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国家药监局的相关信息,近期,华熙生物又完成备案了一款新原料: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果发酵产物滤液。自 2021 年以来,华熙生物已经备案了 10 款新原料。
1
根据国家药监局的相关信息,近期,华熙生物又完成备案了一款新原料: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果发酵产物滤液。自 2021 年以来,华熙生物已经备案了 10 款新原料。
根据官方相关信息显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果发酵产物滤液,备案号为“国妆原备字20250051”,由华熙济高生物科技(甘肃)有限公司备案。目前,技术要求尚未公布。
今年 5 月,华熙生物申请了专利:“一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及其应用”(公布号:WO/2025/092932)。据专利摘要显示:一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及其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 (Hanseniaspora uvarum) ZS02 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 CGMCC NO.26056。首次将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应用于啤特果(妆研注:Pyrus ussuriensis,即秋子梨)发酵果汁过程中,为果汁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菌种资源。并且,采用该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发酵啤特果,能够降低啤特果果汁中的含糖量。另外,获得的啤特果发酵液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能够起到保护皮肤屏障、修复皮肤屏障受损、抗衰、紧致皮肤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减少炎症反应。
上述提及的原料备案人是华熙济高生物科技(甘肃)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隶属于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众所周知,原料创新是化妆品创新的内核。而自 2021 年以来,华熙生物已经备案了 10 款新原料。
由此可见华熙生物的科技研发的硬核实力,不愧是行业科技美妆头部企业,其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迄今为止在国货美妆圈里遥遥领先。而且,华熙生物的透明质酸效应的新时代科技红利的黄金期也刚刚开始。
2
华熙生物在新原料备案方面仅仅是其科技研发实力的其中一个缩影。因为,除此之外,华熙生物在全球透明质酸产业的硬核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家中国企业与其匹及。在这方面,华熙生物正处于新一轮的科技利好的黄金时期,并且有持续不断的新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
比如,今年4月25日,华熙生物自主研发的“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商品名:润百颜·玻玻)”就正式获批Ⅲ类医疗器械证,适用于面部真皮浅层注射暂时性改善成人皮肤干燥、肤色暗沉。「润百颜·玻玻」作为国内首款获批“改善成人皮肤干燥、肤色暗沉”适应症的合规水光产品,历经3-5年严苛审批的Ⅲ类械证,创新融合水光专研配比15mg/mL超纯透明质酸+3mg/mL利多卡因兼顾细胞级补水和舒适体验。其采用独家Hyature超纯注射级HA原料,低致敏且分子渗透率低,单次注射即可显著提升皮肤含水量,配合疗程效果可持续3个月以上,临床数据显示治疗有效率高达94%。
华熙生物包括“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商品名:润百颜·玻玻)”等在内的有关成果应用的获批,充分说明了透明质酸在医美领域的应用空间和前景广阔,同时也反映了整个透明质酸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个是医美领域需求持续增长。华熙生物的新产品获批推动应用,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也进一步拓展了透明质酸钠在医美领域的应用边界。有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透明质酸钠产品市场规模为108.3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以7.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二个是多领域应用拓展。透明质酸作为保湿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不断增加。据相关信息显示,全球化妆品行业对高纯透明质酸的需求量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5万吨。在中国,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1万吨。
三个是透明质酸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步扩大。早在2021年,国家卫健委批准透明质酸钠作为新食品原料,可用于乳制品、饮料、糖果等多种食品。2024年,食品级透明质酸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此外,透明质酸在眼科、骨科、泌尿科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全球医药领域对高纯透明质酸的需求量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1.8万吨。
