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从中国西北部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卫星初创企业ADA Space称,这12颗卫星将构建"三体计算星座",旨在通过直接在太空进行数据处理,减少对地面基础设施的依赖。
据多家外媒报道称,中国于当地时间5月14日发射了12颗卫星,用于民营企业国星宇航(ADA Space)与浙江省实验室主导的在轨计算项目。
这些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从中国西北部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卫星初创企业ADA Space称,这12颗卫星将构建"三体计算星座",旨在通过直接在太空进行数据处理,减少对地面基础设施的依赖。
随着卫星搭载的相机和传感器性能提升,数据量不断增加,人们认为将所有数据传回地面站处理效率低下,而在轨卫星搭载的计算机能实现更高效的实时处理。不仅限于集中式处理的云计算,在数据产生地点就近处理的边缘计算技术也正迈向太空应用。
本次发射的单颗卫星算力达每秒744万亿次运算(TOPS),12颗卫星整体算力达5千万亿次(POPS)。星座总星载存储容量为30TB,卫星间激光链路最高传输速率达100Gbps。据介绍,这些卫星还搭载先进人工智能功能,配备遥感载荷,其中一颗卫星还装有X射线偏振仪。
ADA Space与浙江省实验室计划构建由约2800颗卫星组成的巨型在轨网络"星算工程"。该项目将联合软通动力、科浦云等地面计算中心,以及开发人工智能平台的多领域企业。
美国《航天新闻》指出,该计划"不仅标志着天基云计算这一新能力的开端,还可能开启中美战略竞争的新维度",并分析称"突破太空及其他领域数据瓶颈的能力,可能对经济、科技和军事产生潜在影响"。报道认为,这似乎是"首个大规模部署专用人工智能星座的尝试"。而有网民发文称,与中国构建的太空数据中心相比,马斯克的星链如同儿童玩具一般幼稚。
来源:灰灰龙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