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叫娄亦真,上初中时,我幸运地被分到了北京人大附中分校。但中考时,因为没有北京户口,成绩也不太好,老师劝我别考了。
我叫娄亦真,上初中时,我幸运地被分到了北京人大附中分校。但中考时,因为没有北京户口,成绩也不太好,老师劝我别考了。
16岁,我去澳洲读高中,有同学跟我说,不要讲中文,中文很low,会被人看不起。我很担心,英文并不好的我,要怎么在澳洲学习和生活?
如今,在澳洲念大三的我,不仅成立了商业访谈工作室,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坦然跟人说中文,并很自豪地告诉澳洲白人,我是中国人!
我非常喜欢这样一句话,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所有未来,皆是可期!
(连续工作一周海边看日出)
2001年,我出生在湖北武汉。因为我爸爸的工作地点老变,所以,小时候,我生活的地点也老变,一会武汉,一会湖南,一会又到了成都……直到小学二年级,我才跟着爸爸到北京定居。但我户口却不在北京。
我成绩很好,上初中时,划片上学又将我分到了人大附中分校,活跃的我,还竞选上了班长,学生会主席的职位,我非常自豪。但初一下学期,我的成绩忽然滑坡到班级20多名。
一个不喜欢我的老师就经常嘲讽我,说我的成绩不堪为班级的榜样。被打击到自卑的我,索性辞去班长、学生会的职务,越发跟几个成绩不好的孩子打得火热。
初二,一些不能在北京中考的同学陆续转走,原先40多个孩子的班级,只剩下20多个孩子,我的成绩就成了倒数。
妈妈说要送我去澳洲读书,我心里窃喜:太好了,不用参加中考了。可妈妈告诉我,必须参加完国内中考才能走。
(我在国内上初中)
没想到,临中考前,那个不喜欢我的老师却劝我:反正你是要出国念书的,你的成绩也不好,不如就别考了。
我知道,他是担心我考得太差,拉低班级平均分。说实在的,第一次被人这么赤裸裸地歧视,我很不好受。但当时的我,已经没法为了自尊让成绩逆袭了。
中考完后不久,爸爸妈妈就送我去澳洲读高中。刚下飞机,六个中文大字“墨尔本欢迎你”就映入眼帘。让我瞬间产生了仍然身处中国的错觉。
并且,我还发现,墨尔本这个城市,到处都有中国人,到处都能听到中国话,有很多中国餐厅、小吃、服装等,甚至在中国很火的饮品连锁店,在这边也开了很多分店。
因此,即使你完全不懂英文,也可以在这里生活下去。
父母待了一周,就回国了。我在一户白人家庭住,刚开始,我还有点忐忑。因为有同学跟我说,白人歧视华人,让我出门最好不要说中文,会让人看不起。
(我在澳洲读高中)
于是,我刻意不说中文,无论是亚洲人,还是白人,我都强迫自己用不太流畅的英文跟他们交流,但这让我很不舒服,因为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认可的感受。
我总觉得,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母语、自己的国家都不能接受,又凭什么能得到别人尊重?
意识到这点后,我开始大大方方跟人说我是中国人,发现对方会讲中文,能听懂中文,我就跟对方讲中文。
我发现,并没有人因为我讲中文,因为我是中国人就看不起我。我反而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和接纳。
可见,被人歧视,与你本身的能力和自信有关,与你的国籍和说什么语言无关。
2019年底,我高中毕业,放假回武汉时,正好赶上“口罩期”。被困武汉的我,每天写“封城”日记,拍“口罩期”武汉人每天在家里干什么的视频,然后发布在朋友Quan,效果还蛮好。
爸爸担心我在家待“废”了,就让我去找一个班上。
(“口罩期”参加同学会)
我找到一家教育机构,机构老板想开展线上课程,知道我会做视频,就让我跟他合作做推广,我同意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工作,我很珍惜,也很努力。
但这份工作却因我不会拒绝,对人有求必应,导致有人在背后议论我,甚至指责我,说我不会做人,这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成人世界里人际交往的复杂。
“口罩期”稍微松动一点后,我回到北京。但这时,依然不能去澳洲上学。不想在家闲着的我,就出去找了一份工作。
工作地离住处很远。当时,我住回龙观,公司在东三环,每天我要坐13号线倒15号线,再倒14号线,光通勤就4个小时。可我每天的工作内容只相当于一颗螺丝钉,完全发挥不出我的价值。我做得很不开心。
一天,我正坐地铁,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这里是《北京XX》,你方便过来讲一讲你的故事吗?”
