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吉首市马颈坳镇枫香村,运输机的轰鸣声划破田野的宁静,110亩梯田层层叠翠,20余名头戴草帽的菜农们弯着腰,手握镰刀,银刃翻飞间,棵棵白菜应声而倒。
(田双)走进吉首市马颈坳镇枫香村,运输机的轰鸣声划破田野的宁静,110亩梯田层层叠翠,20余名头戴草帽的菜农们弯着腰,手握镰刀,银刃翻飞间,棵棵白菜应声而倒。
“嘿哟,加把劲嘞!”循声望去,几名菜农扛着装满白菜的袋子健步如飞,将清晨刚采收的“绿宝石”送上了运输机。
“这批订单白菜从播种到采收全程标准化管理,叶片脆嫩无虫害,每颗的重量能达到4斤,棵棵都是精品!”枫香村党支部书记代兴顺轻抚着沾满晨露的白菜,眼底漾着笑意。
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光景,百亩良田得不到有效利用,优质农产品打不开销路。面对传统农业“小、散、弱”的困境,枫香村积极探寻产业发展新路径,将目光聚焦于订单农业,与吉首市晟兴公司签订订单,采用“公司 + 合作社 + 农民”的合作模式,由村里的种植大户龚向谦牵头,成立合作社,成功流转了110亩土地用于白菜种植。
“我现在年纪大了,在外面很难找到工作,以前每个月只能靠子女给的赡养费过日子。现在好了,来这儿帮着收割白菜,一天能赚一百块钱呢!”64岁的向大婶说话间又利落放倒两棵白菜。
为进一步提高白菜的销量,合作社每日吸纳20余名村民务工,让留守老人、妇女等实现“务农顾家两不误”。标准化种植更让亩产突破8000斤,88万斤优质白菜正在被收割,昔日的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
马颈坳镇作为吉首市农业重镇,始终与上级部门保持紧密对接,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创新发展。通过鼓励订单白菜的种植模式,为农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2025 年,以枫香村、毛坪村为代表的订单白菜种植区域已正式进入收割、售卖阶段。这一举措不仅高效盘活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土地利用的最大化,更让传统农业产业在现代化的浪潮中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有力引擎,为马颈坳镇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马颈坳信息)
来源:舒万春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