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刊|全面激发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7 12:53 2

摘要: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近年来,广西依托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体育发展优势,通过构建高端赛事架构、创新传统项目传承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举措,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焕发新活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近年来,广西依托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体育发展优势,通过构建高端赛事架构、创新传统项目传承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举措,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焕发新活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动力。

构建高端赛事架构,驱动竞技化新进程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广西以民族传统体育为抓手,在全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积极打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品牌,构建从基层选拔到高端竞技的完整赛事体系,不断提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国际影响力。

紧跟国际体育发展趋势,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向专业化、竞技化迈进。引入现代体育竞赛规则,对壮拳、抢花炮、独竹漂等项目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竞技标准;积极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训练基地等,培养更多优秀选手,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24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纳入广西体育锦标赛体系,部分项目开始进入全国运动会及相关国际赛事,展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风采。

广泛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升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体系。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等活动为龙头,广泛开展“三大球”和各类单项邀请赛,以及马拉松、龙舟、轮滑、健步走等赛事活动,为优秀运动员提供更广阔的竞技舞台。同时,部分县、市也积极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及群众性体育赛事,进一步丰富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体系。此外,2024年广西还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国际龙舟公开赛,吸引了来自东盟国家的数十支代表队参赛,江面上百舟竞渡、鼓声震天,展示了体育赛事的激情澎湃,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守护传统体育项目,激发创新传承动力

广西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在传统技艺的保护和现代化改造中寻找平衡点。

一方面,广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打造国家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区”的工作目标。一是规范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支持广西民族大学等11个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建设,壮族抢花炮、仫佬族舞草龙等多个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二是大力开展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在一些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教学课程,广泛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同时,推动民族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纳入中小学体育课堂,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扬从娃娃抓起。

另一方面,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打造“民族传统体育+文旅”品牌,在阳朔、德天瀑布等热门景区设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验区,推广抛绣球、独竹漂、板鞋竞速等传统体育项目,吸引游客打卡体验,在山水之间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焕发新的生机。二是打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线路,推动传统体育项目走进市场,既让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又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进群众参与热情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群众的积极参与,广西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举办主题宣传活动、打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IP等方式,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一项项竞技运动,更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符号。

广西各大媒体平台积极报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自治区体育局与各级媒体深度合作,推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题节目,并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让更多人走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2024年广西三月三期间,广西推出民族体育挑战赛短视频活动,吸引数万名网友参与互动。网友们纷纷模仿体验抛绣球、竹竿舞、独竹漂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浏览量突破千万次,极大地提升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关注度。

深入社区、学校等基层的推广活动,也让群众有了实际的参与感。南宁、桂林等地的社区体育中心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验活动,如板鞋竞速、投壶等,吸引青少年和社区居民参与,让群众切身感受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很多学校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入体育课程,并在课外与家长联动,有力促进了家校共育。随着板鞋竞速、抛绣球、抢花炮、打陀螺、踢毽球、赛龙舟、武术等越来越多的项目成为广泛参与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再是只可远观的传统文化,而是深度融入了百姓生活。

(作者单位: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课题“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推进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来源:当代广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