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面看今天市场毫无亮点,但实际今天却是拨乱反正的一天,非常有看头,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记。
表面看今天市场毫无亮点,但实际今天却是拨乱反正的一天,非常有看头,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记。
一,大反转
反转一:公募调仓不实
之前市场一直传闻公募在调仓,昨天开始有消息说,公募根本不会调仓,而是调比较基准,到晚上出来的消息是允许公募将行业指数作为比较基准。
很明显第一阶段的人是故意混淆视听,第二阶段的人是胡说,大家想一想,如果比较基准可以随意调整,那公募的风格漂移不要太狠,那谁还敢买基金啊,你都不知道你买的是个啥,第三阶段,今晚上的是比较靠谱的。
反转二:政策真空期
很多人说谈判之后,我们这边政策会放缓,最近政策真空期,结果真的是求锤得锤,马上就来了大消息,上市公司重组迎来新规,一句话总结就是,松绑、松绑、松绑,重要的话说三遍。还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候对重组进行调整,那段时间市场不缺少热点,赚钱效应也不错哦,很明显,管理层这是见缝插针给大家安排上小甜点,免得大家寂寞。
反转三:谈判继续提速
外媒消息,中美在济州岛展开第二轮谈判,但是国内没有明确的消息,我估计是先接触下,上周日刚发表联合声明,五天后开始准备下一轮磋商,时间安排确实挺紧的。但接触总比不接触强,毕竟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但起码可以缓和当下市场的焦虑。
所以,要我说这是大反转的一天,但是大家也看到了,眼下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可能几个小时事件就完全反转了。有些小伙伴还指望看看消息做股票,那是根本不用想了,再进一步说,为什么消息特别多呢?原因就一点,为接下来的行情做准备。
二,行情新变化
这一轮行情,从4月8日反弹开始到现在,虽然指数已经回到了3400点的位置,虽然指数这两天下来一点,但总体肯定是填平了之前因为关税导致的坑,但是个股就不一样了,我之前和大家分享过,这一轮其实真正跑赢市场的并不多啊!如果按照回到前期高点来算,那更是少的可怜。
可以说大A用残酷的事实告诉大家眼下只有部分个股会有机会,这种背景下,大家肯定会调整方向,强势股、热门股反正不太可能坐以待毙,真正一路拿着等涨,那得对行情多有信心啊!
这时候麻烦就来了,你也要抢,我也要抢,那那些做盘的大资金计划不就被破坏了嘛?于是乎他们开始上手段,你会发现,这消息铺天盖地,而且几天一换,就拿「公募调仓」这个概念来说,就像我刚才说的,几天时间已经三个版本出现了,其实哪个说法是准确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明白这些都是机构的手段,目的就是不让你跟上他的节奏。
所以,眼下最大的考验就是一不小心就被迫跳车了……
三,散户如何自保
之所以你会跳车,原因就一个,你被情绪也好,消息也罢,给左右了,但我们很清楚,这些都不是市场的真相,在大多数人眼中,真相就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所以大家会孜孜以求市场中的每一条传闻、每一个走势变化,殊不知我们看到的真相只是精心设计的表象 。市场中真正有影响力的资金,常常通过舆论造势、制造价格波动等手段,引导投资者看到他们想让渡的「信息」。
所以,多数人看走势,听消息,越搞越糊涂,加上行情反复震荡,更是让人崩溃,比如下面这只股票:
这就是大家眼下遇到最多的问题,看上去走势差不多,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容易出货,但结果没想到却是踏空!该怎么办呢?
实际走势本身就是机构大资金用来掩盖自己真实交易意图的手段,之所以大家分不清楚到底是机构是在出货还是洗盘,本质上就是对洗盘手法无法识别,虽然有些教学会告诉你如下的内容:
洗盘:短暂下跌后迅速反弹,机构资金未撤离,反而低位加仓。
出货:高位持续放量滞涨或阴跌,资金大幅流出,反弹无力。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你依然很难用肉眼识别,但现在有了量化大数据模型,通过对交易行为数据的跟踪比对,最终可以将交易行为量化成可视数据,大家看下图: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张图:
图一中的蓝色K线实际对应的是图二和图三中的两组数据:
图二中的蓝色柱体代表「空头回补」行为,表示前期做空资金重新买入;
图三中的橙色柱体代表「机构库存」数据,表示机构资金主导当前交易;
图中说的震仓洗盘现象,是指震仓即将进入尾声的阶段,要知道洗盘过程中无论怎么打压股价,最后大资金一定会有一个回补的动作,而我用的大数据系统,就是把这种交易行为给发现了,于是乎就可以捕捉到「机构震仓」现象。
现在我们对刚才的个股进行量化数据处理,再来看下结果: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区域内股价反复震荡,其实是机构在震仓,这时候还会担心吗?所以,如果我们看到了交易轨迹,那么也就不会对股价的调整有任何的负担了,相反还可能趁机布局下:
这就是看行为轨迹和看走势不一样的地方,可能有的小伙伴对于为什么机构行为可以被捕捉到还是觉得奇怪,其实完全不用质疑当下的计算机技术,不要说机构的交易行为,就是你点个外卖的喜好,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来进行量化,何况机构交易行为本身就就有规模性、重复性和组织性等特征,当然可以被发现,只是没有经年累月的激烈,没法发现其中的规律罢了,你经过常年的激烈,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真相很残酷,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来源:我是概念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