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植物园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启幕:探秘“种子的力量”,共筑生态未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15:24 3

摘要:种子是植物生命的起点,承载着物种遗传密码与生态延续的使命。5月17日,武汉植物园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种子的力量:传承·创新·未来”为主题,通过种子特展、互动体验和专家科普等形式,向公众揭示一粒种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粮食安

种子是植物生命的起点,承载着物种遗传密码与生态延续的使命。5月17日,武汉植物园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种子的力量:传承·创新·未来”为主题,通过种子特展、互动体验和专家科普等形式,向公众揭示一粒种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粮食安全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价值,唤醒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52种珍稀种子集中亮相 解码自然演化智慧

在武汉植物园景观温室门口的展览现场,52种珍稀濒危植物和重要种质资源植物的种子集中亮相。珍稀濒危植物种子区展示了包括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国特有种如坡垒、苏铁、大果人面子、云南金钱槭等植物的种子。重要种质资源植物展区则展示了野大豆、扁桃、野蕉、木油桐等作物近缘种以及特色经济植物的种子,展现其独特的科学利用、经济开发与文化价值。

52种种子,或悬挂在树枝上,或“躺在”相框和亚克力盒子中,不同大小、形态、颜色、质感的种子让人眼花缭乱。龙脑香科家族携东京龙脑香、缠结龙脑香、坡垒等11个家族成员的种子亮相。作为亚洲典型热带雨林的标志性植物,它们的种子大多自带两片形似直升机桨叶的“翅膀”,可以像螺旋桨一般旋转降落,展示了热带雨林种子的传播智慧。云南金钱槭得名于它铜钱一般的圆形翅果,十分别致,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作为大豆的亲戚,野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具有重要的种质资源价值。绒苞藤的种子带着三枚粉紫色的苞片,酷似小吊扇。坛腺棋子豆的种子如一颗颗象棋子。猫尾木长长的蒴果密被褐黄色绒毛,形似猫尾巴。木蝴蝶种子借助薄翅像蝴蝶翩跹,能飞行千米。相思子用鲜艳色彩警示毒性。马槟榔种子拥有咀嚼后让白水变甜的“变味魔法”。奇特种子,种种不同,展示着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和生物多样性。和种子展一起展出的还有40幅植物科学画,作品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科学与艺术交融之美。

五感“实验室”开放 共探种子生存密码

“小朋友们,加水搓一搓无患子的果实,看看会发生什么?”,种子展一旁的互动体验区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打卡点,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参与。五感体验区用扭果象耳豆、笼果桉、窃衣、无患子等20种特色种子,打造多维感官课堂。扮演动物传播者,让窃衣种子用“倒刺搭车术”去往远方;尝一尝香草籽,一股香草奶油甜香瞬间盈满口腔;摸一摸南美酒椰种子布满鳄鱼皮似的鳞片;看一看豆荚弯曲成大象耳朵状的扭果象耳豆,孩子们在科普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打开五感,解锁种子的生存智慧。一些孩子还参与了"种子小侦探"活动,观察显微镜下玉米的种子切片。现场公众还通过趣味竞答解密种子的隐藏技能,赢取种子盲盒。

本次展览由武汉植物园宏观生态学学科组给予专业指导与支持,种子展将持续至6月2日。展览期间,武汉植物园还将举办科学讲座等活动。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是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自2004年起,每年5月,中国科学院各个科研院所都如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活动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品牌科普活动,已成为公众了解科技进展、探索科学的重要渠道,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 。

记者张昀

值班编辑:卫未

审核、签发:赵阳

来源:武汉新闻广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