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盘位NAS新王牌!极空间 Z4Pro+ 焕芯登场,性能卓越电量无忧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16:49 3

摘要:作为国民NAS第一品牌,极空间私有云凭借卓越的性能、创新的技术以及贴心的用户体验,在过去的2024年618和双十一大促中,一度成为京东天猫双平台的销量销额双冠军。其中作为四盘位私有云性价比之王的『极空间Z4Pro』更是功不可没。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就已经是2025年的5月份,并且也到了一年一度的年中618大促时期。

作为国民NAS第一品牌,极空间私有云凭借卓越的性能、创新的技术以及贴心的用户体验,在过去的2024年618和双十一大促中,一度成为京东天猫双平台的销量销额双冠军。其中作为四盘位私有云性价比之王的『极空间Z4Pro』更是功不可没。

就在前两天,预热3天的极空间新品终于揭晓,它便是极空间Z4Pro的“焕芯”升级版--极空间私有云Z4Pro+。可以预料的是,随着该产品的发布,极空间将进一步巩固其在 NAS 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所以,本文的内容将围绕这款备受瞩目的新品展开,为大家全方位解析新一代性价比王者的硬核实力与独特魅力。

此次发布的极空间Z4Pro+ 和上一代的间Z4Pro一样分为标准版和性能版两个版本,两款的主要差异是在于使用的处理器不同,其它配置以及功能则是完全一致。

CPU方面:两者都属于Intel低功耗高能效的处理器,并且都集成了 Intel UHD Graphics核显,所以可以应对NAS使用场景中的图形处理、视频播放等场景;区别是性能版的N355 在多线程性能和图形处理能力上优于 标准版的N150,适合要求更高用户。内存方面:采用的是都采用了一个笔记本上使用的那种DDR5 SO-DIMM插槽,支持的最大频率为4800Mhz,支持的最大容量官方给出的数据为16GB,但是根据Z4Pro用户实测其实可以扩充到32GB,并且也能被机器正确识别,所以折腾用户可以尽情的爽了~盘位方面:都采用了4个SATA+2个M.2盘位的组合。SATA单盘最大支持30TB,M.2单盘最大支持8TB,所以总共可以带来136TB(4x30T+2x8T)的超大容量,不管是家庭搭建影视库,还是企业组件数据库,都无需担心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接口方面:网口都是双2.5G网口,扩展接口包括1个Type-C、1个USB3.2、1个USB2.0,同时还有一个eSATA接口,支持接入极空间A4硬盘柜实现扩容,另外还有一个HDMI2.1接口。

然后是两款机型和前一代Z4Pro的处理器区别,可以看到它们之前的性能差距其实并不大,但是它们的基础频率都降下来了,所以相对来说会比前一代Z4Pro更节能。

特别是Z4Pro+标准版的N150处理器TDP功耗仅为6W,比上一代Z4Pro标准版的N97处理器足足减少一半,再加上N150基础频率也比N97低很多,理论上搭载N150处理器的Z4Pro+标准版会非常的省电。

除了以上提到的处理器方面的升级,Z4Pro+在散热结构上也做出了优化和提升。现在的散热系统采用了智能温控双风扇、静音热管散热器、以及相变散热片等先进组件,这些组件相互配合,不仅确保设备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时依然能够稳定运行,还能通过智能温控系统根据实际运行状态自动调节风扇转速,实现高效散热与低噪音的完美平衡。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也应该对新Z4Pro+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接下来就正式开箱,并全方位为大家谈谈新机器的各方面表现吧~

从包装上可以看到,我今天为大家演示的是极空间 Z4Pro+ 性能版。

除了NAS主机,Z4Pro+给到的还有一个配件盒,一个防滑垫,以及快速上手指南及说明书相关。

配件盒内包含电源适配器,两根网线,固定2.5寸硬盘与M.2 SSD的螺丝,以及一把十字螺丝刀。

电源适配器使用的是知名大厂航嘉的,规格为12V8A--96W,并且还支持100--240V的宽幅电压。

然后回到主机本身,可以看到Z4Pro+的外观延续了经典的Z系列家族式设计,材质依然采用了高品质的航空级铝合金。整体设计美观大方,深空灰的配色看上去很也是科技感满满。

设备的开机按钮以及硬盘指示灯依然在侧面,方便操作的同时,也杜绝了放在正前方误触的可能性。

正前方依然配备的是磁吸式前盖,中间有极空间的品牌 LOGO 标识,主打一个极简百搭~

拿下磁吸前盖之后就能看到它的4个竖向排列的硬盘支架,以及支架底部的Type-C和USB3.2接口,两个接口的传输速度均达到10Gbps,适合外接U盘,硬盘,相机等设备传输数据。