不仅如此。透明质酸领域的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因为透明质酸的提取和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如微生物发酵法和酶解法的广泛应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和安全性。而且,在新兴应用领域方面,合成生物学技术推动透明质酸分子量精准调控,催生出抗衰食品、细胞培养基等新兴应用。除此之外,政策支持与科学监管方面也有利于透明质酸的科研、成果转化与市场应用。比如,与保健食品原料有关的政策文件将透明质酸每日摄入量上限提升,推动了口服玻尿酸饮品的发展。有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该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20%。
3
毫无疑问,透明质酸的新时代红利正处于最好的时期,应用场景广泛,市场空间巨大。而华熙生物正处于全球透明质酸产业的新黄金时期。
今年4月17日最新的《Cell》杂志综述将十二大衰老标志物进行了更新,这个物质推动细胞外基质 ECM 成为了第十三大衰老标志物,揭示了抗衰研究的新蓝海。这时的全球学术界才发现这个物质已经走到了衰老干预研究的舞台中央,而中国企业华熙生物实际上已经牢固占领了与这个物质相关的产业高地,其因此而具有的长期价值和未来空间非常可期。
要知道,透明质酸迄今为止的四次产业革命,最近三次都发生在华熙生物:第一次产业革命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首次通过动物组织——鸡冠提取透明质酸,但由于价格昂贵,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第二次产业革命是华熙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法规模化生产透明质酸,实现成本大幅下降了数十倍至上百倍,并将透明质酸应用到功能性护肤品、医美等产品当中。这也反哺华熙生物的研发和制造,使供应链得到进一步扩大,所以华熙生物在2007年就成了全球透明质酸生产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第三次产业革命是2011年华熙生物实现对透明质酸分子量的精准控制,进一步拓展透明质酸的应用。比如,小分子的透明质酸可以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大分子透明质酸具有抗炎潜力;此外在辅助生殖领域,在培养基中添加特殊分子量透明质酸明显改善了受精卵的存活率。这些对透明质酸的深入研究,表明了透明质酸在传递细胞信息、调控细胞行为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上述的这些探索,华熙生物进一步打开透明质酸的广阔市场,并有望创造一个万亿级的产业未来。现在,华熙生物已经开始探索透明质酸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对透明质酸这类多糖物质的精准调控实现多细胞微环境的调控,从而探索皮肤衰老干预和再生医学的广阔空间。也正是如此,在功效护肤产业在从单一的技术概念时代走向多组学细胞环境调控时代,华熙生物旗下的润百颜、夸迪等品牌不断重塑竞争力,持续引领市场。
今年4月11日,华熙生物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明确提及:“公司依托八大研发平台,深入研究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GABA、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等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对人体皮肤的功效,并以此为核心成分,以精简配方、活性成分含量高、功效针对性强、促渗效果好为研发导向,开发了一系列针对皮肤屏障受损、抗衰老、油性皮肤等不同肌肤问题的护肤品牌。”
而且,华熙生物已经投资了近三十亿元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合成生物中试转化中心。如今,华熙生物拥有最全的透明质酸寡糖库。同时,华熙生物通过建立了全球最全的透明质酸酶库,可利用不同类型的酶切割透明质酸长链,形成不同末端片段、不同分子量大小的透明质酸,这些都为医药、护肤、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而这些基础设施,又给华熙生物在从透明质酸向整个糖生物学做延伸研究奠定了基础。
另据了解,基于在透明质酸领域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华熙生物成功打造了糖链精准控制平台,并将这一核心能力拓展至其他糖胺聚糖(GAG)的开发,目前已在硫酸软骨素、肝素及其寡糖库的研发中取得显著进展,成为全世界功能糖和活性物领域的领军企业,实现从原料药级到医美级、功能食品级的全场景覆盖。其“柔性化”生产线可快速切换不同物质(如超纯麦角硫因、重组胶原蛋白)的中试流程,解决了传统生物制造中“死亡之谷”(实验室到量产间的断层)难题。因此,华熙生物的实力在于规模庞大的平台型的中试转化生产能力和丰富的酶库,可制造出供生命科学研究的精准控制分子量大小的各种糖类物质,并在这些糖类物质研究的基础上打开细胞生物学的大门,在糖生物学这片最后未经发掘的前沿学科里,追寻人类抵抗衰老的钥匙。
4
站在国家竞争最前沿的,往往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其背后的核心在于技术能力的高低。
中国香妆融媒体一直坚持认为,随着整个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再是流量至上主义——所谓的GMV模式,而是战略增长与价值模式;这个战略首当其冲的就是科技研发战略并以此积淀而成的技术能力和技术能力“池子”。
