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在阅读丨木棉花开处 黑夜递灯人——一名监狱警察的阅读成长札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13:33 2

摘要:阳光透过走廊尽头的窗户斜斜地洒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金色的光带。我站在鹿州监狱经旧舞台改造成的图书角前,望着书架上那些被翻得卷边的《刑法学讲义》《犯罪心理学》,还有角落里那本写满笔记的《狱内侦查实务》,忽然想起四年前自己第一次踏入监管区的模样。那时的我,从把名字

阳光透过走廊尽头的窗户斜斜地洒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金色的光带。我站在鹿州监狱经旧舞台改造成的图书角前,望着书架上那些被翻得卷边的《刑法学讲义》《犯罪心理学》,还有角落里那本写满笔记的《狱内侦查实务》,忽然想起四年前自己第一次踏入监管区的模样。那时的我,从把名字写在校服上的学生,变成一名把警号刻在心脏上的监狱人民警察,却不知道这方寸之间的高墙内外,书籍会成为照亮黑暗的火把,文字会成为重塑灵魂的刻刀。

初遇:《狱内侦查实务》的阅读启蒙

2021年炎夏,我作为新警被分配到五监区狱内侦查科。记得第一次参与侦破一起罪犯私藏违禁品案件时,面对错综复杂的线索和罪犯闪烁其词的口供,我手足无措。那晚,教导员将一本泛黄的《狱内侦查实务》放在我桌上:“咱们这行光靠直觉不够,得先读懂罪犯的心思。”

从那天起,在工作之余,在监区管教办的灯光下,总有一个伏案的身影。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让我理解罪犯背后的文化烙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带我触摸囚徒的精神困境,而《阳明心学》十六讲中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更让我在笔记本上重重画下红线。当我把《悲惨世界》里冉·阿让的故事融入认罪悔罪教育时,那个曾三次对抗管教的盗窃犯王某突然举手:“警官,我能借这本书看看吗?”

破冰:从《活着》到《平凡的世界》

2022年春天,监区收押了因故意伤害罪入狱的李某。这个留着寸头的壮汉始终拒绝与人交流,直到某次巡房时,我看见他正对着《活着》的封面发呆。“你也喜欢余华?”我装作不经意地问。他猛地合上书,耳根却微微发红。

三天后,在例行清监工作中,我在他床头发现一张皱巴巴的信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福贵全家人相继离世还能以豁达和智慧的态度活着,我打残邻居算什么男人。”这个小学辍学的汉子,在读书笔记里画满哭脸和感叹号。在监区准许他借阅《平凡的世界》半月后,我与他开展谈心谈话过程中,聊到《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在矿井下读书的片段时,他忽然捂住脸:“我以前总觉得命不好才犯罪,现在才知道是心穷。”

如今,李某已成为监区生活现场管理员。去年中秋亲情帮教会上,他给女儿念自己写的诗:“铁窗把月亮切成两半,一半照你写作业,一半陪我读顾城。”台下有家属悄悄抹泪,而我知道,这是文字穿透高墙的力量。

深耕:《成语词典》与民法典

2022年秋天,同监舍的两名罪犯因方言口音误会互相推搡、辱骂,当我和同事赶到现场时,地上散落着一本民法典,还有一本被撕成两半的《成语词典》,那是冲突中唯一被破坏的物品。

同事捡起《成语词典》,翻至“以理服人”的成语说:“你们连词典都撕了,还怎么讲理?”同事让所有人坐好并开展问话。“警官,他骂我‘夯货’,算不算侵权?”起争执罪犯举手报告。同事反问:“如果别人叫你‘法盲’,你怎么办?”角落里突然有人报告:“学法呗!民法典第几条来着?”众人轻笑,气氛渐缓。

我捡起一旁的民法典翻开到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我逐句解释,并让每人轮流读一段。最终,双方写下道歉信和检讨书,那本被撕坏的词典,后来被粘补整齐,成了监区的“调解工具书”。

共生:阳光下的《犯罪心理学》

转岗监狱办公室文秘,是在2023年冬天。大雪节气,下午四点暖和的太阳光缓慢扫过图书角的走廊,手上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像是沿着保尔的足迹,在命运的跌宕中踏过两次,被坚韧的力量反复洗礼。这时,正值备勤的新警小张在角落对着一本《犯罪心理学》皱眉:“读了一遍这书还是不懂,上个月一监区那个自残的犯人到底怎么想的?”

我接过书,翻到“自伤行为动机分析”章节,压低声音:“你看,这页说自伤可能是为了引起关注或自我惩罚。一监区那个犯人是不是和女儿断了联系有一段时间了?”小张眼睛一亮:“对哦,他女儿青春叛逆期,快半年都没来看他了!”我合上《犯罪心理学》,将书在阳光下晃了晃:“监狱当时就明白了他背后的动机,调整了管控方案,安排了心理咨询师介入,并特许他视频接见,解决了他的心理问题。在这事情一个月后,我在下沉一监区值班的时候,有去清查过这名罪犯的物品,在他的判决书上有他的笔迹,写着:痛苦不是武器,我想试试写信。”

后来,小张的警服口袋里总揣着便签本,上面记满读书心得。2024年夏,在图书角再碰到小张时,他说:“以前觉得执勤就是盯监控,在今年监区文化建设活动中看着台上朗诵《相信未来》的罪犯,忽然想起一年前作为新警那个手足无措的自己,才知道每一页书都是打开心门的钥匙。”

绽放:木棉树下的《人生》

2025年春,阳光慵懒。在图书角那些泛黄的书页间,镌刻着太多灵魂重生的密码。当故意伤害他人犯在《复活》里读懂救赎,当贪腐官员在《追问》中冷汗涔涔,当刚刚成年的罪犯捧着《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泪流满面,我愈发坚信:监狱不应只是惩戒罪恶的樊笼,更应成为播种希望的沃土。

此刻,办公楼外水塔顶上的广播,正播放今日荐书——路遥的《人生》。我在办公桌前望向窗外,春日的木棉树绽开火红的花朵,如同无数跃动的火苗。这些在铁窗内被书籍点燃的心火,终将照亮他们回家的路。而我们这些守夜人,愿意永远做那个递灯的人。

来源:当代广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