇杷黄时,日出正燃}
钟家山三号观景台此刻正上演着城市与自然的对话。凌晨五点,骑行上山的游客在赶山牧野露营基地裹着薄雾守候东方,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金色光芒洒向龙泉山脉绵延的枇杷林,漫山遍野的“黄金果”与朝霞交相辉映。这份震撼,让“夜骑登山—露营观日—晨摘枇杷”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爆款攻略。
美满村枇杷
这样的“出圈”是美满村“1314”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的重要成果。美满村通过完善“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党组织体系,优化治理单元,整合社区网格员、社会组织、商家企业、居民中的党员力量,建立起以村党总支为核心的社区治理共同体,通过党建引领聚集“人”的力量,顺利完成“隐园·堰里”“凤栖东山”等重大项目拆迁工作,成功打造露营基地、游客驿站等农旅项目,枇杷采摘、露营民宿、生态观光等消费场景持续升级。
“凤栖东山”项目远景
现在,美满村骑行道旁新设的“游客驿站”里,冰镇枇杷露、枇杷叶茶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大五星枇杷采摘园里,游客亲手摘下果皮金黄、果肉软糯的大五星枇杷。城投·凤栖东山林盘景区里,体验过枇杷采摘的游客啜饮龙泉山特色文创咖啡,选购蕴含山系美学的户外文创产品。龙泉驿的“枇杷经济”与“日出经济”正互融共生,形成别具特色的农旅生态。2024年吸引游客超340万人,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5亿元。
美满村,游客体验多元消费场景
{多元融合,甜蜜增收}
采摘经济的火热是龙泉驿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成果的鲜活缩影。近年来,龙泉驿区以水果采摘为切口,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建结对共建、开展驻村帮扶,不断强化区域协调联动、做优乡村人才建设,持续做热桃花荟、樱桃采摘季、枇杷采摘季等体验式农旅项目,有效串联水蜜桃、樱桃、枇杷、草莓、耙耙柑等特色水果产区,推动“农事体验+生态康养”等融合业态全域、全季、品牌化发展,采摘研学、山居民宿、骑行露营等新玩法不断出圈,相关话题全平台点击量破千万。“采摘+”农旅业态新流量激活全区乡村旅游新增量,2024年全区乡村旅游吸引游客2550余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50亿元,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路径愈发清晰。
党建结对共建,特色水果“强强联手”
驻村干部走村入户调研水果产业发展
从“卖水果”到“卖体验”,龙泉驿用红色引擎驱动着农旅产业,用甜蜜经济激活了绿水青山。当城市人群在山间民宿枕果香入眠,当骑行爱好者在果林绿道追风逐日,这座“中国水蜜桃之乡”正以更年轻的姿态,诠释着新时代城乡共融的生动实践。
主编:白龙祥
副主编:邓晴凤
责任编辑:李娜
编辑:张静
来源:见证龙泉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