硬盘支架设计的不错,采用按压弹开的方式,拆卸过程可以说是相当的丝滑。

硬盘支架设计的也很讲究,采用的是免螺丝快拆的固定方式,仅需3秒就能快速安装3.5寸机械硬盘(2.5寸硬盘需要使用附送的固定螺丝~)。另外硬盘接触支架的部位都采用了硅胶钉和海绵垫,最大限度减小硬盘运行噪音,增加硬盘使用寿命。

然后机器的背面是硕大的散热风扇进风口,且原机附送有防尘网,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机身上。

防尘网可以轻松拿下来,日后清洁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它的散热风扇看上去确实挺霸气,在加上机身也是前后贯通,散热效率不会差。

风扇下面是它的I/O接口,从左往右分别为HDMI、Reset复位孔、DC电源插口、双2.5G网口、USB2.0插口,以及eSATA硬盘柜插口。

机器底部有四个硅胶脚垫,放置的稳定性不用担心。另外这里还有用一颗螺丝固定的挡板,里面就是机器M.2 SSD硬盘与内存的更换位置。这个设计不错,不用拆掉外壳就能很方便的更换M.2 SSD硬盘与内存。

卸下挡板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内部有两个M.2 SSD插槽和一个SO-DIMM内存插槽。M.2 SSD插槽支持的规格为2280,内存插槽支持的规格为DDR5 4800Mhz。

标配的内存为16GB的DDR5内存,频率为5600Mhz,品牌为云彣(紫光旗下的子品牌)。

系统速览

极空间的设定还是非常人性化的,比如说你是极空间老用户,现在换新 Z4Pro+,咱们可以将原设备关机之后取下硬盘,然后装入到Z4Pro+中直接开机,选择无损移机就OK了!不仅硬盘中所有的文件资料都在,并且账号密码都可以用之前的。

如果是新用户常规的激活并注册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政策原因,首次激活需要手机号码,并且手机号码还可以作为极空间的登录凭证直接使用。

如果在局域网也可以直接使用IP登录的方式离线使用,所以极空间的安全性还是很有保障的。

另外我们在首次使用还需要创建存储池。极空间会根据我们插入硬盘的数量为我们提供多种不同的存储模式,包括单盘、ZDR、RAID1、RAID5等都可以自由选择,一般没什么特殊需要直接选择ZDR 模式即可。

PS:ZDR 模式是极空间的独有存储模式,它类似于 RAID1 ,采用的是双冗余存储策略,但是它比较灵活,会选择重要数据双备份,其它普通数据还是一份,所以ZDR的利用率要比 RAID1 高,可以说是同时兼具了数据安全与存储效率。

前不久极空间刚刚完成了年度Q1计划的全面升级,极空间 Z4Pro+ 也正好赶上了好时机,上市便搭载的是目前最新系统了。我们进来之后可以看到它全新的UI界面,非常的简洁且直观,操作起来还很便捷,比如说我们直接在软件桌面鼠标右键,就能一键更改壁纸或调整图标顺序。

调整图标顺序功能还是非常不错的,我们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将频率使用高的应用放在首页靠前的位置,日常使用就可以快速地找到所需应用,不怎么用的可以不放首页,这样既保持首页整洁有序,还大大提高操作效率。

现在的应用图标icon也经过重新优化与设计,变得很有辨识度,就算不看名称都能知道该应用的功能。我这里也顺嘴提一下,极空间的应用商店也即将外测,上线之后不仅能够方便的安装和管理应用,并且还会有更多的第三方应用加入进来,到时候极空间的应用生态将会进一步强大。

不仅如此,手机端的界面也是使用经过全新升级与优化的。现在的手机端还是非常大气的,并且首页板块我们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比如说调整板块的顺序,设置APP的主题外观等。

系统体验上极空间也是主打一个好用易用,不仅功能丰富多样,操作起来也是非常简单。很多系统级的设定都会有使用帮助,并且官方也有大量的教程与说明,就算是首次使用极空间的新手用户也几乎没有什么学习成本,短时间内都能快速上手。

外网访问方面,极空间也考虑的相当周全。极空间本身就是自带内网穿透的,然后在Q1更新中还带来了第三方的节点小宝与花生壳,足够没有公网IP的用户使用了。而像我这样有公网IP的用户,花几块钱一年的费用购买一个域名,通过极空间的DDNS配置好之后,就能无限制的满速外网访问了,非常爽!

