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停产、降薪裁员!昔日的王牌企业,为何频陷“动荡危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7 16:20 3

摘要:本以为在宗馥莉接班后,哇哈哈集团能够更上一层楼,可不料却频繁陷入停工停产、欠薪、维权,背刺盟友等负面漩涡,甚至一些工人还自发组织了“维权队伍”,试图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尽管哇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离世后,但是在他女儿宗馥莉的接班后,哇哈哈2024年,就达到了700亿的营收喜报

本以为在宗馥莉接班后,哇哈哈集团能够更上一层楼,可不料却频繁陷入停工停产、欠薪、维权,背刺盟友等负面漩涡,甚至一些工人还自发组织了“维权队伍”,试图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宗馥莉又该如何应对呢?

自从宗馥莉全面掌舵娃哈哈以来,便以“破局者”姿态开启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集团营收重回700亿元,同比增长18%,新增30条自动化生产线,人力成本同比下降23%。

而且宗馥莉还撤销13个冗余部门,推行事业部制独立核算,将全国销售体系划归其全资控股的宏胜集团管理,更是废除年终奖“大锅饭”,引入四级KPI考核,将劳动合同分批转签至子公司,导致员工年收入普遍下降20%-30%

要知道,在宗庆后时代建立的“基础工资+年终奖”体系,年终奖占比可达年薪30%-50%,而宗馥莉推行的KPI考核将收入浮动区间扩大至40%-60%。

而且自从2024年起,娃哈哈集团就要求核心员工分批转签至宏胜饮料集团,虽承诺“待遇不变”,但实际操作中社保基数下调、裁员赔偿标准缩水等问题频发

当然除了薪资改革之外,在2025年2月16日,59名工人就发现生产线突然关停,但公司解释为“股东纠纷”,而且还将酸奶订单转移至河南代工厂。

根据员工周师傅回忆,车间原本每月5000元左右的工资,在停产后的三个月里骤降至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约1000元),社保缴纳基数同步下调。

而且政府介入后的协调方案更显棘手,例如三原县劳动部门主导的调解文件中,“乳品公司”的模糊指代与缺失的公章,让解决方案缺乏法律效力。

员工们发现,所谓“帮扶外派”实为薪资腰斩的变相选择,例如外出支援薪资按天计算(120-180元/天),而留守员工需轮流从事卫生清洁等非技术岗位。

面对这样的行为,很多员工就纷纷认为,降薪调岗是前奏,逼人主动辞职才是终局,更是有中层吐槽:“现在想拿N+1赔偿比登天还难,公司就等着你自己熬不住走人。

而且宗馥莉的“去实体化”战略,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宏胜集团作为其私人控股的代工企业,2024年承接娃哈哈23%原料订单,物流单量暴涨47%,但代工模式的反噬正在显现

例如,河南某C级卫生评级工厂同时生产6个品牌产品,抖音爆款儿童乳饮包装批号归属不明,消费者开始查验生产地址,“非杭州萧山产不要”成为新趋势。

而且在2025年4月,今麦郎代工的纯净水,就因检测不达标被终止合作,尽管公司声明符合国标,但与其宣传的“实验室用水级别”形成落差。

甚至为了为给智能生产线腾出空间,娃哈哈2024年关闭7家低效工厂,将30%产能转移至代工厂,而这种“休克疗法”虽然使罐装效率提升40%,但代工品控与自有产线质量体系的差异,成为品牌声誉的定时炸弹

毕竟当这件事情曝光之后,AD钙奶退货率上涨12%,直播间涌进质问:“赶走老师傅换小作坊,还敢卖情怀?”

而且她撤销冗余部门建立事业部制,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将年终奖拆解为季度绩效,在矛盾在集中爆发后,维权联络委员会也在48小时内集结超千人,企业虽然恢复部分班车线路,但“末位淘汰”制度已导致15%的老员工主动离职

面对这样的困局,内部会议仍然是强调“不改革就是等死”的话语,而且在2025年1月,虽然说哇哈哈集团发放了6亿元的年终奖,可是并不能平息愤怒,员工纷纷要求恢复合理分红、建立透明协商机制

而且387件商标,转移至宗馥莉控股公司引发质疑,更是被外界认为,这样的举动很可能重演“达娃之争”

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5年05月15日关于娃哈哈回应“今麦郎代工”:个别批次未通过检测,已终止合作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中原新闻网2025年02月12日关于“宗馥莉还我年终奖”,有娃哈哈员工公开讨薪的报道

来源:柯静a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