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少年车建兴(又名车建新)早早握起了木工刀。没人能想到,这名沉默寡言的“小木匠”会在数十年后,以430亿元身家登顶中国家居首富,更以“全球Mall王”之名改写商业版图。然而,2024年5月13日的一则公告,让这位传奇人物的命
从木匠到全球Mall王:车建兴的商业帝国沉浮录-常州新闻网
从木匠到首富:车建兴的造梦与困局
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少年车建兴(又名车建新)早早握起了木工刀。没人能想到,这名沉默寡言的“小木匠”会在数十年后,以430亿元身家登顶中国家居首富,更以“全球Mall王”之名改写商业版图。然而,2024年5月13日的一则公告,让这位传奇人物的命运骤然蒙上阴云——因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他的商业帝国与个人前途被推入未知的旋涡。
白手起家:一把木工刀撬动家居江湖
车建兴的创业史,是一部典型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奋斗样本。16岁辍学后,他辗转于建筑工地,靠木工手艺谋生。彼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初起,家具市场需求激增。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的车建兴,于1986年用600元积蓄创办了第一家家具作坊。凭借对品质的严苛把控,他的手工家具迅速打开市场。1991年,他成立常州红星家具城,以“前店后厂”模式将业务规模化,这便是红星美凯龙的雏形。
若将家居零售比作一场马拉松,车建兴的“加速跑”始于2000年。他大胆引入“连锁家居Mall”模式,将传统家具卖场升级为集展示、销售、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体。至2016年,红星美凯龙已在全国开出200家大型商场,超越万达的190家购物中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Mall运营商。这一成绩单背后,是车建兴对地产周期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押注:他通过“自建+租赁”快速扩张,同时以“高端化”定位抢占消费升级红利。
资本造富:440亿身家与高光时刻
2018年,车建兴迎来人生巅峰。他以440亿元财富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稳坐中国家居行业首富宝座。此时的红星美凯龙,不仅拥有超过300家线下商场,更在A股和港股同步上市,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资本市场将其模式总结为“地产+金融+家居”的三维联动:商场租金贡献现金流,地产资产增值支撑融资,而家居品牌集群则形成生态壁垒。
但商业帝国的根基中已暗藏裂痕。截至2023年,红星美凯龙总负债达759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8%。重资产模式如同一台“资金吞噬机”——自建商场需巨额资本投入,而家居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让租金收入难以稳定覆盖成本。车建兴曾试图通过轻资产输出(品牌授权与管理服务)缓解压力,但这一转型未能扭转财务困局。
财富蒸发:从首富榜消失的373亿
2023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上,车建兴的财富值已缩水至67亿元,较五年前蒸发373亿元;2024年,他的名字彻底从榜单消失。这串数字背后,是多重危机的叠加:
地产寒冬冲击:作为家居行业上游的地产业陷入低迷,2022年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6.7%,直接导致家居消费需求萎缩。
电商颠覆传统渠道:红星美凯龙引以为傲的线下体验优势,在直播电商与定制家居的夹击下逐渐褪色。2023年其线上销售额占比不足10%,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债务雪球效应:公司短期借款与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超160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仅57亿元,流动性压力堪比“走钢丝”。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残酷。红星美凯龙A股市值从高峰期的1200亿元跌至2024年的不足200亿元,相当于每天蒸发近1亿元,其惨烈程度堪比“一场持续五年的暴雨,冲垮了用30年筑起的大坝”。
风暴骤至:留置事件与公司命运转折
2024年5月13日,红星美凯龙一纸公告披露: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车建兴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尽管公告强调“未收到书面通知”,且公司运营“暂未受影响”,但资本市场仍以股价单日下跌5.7%作出回应。
这一事件被外界视为红星控股重整进程中的关键变量。自2023年启动债务重组以来,公司已引入多家战略投资者,但车建兴作为创始人的角色始终难以替代。若其长期缺席决策层,可能引发三重风险:
战略连贯性危机:车建兴的强人治理模式曾让公司高效运转,但缺乏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梯队,权力交接如同“突然抽走地基的楼房”。
债权人信心动摇:2025年公司将面临82亿元债券到期,实控人涉案可能加剧债务重组谈判的复杂性。
品牌价值折损:创始人负面舆情可能削弱消费者对“红星美凯龙”品牌的信任度,这对依赖线下体验的家居卖场尤为致命。
行业镜鉴:家居零售模式的生死考题
车建兴的沉浮,折射出中国家居零售业的结构性困局。当传统卖场模式遭遇新消费时代,行业不得不直面三大拷问:
重资产之殇:每座10万平方米的家居Mall需投资超10亿元,而坪效(每平方米销售额)却从2018年的1.2万元降至2023年的0.6万元,回报周期拉长至15年以上。
流量争夺战: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正重塑消费者决策链路,2023年线上家居消费占比突破35%,但红星美凯龙的数字化投入仅占营收的2%,远低于居然之家4.5%的水平。
生态链重构:定制家居企业如欧派、索菲亚已实现“前端设计+后端制造”全链条打通,而红星美凯龙的“二房东”模式仍停留在渠道整合阶段。
尾声:未完成的商业史诗
截至2025年5月,车建兴案尚未有官方结论披露。这位昔日的“全球Mall王”,正经历人生中最漫长的等待。他的故事既是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奋斗史诗,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典型注脚——当狂飙突进的扩张遭遇周期更迭与监管重塑,商业传奇的续写需要的不再只是胆识与运气,更是对风险边界的敬畏与模式创新的勇气。
对于家居行业而言,这场风暴或许能催生新的生机:从盲目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从依赖地产红利到构建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生态。而车建兴未竟的事业,终将由时代来书写答案。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