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骗局曝光!“周大福”“老凤祥”被造假,成本仅需几十元?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16:15 3

摘要:在深圳罗湖区的水贝社区,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全国70%的黄金珠宝加工产业。

在深圳罗湖区的水贝社区,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全国70%的黄金珠宝加工产业。

这里被称为“中国黄金珠宝第一村”,每天有无数金饰从这里流向全国各地的柜台。

然而,这片金光璀璨的土地上,也暗藏着一个令人咋舌的灰色产业——假黄金

2024年9月,上海的彭佳趁着旅游的契机,走进了水贝市场的一间黄金柜台。

她看中了一只古法素圈足金999手镯,标价2.9万元,比品牌专柜便宜了8000多元。

卖家信誓旦旦:“我们这里的金价透明,假一赔十!”为了验证真伪,彭佳花25元在附近的检测机构做了鉴定。

光谱仪扫过手镯表面,结果显示“含金量≥999‰”,克重误差仅0.01克。她安心买下了这只“薅羊毛”的手镯。

一个月后,金价飙升,彭佳决定转卖手镯套现。

然而,当回收店的工作人员剪开手镯时,所有人都愣住了——中空的镯子里流出了透明液体,排空后重量缩水了2.51克。

按当日回收价计算,她损失了1500元。更讽刺的是,当初的检测机构只测了表面,“骗子连光谱仪都能骗过”。

如果你认为这是偶然事件,就太年轻了。

在某投诉平台上,“假黄金”相关投诉超过8000条,许多人直到数月后才发现被骗,而商家早已“人间蒸发”。

在水贝,黄金造假早已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从镀金、掺假到伪造证书,每个环节都“专业”得令人心惊。

彭佳的手镯属于“注水黄金”——中空设计被注入液体增重,这种手法连回收商都防不胜防。

更隐蔽的则是“金包银”和掺铼黄金。

一名男子曾拿着一对“祖传龙凤镯”到广州某金店售卖,表面磨砂质感与老金无异。

回收商剪开烧熔后未发现异常,直到送至工厂熔化时,才发现其中掺了40%的铼。

这种稀有金属密度接近黄金,熔点高达3180℃,高温下会氧化成黑点,但普通检测仪器难以识别。

在水贝的电镀厂里,铜合金经过精密镀金后,能以“足金999”的身份流向市场。

一家店铺老板曾得意地说:“外层镀5克真金,光谱仪都测不出来!”这些镀金饰品成本仅几十元,却能卖出千元高价。

更离谱的是,有人甚至用越南沙金(铜锌合金)冒充黄金,每克成本不到8元。

“周大福”“老凤祥”的钢印在这里只需几元钱就能刻上,配套包装盒8元一套,虚假鉴定证书40元一张。

记者曾以代购身份联系一名“金工厂定制”商,对方报价15元/克,承诺“打足金钢印,配证书”。

收到的假手镯不仅刻着“999”,还附带可查询的“官方检测证书”,而实际材质只是铜合金。

令人意外的是,假黄金甚至能混入“周大福”“老凤祥”的专柜。

一名记者将镀金饰品送至多家品牌店鉴定,部分店员竟未能识破。

业内人士透露,老凤祥96%的门店为加盟店,总部对产品质量把控形同虚设,“抽检就像皇帝微服私访,提前打好招呼了”。

监管的漏洞让维权难上加难。

彭佳向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提交了购买凭证和监控视频,却被告知“证据不足”。

卖家反咬一口,威胁起诉她“损害商誉”。

水贝市场虽然贴着“假一赔十”的标语,但商家往往不标注厂家代号,一旦出事便抵赖:“你怎么证明这货是我的?”

面对乱象,普通消费者应该如何自保?

首先是认准权威证书,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测中心的鉴定更严格,但要注意的是,私企检测机构的光谱仪可能被造假技术蒙蔽。

第二就是不要占便宜,虽然品牌专柜金价高,但直营店品质相对有保障,线上购买务必选择官方旗舰店,远离“直播间特惠”。

最后就是学会留存证据,拍摄购买时的柜台、招牌,保存发票和证书。

律师提醒:“没有证据,连官司都打不赢”。

对了,磁铁吸附、指甲划痕、声音测试等方法虽不绝对可靠,但也能筛除低级假货。

相关部门对于假黄金事件也并非毫无作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起“黄金守护”专项行动,2023年查处案件超500起,涉案金额5亿元。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造假者连检测报告都不放过,当镀金厚度能精确到微米,这场“黄金保卫战”注定漫长。

正如一名网友所说:“比黄金更珍贵的,是人心里的诚信。”

来源:李砍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