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搞“双发版F-35”?这个“F-55”到底是什么来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17:24 3

摘要:今天我们来聊一件军迷圈炸锅的大事:特朗普最近公开“推销”了一款所谓的**“F-55双发隐身战机”**,号称是F-35的升级版,还顺口提到了什么“超级F-22升级”,让不少人一头雾水。

今天我们来聊一件军迷圈炸锅的大事:特朗普最近公开“推销”了一款所谓的**“F-55双发隐身战机”**,号称是F-35的升级版,还顺口提到了什么“超级F-22升级”,让不少人一头雾水。

但你别笑,表面上听着像是临时起意的“口嗨”,实际上这背后牵扯的是美国五代战机升级方向、空军战略布局,甚至还有早年F-22停产留下的遗憾和日本曾经被拒绝的“梦中情机”。

这篇就带你把这事彻底讲清楚:F-55到底有没有谱?是不是空穴来风?能不能搞?又值不值得搞?

特朗普这番话,是在一次演讲中随口提到的。他先讲了一个真实项目:F-35正在推进Block 4大改进,预计今年夏天启动,内容包括大约75项升级,比如:

新型电子战系统改进雷达软件全面升级武器接口扩展

这部分是真实的,属于在原有F-35基础上迭代优化,叫“F-35 Block 4”。

但接下来的“F-55”,就显得离谱了。

特朗普说:“我们还在做F-55,那是一个重大升级,而且会用双引擎,因为F-35只有单引擎,我不喜欢单引擎。”

这句话里至少包含了三个非常值得深究的关键词:

首先要明白一点:F-35是一款高度集成的隐身单发战斗机,其结构设计、雷达隐身外形、引擎通道、冷却系统等都是围绕单台F135发动机展开的。

如果要硬塞进第二台发动机,那不是“加个洞”这么简单,而是:

机体几乎全部重设计气动结构大改,隐身重新建模电力系统、燃料布局、起落架都要重新设计武器舱可能缩小,航电也需调整

说白了,加个发动机,整个飞机就变了——那还叫F-35吗?这就像你把本田思域硬改成双引擎中置超跑,还管它叫思域?搞笑呢?

所以,很多分析人士直接指出,“F-55”如果真搞,那就不是升级,而是另起炉灶的新型号。

其实,这种“从老型号派生出新战机”的玩法,在美国并不新鲜。

比如:

F/A-18 Hornet → F/A-18E/F Super Hornet
虽然都叫“大黄蜂”,但结构完全不同,F/A-18E比老款大了25%,性能全面翻新,本质就是一架新飞机。F-16XL、FB-22、FB-35
这几个“变体概念”也都是在已有机型基础上加大航程、载弹量,用于“远程打击”或“重型攻击机”用途。“联合攻击猛禽”Joint Strike Raptor(F-22+F-35融合)
2017年,美国和日本曾讨论过搞一款F-22机体+F-35航电的混合型战机,代号没公布,但被军迷称为“F-22改进版”或“F-22J”。

这其中最接近特朗普口中的“F-55”的,其实是“联合攻击猛禽”这套构想。

当年日本极度想买F-22,但美国拒绝出口,于是洛·马向日本提出了一个“妥协方案”:

机体用F-22的隐身气动平台航电、雷达、任务系统用F-35的模块由日本出资重启生产,美国跟进采购

当时估算的价格是:约1.77亿美元/架(今天约合2.8亿),大约是F-35A的两倍。

日本研究之后,发现这架飞机其实还是基于20世纪末的技术平台,尽管强,但面对未来第六代战斗机,也许“不值回票价”,所以就此作罢,转而搞自己的F-X(也就是F-3项目)。

特朗普一直对F-35有微词,早年甚至表示“F-35成本太高不值得”,但后来又反转变成“支持改进”。

而这次提“F-55”,更像是一种:

表态:展现对双发战机的偏好(更安全、更强)向军工传话:我在竞选期愿意投钱升级武器给选民印象:我搞新飞机,重视国防工业

而且你别忘了,洛·马也早就提过“超级F-35”构想,包括:

采用自适应循环发动机(GE XA100等)新雷达:氮化镓AESA更强隐身能力外挂隐身副油箱新翼型与机动面

这本质上就是一个从F-35发展而来的“重型打击版”,你可以叫它FB-35、F-35 Super Strike,也许特朗普的F-55就是这个意思。

从军迷角度来看,双发F-35真的有点诱人

更远航程更强推重比多一个引擎备份,安全性上升可作为重打击平台,用于轰炸+电子战+压制防空设计改动极大,不是“升级”是“重造”美国当前预算压力山大:正在搞第六代战机(NGAD)B-21隐身轰炸机哥伦比亚级核潜艇新型ICBM洲际导弹航母、护卫舰、各种AI无人平台……海军的下一代战机(FA-XX)都已经严重超预算,还没开始量产

F-55这个概念确实“唬人”,但并非空穴来风。它可能是F-35未来重型变体的一种方向,也可能只是政治上的一次“口头试水”。现实中要真搞,需要全新的预算、设计、甚至战略角色定位。

在我们看到实打实的项目立项、拨款、设计图纸之前,它更像是:
军工和政治交界处的一场“空中画饼”。

但话说回来,这场“画饼”背后反映的一个真实趋势是:五代机技术平台在逼近极限,美国需要新一代“空中多面手”——也许F-55只是这个趋势下的一道虚影。

觉得内容有料?欢迎点赞+收藏+转发
你觉得“F-55”值得搞吗?评论区见!

来源:小K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