(我在教育机构工作)
我搜了一下这个《北京XX》,发现它是一个类似于采访杂志的平台,网上显示他们大约有100万的粉丝。
我答应了这个采访,心想正好去聊聊天,找找自己的价值点到底在哪里?自己的优势又是什么?我们约的是周日,去之前,我爸妈还跟我开玩笑,说你别被人卖了。
按照他们提供的地址,我去他们立水桥的办公室。办公室在一个很破很破的写字楼里,楼道里没灯,黑乎乎的。说实话,当时我心里挺瘆得慌的,我给父母发信息留了位置,告诉他们,万一会联系不上,赶紧报警。
我等了好一会,他们才有人过来开门上班。然后,他们就一边跟我聊天,一边进行现场录制。聊完后,我跟他们说,我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他们同意了。后来,又陆续来了好几个人接受采访。他们聊的内容大多是什么挣钱挣得少,家里有人生病,或是北漂很难之类的话题。我很纳闷,难道苦难和生活不易才是人们喜欢关注的话题?
(中国同学的聚会)
我一边听他们聊天,一边观察他们拍视频。心里忽然升起一个念头,他们在北京搞的这个东西,我在澳洲可不可以搞一个差不多的东西呢?
中午饭点时,我主动提出要请两个哥哥吃饭。他们就说我是小孩,要请也是他们请我。吃饭时,我说,我想在澳洲搞一个跟你们类似的平台。
有一个叫陈磊的哥哥听完我的话后,呵呵笑了:“你还是个小孩,才19岁,怎么做得来这些事?”
我笑笑,没说话,但心里却盘算着,要怎么把这个想法落地?2021年4-5月份,我联系到澳洲一个喜欢摄影的女孩,邀请她跟我合作,一起搞访谈节目《澳洲的XX》。我说,我负责约人,她负责拍摄和剪辑。
她同意了,我们决定立刻搞起来。于是,我在网上联系人,她负责在墨尔本拍摄,整个栏目的流程和形式完全复制《北京XX》。
(访谈录制现场)
大概小半年时间,我们就积累了粉丝7867个,这个数字我觉得还不错。
当时,我正好跳槽在“某手”做实习。一天,我看到“某手”的老板从澳洲回来,就邀请他接受我的访谈。老板觉得我跟别的实习生不一样,胆子大,又有想法,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
如今,我跟这个老板还保持着联系,并且,每次从澳洲回来,都会约他一起吃饭。虽然我们年龄相差很多,但他很尊重我。这种尊重,我觉得是花钱都买不来的。
2022年,我回澳洲读大二。我的采访平台虽然一直在搞,但没有太大的成长。我很苦恼,任何商业模式,如果只付出,没收获,是很难保有激情并持续下去的。怎么才能让节目火起来呢?
这时,我们采访了一个叫艾伦的男孩,他长得很帅,视频里,他讲了很多关于中国篮球的事。没想到,这条视频竟然爆了。
(访谈艾伦)
爆火之后,艾伦邀请我们去帮他运营个人IP,并给我们开出了一份不错的薪资。我们没有拒绝。通过我们的运作,最终,他和合伙人的3个账号,我们给做了10万粉丝。
这次个人IP的打造,让我对我们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不仅会拍,会剪,还会做运营和操盘,我们完全有能力走得更远。
结束了和艾伦的合作后,我和女孩商量,还是要想办法把自己的账号做起来。但我还是没有明确的思路。
这时,一个名叫王进的外卖员主动找到了我们:“我愿意接受采访,把我的经历分享出来。”
那天,他跟我们分享了他在澳洲送外卖的经历。他说,为了还债,他每天要送外卖12小时,真的很辛苦,但80天后,他靠送外卖挣的钱就还了近10万的外债。因此,他觉得,这样的辛苦是值得的。当时,我们听得热泪盈眶。
那天晚上,我跟合作的女孩正在家里剪视频,忽然看见王进这期的视频播放量、点赞数在蹭噌噌往上涨,完播率也非常高,我们的节目第一次上了热搜。
(外卖员王进)
外卖员王进出名了,几乎整个澳洲的人一下子就认识了他,甚至,国内有很多人都在找我们打听,想要来澳洲打工。
这个喜人的结果,让我很高兴。我想,或许这就是《澳洲的XX》接下来要走的模式。世人都慕强,尤其是看到一个普通人、一个小人物经历诸多磨难后,最终成为强者,就更能跟人产生共鸣,更能吸引人去观看和效仿。
我把我的想法跟我的合伙人说了。但她对我的提议并不感冒。她说,她不想做商业化的访谈,太市侩了,她想做的东西要么是像王进这样的素人,要么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东西,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情怀。
但我认为,像王进这样的人物,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此,谈了好几次,都没有谈拢,最终,我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我很迷茫,因为,《澳洲XX》自成立后,一直都是她在拍,她在剪,我只负责聊。当下的我,接下来要怎么走?