使用体验

很多小伙伴在入手NAS之前可能觉得自己是不是盲目跟风,或者担心买回来会不会吃灰。说实话我在买之前也是有这样的顾虑,不过买回来之后还真离不开了。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下我个人使用最多,也是极空间最重要的几个功能。这几个功能可以说每个都与我们生活或者工作息息相关,换句话说,随便一个功能如果善加利用,就能让我们觉得“值回票价”了!

摆脱存储焦虑,告别XX网盘

说实话我当初买NAS就是因为某网盘把我恶心的不行,我每年花几百块钱充会员不说,它竟然还以“和谐”的名义单方面删除我网盘里的文件,关键是那些文件根本就是我存放的正常生活照啊!

你说让我花钱买VIP我忍了,你窥探我网盘里的隐私我TM也忍了,但是你毫无征兆直接删我文件,我要你的意义何在?所以,长痛不如短痛,就入手了NAS。

NAS既然叫做私有云,就说明我们对它有100%的控制权。我们所有的文件都是存在在本地硬盘中,并且还不受所谓的“和谐”限制,任何文件或者资源都能存放。这种完全自主的掌控感,绝对是任何网盘都不能比的。

如果说想要保存电脑本地文件到极空间NAS硬盘中,我们直接拖拽就能快速将任何文件上传到NAS硬盘中的指定位置,这简直比网盘还要方便。

如果是保存手机文件也非常简单,它支持手机中任何文件一键上传到极空间指定位置。也就是因为这个功能,不管是我还是老婆换手机都会选择相对便宜的低容量版本,因为不用担心容量不够用的问题呀,我们随时都可以将手机中的文件转移到NAS中,就是这么任性~

除了手动上传,我们还能通过自动备份或者同步的方式将自己重要的文件或资源上传到极空间NAS,并且备份和同步的方式也非常丰富。比如说备份支持FTP备份,Mac备份,外接移动硬盘备份;同步支持单向与双向同步。对于办公党来说,这些功能是不是都挺香的。

另外它还支持网盘备份。虽说网盘作为主存储确实让人窝火,但是如果作为一个额外的备份保障,它还是能发挥不小的作用。毕竟,多一份备份就多一份安心。

不仅如此,网盘中的VIP功能在极空间NAS这里都可以免费实现。比如说文件的批量重命名、打包压缩,以及生成副本等,我们都可以直接在极空间的文件管理器中操作。

甚至是我们平时的办公文件在它这里都能直接打开并编辑,就问如果放在网盘这哪一个功能不都得“氪金”?

说到办公极空间最近上线的“文档编辑”对于文字类的办公人士可谓是DDYS,它可以让我们在离线的状态下也能浏览、创建和编辑各类文档,甚至还能回溯历史版本,如果是团队的话还能协作办公,最重要的是,这所有的操作都在本地进行,所以做到了绝对的隐私。

在文件分享上极空间这边和网盘一样,也是通过链接的方式,并支持提取码以及分享有效期。它使用的分享链接是短链接,易用性还是很不错的。

如果说分享文件的接收方也正好是极空间用户,咱们可以直接使用极空间独家的“闪电传”,不需要浏览器,直接使用极空间客户端就能实现分享文件的满速下载,网盘可没有这个功能哟~

如果说我们使用的电脑硬盘不够大也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协议将极空间NAS硬盘挂载到电脑文件资源管理器中,直接充当本地硬盘使用了,这点又是网盘办不到的对吧~

提高观影水平,打造家庭娱乐中心

吐槽完网盘,我还必须吐槽下现在的“爱优腾”。如果说网盘是花钱不干正事,那么现在的流媒体简直就是花钱找罪受。都充值VIP了,还有登录限制,特定视频还要继续花钱,最重要的是,很多会员资源的画质真的是惨不忍睹~

不过有了NAS之后貌似这些都不是问题,至少我是没有再给流媒体充值一分钱了!

有了NAS之后,我们就自然而然的学会找各种高清资源的技能,找到后我们就能通过极空间的“下载”或者“迅雷”将资源纳为己有了,并且这些操作我们可以直接远程操作。比如说我白天上班找到的影视资源扔给“下载”,晚上回家之后就可以躺在沙发上观看了。

说到影视观看就不得不提到极空间王炸应用“极影视”了。极空间的极影视现在全面进入2.0时代,它集整理,刮削,播放于一身,可以为我们打造非常炫酷且便捷的私人影视库,最主要里面的资源还都是自己喜欢的。

在影视刮削上极影视可以精准匹配到资源的海报墙、简介、演员表、评分等信息,而这一切全部都是在我们添加资源文件夹以后自动进行的,无需我们手动折腾和干预,这一点比传统NAS厂商可要省心太多了!