何为技术能力?按照北京大学路风教授的说法是:能够有效使用技术知识的能力。而且,技术能力是组织内生的,即技术能力的获得是组织性和经验性的;技术能力的增长是累积性的,即技术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是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遵循一组连贯政策的累积性结果;技术能力的发展是系统性的,不限于企业自身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而是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产业国际化生态效应等诸多方面。也就是说,并不是随便一个企业就能想当然地拥有技术能力,更不用说构建技术能力的“池子”了;技术能力和技术能力“池子”本身就是企业长期坚持科技研发战略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进一步驱动产品创新、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进而形成品牌。华熙生物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正是如此。而且,通过华熙生物仅仅在原料备案方面的不菲成果以及在全球透明质酸领域的引领地位,就可见其科技研发的实力。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持,透明质酸的应用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前景广阔,其“新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但近些时间,网络上出现了关于透明质酸的“唱衰”杂音,认为透明质酸已经“过时”“过气”了;这样的杂音即使不是刻意的行为,也至少是反趋势、反潮流和反常识的,甚至把透明质酸定义成只是“补水保湿”,并与胶原蛋白做简单化比较,严重误导了社会公众,甚至会影响中国企业在全球透明质酸产业继续担当领军者的积极性和作用。
实际上,正如上文所述,全球透明质酸的研究正在加速推动生命科学的前沿发展,而且透明质酸在衰老研究与衰老干预中的关键地位已经确凿无疑,成为最新的抗衰老标志物。比如,2023年发表于《Nature》的一项研究就让科学界更加惊叹,超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的长寿能力竟然可以移植到其他物种。学者通过基因编辑手段,将合成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关键酶导入普通小鼠体内,获得了超高透明质酸的小鼠的中位数寿命显著增加了4.4%,最长的寿命延长了 12.2%。这项里程碑式的衰老研究确立了透明质酸在生命衰老中的核心作用。
两年之后的2025 年,最新的《Cell》综述,将衰老标志扩展到十四个,细胞外基质变化(Extracellular matrix changes)继 DNA、线粒体等其他核心细胞构成之外,成为人类关注的最新的衰老标志物。而且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全文中外基质 ECM 所有的抗老依据都是来自于细胞外基质中核心关键组分——透明质酸的抗衰老研究。这也是因为目前关于衰老ECM 微环境研究最充分,证据最扎实的部分就是来自透明质酸。
↑上图为2000-2024年间透明质酸在各领域文献的发表数量
从近五年间透明质酸在各领域文献的发表数量就不难看出这一产业的重要性。并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生命科学领域认识到糖类物质在人体内的重要角色和巨大潜在应用价值后,美国国家研究院召集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 14 位来自糖科学、生物化学、工程学等多元领域的顶尖专家,于 2012 年发布了《Transforming Glycoscience: A Roadmap for the Future(转化糖科学:未来风向标)》这一指引生命科学未来发展方向和决策的权威性路线图,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糖类物质的研究中。相比 1990 年的人类基因组,糖科学的路线图构建晚了 22 年,属于新蓝海空间。对于医药研究 10-20 年的通常周期来看,未来 10 年内糖类物质的应用领域将会迎来一次大爆发。
那么,在这样的态势下,中国在全球透明质酸产业新的浪潮中将再次扮演何种角色、发挥着怎样的引领作用?至少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唱衰”透明质酸产业的杂音说不!也希望华熙生物能摒弃干扰,不管乱云飞渡,依旧能够从容坚定地继续扛起全球透明质酸产业的领军者的大旗!
因为,华熙生物透明质酸的产业化之路,是中国生物科技实力的一个缩影;它本质上反映了从“单一产品开发”向“系统化平台构建”的跃迁。而在合成生物学引领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浪潮中,华熙生物通过透明质酸、糖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的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制造的壁垒,形成了短期难以复制的系统优势。而且,华熙生物的这种探索实践和系统优势同时不仅确立了中国的产业在糖生物产业的关键领导地位,还打开了中国企业依托中国工程优势探索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窗口。这也是最值得期待的。
(本文为洞见华熙生物真相系列文章,由钟编整理并编辑,同时参考了“妆规24小时”相关信息。中国香妆融媒体发布此文只是为了传递更多的讯息,不代表任何倾向性的投资意见或市场暗示,仅供行业参考。更多有关华熙生物的洞见文章,请搜索并关注“中国香妆”微信小程序、官方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等。)
/// END ///
原创 钟编
转载请注明原链接/出处
来源: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