(接下来我要怎么办?)
当天晚上,把女朋友送回家后,我坐在车里跟国内的爸爸打电话。这些年,我有一个习惯,遇到什么难事,就会跟我爸聊聊。
我跟我爸说我的想法,我的现状,还说我想接着干等等。我爸没怎么打断我,一直认真地听我说。我们一直聊到了凌晨4-5点,才挂断电话。
迎着朝阳的方向,我开车回去,脑中一直回想着爸爸说的那句话:“困难永远有,干就是了。干着干着,困难就解决了。”
然后,我就去找跟我关系最好的一个打篮球的哥们,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剪视频,也不会把控内容,但他很会聊天,并且,他的电脑设备很好,这对我们后期工作室的视频剪辑很有用。
《精益创业》里有说,我们要用最小成本去做所有你预估不到的事情。我邀请他跟我一起合作。我们一拍即合,工作室再次成立。
(我邀请同学跟我一起合作)
我们的第一个访谈对象是“大卫麻辣烫”的合伙人,也是我们学生会的一个投资人。他答应得很爽快。可连着约了3次,3次他也答应了,但最后又会因各种理由无法采访。
我坚持约了他第4次。这次,在他的一家分店终于开始了采访。我自己拍,自己剪,然后上传。视频发出来后,在本地反响很大。
连续两次效果不错的访谈,让我在当地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甚至有人主动找我合作。我开始琢磨,是不是可以收取对方一定的费用?
因为我觉得,在访谈过程中,我认真倾听,为他们提供了情绪价值,视频推出后,更多的人看到了他们,无形中又给他们提供了一定的商业价值,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
于是,我有意识地去找身边那些做得很成功的人,然后一个一个去谈,收取一定费用后,再一个一个去推。果然,爆款是可以复制的,工作室终于盘活了。
(访谈‘大卫麻辣烫’合伙人)
当然,除了经营《澳洲的XX》,我也没忘了我的本职工作,那就是保质保量完成学业以及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正式offer。
我在刚上大一时就申请去澳洲一家大厂的offer,到2023年,我经历了4轮面试,才得到了6个月的实习期。没想到,实习期满后,这家大厂给了我正式offer,让我2025年毕业后,直接去上班。这让我蛮自豪。
我准备了中国火锅请同事们吃饭。好几个同事跟我说:“Chris,我喜欢你,不是因为你是中国人,而是因为你是Chris,因为你是你自己本身,所以我喜欢你。”这让我更加坚信,真实地做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能为他人提供价值,才是赢得他人尊重的最好途径。
但这时,爸妈可能觉得我年纪大了,开始时不时敲打我。我妈说,你长大了,对感情要成熟起来。我爸说,如果你要交女朋友,就要认认真真地交,不能欺骗和伤害女孩子。
(我的女朋友)
其实,我觉得爸妈完全不必担心我。对待感情,我是很认真的。到现在,23岁的我,也就经历了两段感情,一段是已经分手的上海的前任,一段是正在交往的现任。
现任是广东人,比我大1岁,我们之间彼此信任。真心付出,谁也没有耽误对方,都在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如今,我已经采访了很多人,这些人中,不乏名人。很多人都说:“哇,娄亦真,你好棒,采访了那么多名人!”
但世人只能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鲜少有人能看到别人付出的努力和承载的压力。就像我,忙碌光鲜的背后,其实是更多的不确定:我不确定这条路还能走多远?不确定,下一个月的收入会有多少?这或许就是创业者的迷茫吧。
但那又如何?人生需要体验。我很感恩这个时代,感恩我的父母,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人,让我有机会在这个年纪,拥有这么多体验,能时刻迭代自己,时刻向内求,时刻做自己,并成为最好的自己。
对此,你怎么看?
【口述:娄亦真】
【撰文:徐晓琴(双人鱼)】
【编辑:乌溪雾】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真实人物采访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来源:宝丽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