如果是电视剧的话,极影视的刮削与整理可就更香了!它不仅可以按季数和集数为我们整理的明明白白,并且剧集的简介也给我们安排到位了,这个体验是不是直接将我们的观影水平拉高了很多?

极影视不仅看起来直观和大气,还支持多种影视库展示形式,比如说分辨率、资源格式、地区、年份,以及类型,甚至是海报的形式还有竖版和横版之分,这些体验可要远远超过现在的国内流媒体。

同时极影视的播放功能也是非常的强大,不仅能够流畅播放ISO、MKV、BDMV等高清蓝光资源,还支持HDR、杜比视界等次世代画质解码,以及DTS、DTS-HD、杜比全景声的音频解码。

甚至对于AV1这种需要硬件支持的视频格式极影视也是完美支持,毕竟 Z4Pro+ 搭载的可是最新Intel处理器,而Intel第 11 代酷睿处理器开始就已经支持 AV1 解码了。我这里也直接打开一部8K的AV1编码视频,这里实测非常流畅,还能任意拖动进度条。

它的转码能力也不容小窥,我这里在线将一部4K影视转码成1080P,同样非常流畅,并且资源占用也非常低,CPU使用率仅为13%,可见N355处理器的性能确实够强。

如果喜欢看国外剧的小伙伴使用极影视体验更好,因为极影视能在线搜索字幕,就算是“生肉”,我们也能直接在线搜索匹配字幕(包括特效字幕),甚至还支持AI自动生成字幕。也就是说,就算在冷门的生肉剧集,咱们也能直接AI生成匹配的中文字幕,丝毫不影响我们正常观影。

极影视的强大还不限于电脑或手机的APP端,电视端也是如此。上图就是我家98寸大电视实拍,可以看到极影视的TV端首页同样是全幅的大海报展示,在电视的大屏幕上实际观感是非常震撼的。

PS:值得期待的是,极空间的工程师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 HDMI 桌面功能,致力于将极空间 NAS 打造成一台专业的蓝光播放器。也就是说,即使家里是无法安装智能应用的老式电视,我们也能通过极空间的 HDMI 接口,轻松享受到极影视带来的高品质观影体验。

如果说家里的电视支持杜比视界,极影视在播放杜比视界画质资源的时候是可以直接点亮电视的杜比视界图像模式,如果在配合回音壁等音箱设备,绝对是媲美电影院的观影体验!

另外极影视还有很多其它非常贴心的地方。比如说跳过片头片尾,智能字幕生成,以及多端同步播放。也就是说,我们白天上班在手机上通过极影视没有观看完的剧,晚上回到家可以在电视上用极影视接着观看。

考虑到很多影视资源确实很占用硬盘空间导致我们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极影视现在也是支持全终端Strm直链播放的。Strm直链播放在几乎不占用本地硬盘空间的前提下,也能给我们拥有海量影视库。

关于Strm直链播放相关的教程我之前也为大家安排,文章内也有Strm相关的科普知识,这里就不赘述了。

另外如果说你嫌Strm直链播放太麻烦,极空间也为我们安排了“网盘挂载”(不同于前面提到的网盘备份哈~)。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将常用的115网盘、阿里云盘、百度网盘挂载到极空间扩容,甚至可以直接添加到极影视。相比第三方的挂载工具,这是极空间官方和网盘运营商直接对接合作,所以不仅操作更方便,最主要还不用担心封控的风险。

不仅流媒体的会员费我没交了,甚至连听歌的VIP我也省了,因为极空间的极音乐同样可以为我们带来高品质的听歌体验。它不仅界面清爽无广告,同样可以根据我们收集的歌曲专辑、歌手、目录、类别等进行自动整理和分类,并且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歌曲或专辑创建到个人歌单。

播放上不仅支持市面上包括无损在内的主流音频格式,并且还能自动匹配歌词。另外,它也是和极影视一样,支持手机、电脑、电视等多终端播放,让我们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听音乐。

家庭相册智能管理,让每一张照片都有家可归

手机相册作为手机存储大户,总是让我们又爱又恨的。手机离的照片或视频不删除吧,很快就没可用容量了;删除吧,又有点舍不得,毕竟很多都是自己珍贵的回忆;

最主要的是,随着照片数量的不断增加,查找和管理这么多的照片也变得很是困难。每次想要找到某张特定的照片,都要在成百上千张图片中手动翻找,费时又费力。

而这时候,极空间的极相册就派上了大用场。极相册也是在前不久全面进入2.0时代,不仅带来全新的视觉交互与UI设计,更是为我们带来AI加持下的更智能、更贴心的影像管理体验。

首先是相册的备份,我们可以将手机中的相册自动无感备份到极空间的硬盘中。只要我们拍了新照片或者新的视频,手机就会自动上传到极空间,之后我们就可以随意删除手机相册内的照片或视频,需要的时候直接连上极空间APP取回即可。

不过备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在AI加持下的智能分类与自动整理功能。它能根据我们照片或视频的拍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等多维度信息进行智能分类,就算再多的照片,它都能给我们管理的赏心悦目,井井有条。

比如说人像识别(其实就是人脸识别),它可以自动识别照片中的人物面部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将将照片进行分类和整理,并且整理的准确率基本能达到95%以上。这个对于全家同时使用极相册简直不要太友好,不仅为我们自动创建了家庭成员的专属相册,还能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升级到极相册2.0以后可以发现它又多了很多有意思的功能。比如说“往年今日”,我更愿意称之为“月光宝盒”,因为它会时光回溯,为我们展示同一天在过去几年中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让我们重温那些美好、特别或有意义的回忆。

如果说家里有孩子的就更好玩了!极相册可以通过“宝宝相册”功能为孩子创建一个专属的成长档案,咱们设置好孩子的出生日期、性别等信息,上传照片之后,它就会按照细致的时间线为我们展示所有图片,让我们快速定位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瞬间。同时,宝宝相册还具备便捷的分享功能与权限管理,让爷爷奶奶也能一同见证孩子的成长过程,

或者说咱们可以自建一个纪念册,除了上传照片,还可以配合文字叙述,分享下自己每天的经历,心情,就像发朋友圈一样。没事的时候回头翻开这个纪念册,满满的回忆和故事感油然而生,这体验真的是绝了~

如果说咱们存的照片实在是太多,比如说好几万张,按照它的分类,每种分类下也有很多照片,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它的AI自然语言搜索。比如说我在找我玩过有水的地方,我就直接在极相册搜索“有水的地方”,它就能将所有有水的照片全部都给找出来。

说到AI它还支持AI智能选片,这个对于我来说还是非常实用的。因为我搞评测会拍大量的产品图片,通过极相册的AI选片,它会自动为我筛选品质最好的照片,剔除有瑕疵的照片,大大节省了我挑选照片的时间。

不仅如此,它的AI更是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说还支持宠物品种识别、自然语言搜索、相似图片搜索、图片文字识别等。

最后总结

因为文章开始就说到 Z4Pro+ 此次升级的优势主要在于功耗与散热,所以文章的最后咱们也得看看它真实的表现~

我在使用了两块4TB希捷酷狼机械盘(没有休眠)的前提下正常运行 Z4Pro+ ,日常运行功耗一般在14--18W之间,并且在使用极影视看剧的时候,功耗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后跑极空间自带的DeepSeep R1大模型,将处理器刻意拉到100%使用率,此时功耗上升到33W左右,依然是非常不错的水平。

所以对于极空间 Z4Pro+ 性能版来说,这么好的配置,功耗还这么低,确实算是 NAS 市场中的一股清流了。如果是 Z4Pro+ 标准版,功耗估计还会进一步降低。

然后温度方面,我这边目前的环境温度为24℃,我这里也是跑DeepSeep R1-7B大模型来测试,可以看到在数分钟处理器使用率一直占用100%的情况下,最高温度一直在50℃左右,并且也没有什么温度波动,可见 Z4Pro+ 换芯之后的温控表现确实不错。

而正常使用情况下机器的温度仅为34℃,离机器超过20公分也几乎听不到风扇噪音,非常安静。要知道这还是我刚刚跑DeepSeep R1-7B大模型后的结果,所以说新机器升级后的散热也是非常有效的。

总的来说,此次极空间推出的 Z4Pro+ 属于一次常规性的小改升级,在延续前代产品优秀基因的基础上,进行了性能、功耗、散热等多方面的优化与提升。它不仅丰富了极空间自家的产品线,更为用户带来了更具竞争力的选择与更出色的使用体验。

另外就是价格方面,新Z4Pro+ 有首发优惠,并且还吃上了国补,再加上老用户购机还有额外折扣,Z4Pro+ 8G版仅需2149元就能到手,并且如果有红包或者会员,价格可能还会更低,所以还是很值得购买的。

当然,如果你并不在意此次 Z4Pro+带来的性能提升与更低的功耗,其实极空间之前的机型也是很能打,特别是现在临近618,各种折扣和满减,在叠加难得的国补优惠,可以说正是购买极空间NAS最好的时机。

来源:数码小能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