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2022年3月俄乌战争爆发后双方的第二次对话。当时冲突刚刚爆发,俄乌双方还没有打成国仇家恨,当时俄罗斯给出的底线很简单——乌克兰保持中立,永不加入北约。
近日俄乌双方在土耳其的斡旋下,于伊斯坦布尔进行停火和谈。
这是2022年3月俄乌战争爆发后双方的第二次对话。当时冲突刚刚爆发,俄乌双方还没有打成国仇家恨,当时俄罗斯给出的底线很简单——乌克兰保持中立,永不加入北约。
双方据此举行了多轮谈判,虽然仍存在分歧,却在许多关键问题上接近达成一致。然而关键时刻,两个不确定因素出现:
一个是当时的乌克兰民众被西方洗脑,完全是生活在幻想中,认为加入北约后就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还有民主、自由和尊严……一跃成为发达国家,不需要再仰人鼻息;
第二个是时任英国首相的鲍里斯·约翰逊。此人极度仇视俄罗斯,唯恐天下不乱,在谈判关键时刻约翰逊访问乌克兰,力挺泽连斯基,说:“不要与俄罗斯人签署任何协议,他们虚张声势,你们背后是整个北约,只管去打仗,他们不敢付诸实际的”。
所以最终和谈谈崩,俄乌战争爆发,乌克兰成为了北约的敢死队和炮灰。
如今双方还是在老地方谈判——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但乌克兰和俄罗斯在第二次和谈的心态和局面与当初已经截然不同。
乌克兰是妄想通过和谈逆转胜,把失去的领土全部拿回来,俄罗斯是有恃无恐,战争已经打到这个地步,不服就继续直到把你打服。
实际上对于这次和谈,大多数国家并不看好,因为如今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强弱太分明了。实力的悬殊让合约就是一张废纸。
看看刚刚发生的印巴冲突。在2025年5月10日15:35分,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通过全球直播的方式,在全球的见证下正式签署了停火协议。
结果是停火协议签署后不到24小时,准确说是一个多小时后的5月10日17:00分,印巴冲突再度爆发,停火协议成为一张废纸。
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协议看似平等,实质毫无公平性和所谓的协议精神,因为协议成立与否全靠大国的心情。
春秋时期的假道伐虢就是大国肆意妄为的一个典故。虢国和虞国是晋国旁边的两个小国,为了在乱世生存,这两个国家多年形成攻守同盟,对入侵者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这让觊觎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公元前658年,虞国新国君登基,晋国送上重金贺礼,找到虞国国君说:“我们结盟吧,一起攻下虢国,抢他们的财宝,占有他们的女人。我负责出兵,你只需要借道给我,所有战利品二一添作五我们平分。”
虞国国君力排众议,高兴地对反对与晋国结盟的群臣说:“你们傻啊,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抱大腿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
3年后的公元前655年,晋国借道虞国灭亡了虢国,回师途中驻扎虞国,说:“晚上一起喝酒吃肉玩女人,平分战利品。”虞国国君高兴地摩拳擦掌:“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结果当晚晋国趁虞国松懈时发动突袭,灭掉虞国,虞国国君哀叹:“与大国结盟无疑与虎谋皮!”
这一轮俄乌谈判,俄方的代表团足足迟到了十多分钟,这在两国谈判上是极度不寻常的,而且到达会场后一坐下来就开出普京政府的停火条件一共4条,分别是:
第一条,乌克兰必须完全放弃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州给俄罗斯。对于这一条乌克兰其实是嘴里反对,心里基本接受,因为现在这四个州就在俄罗斯手里,他们想的是能不能拿回来一个,至少保证乌克兰别成了内陆国家,出海口都没有了。
乌克兰这边刚提出这样的要求,俄罗斯一名代表立刻“拍案而起”,威胁乌克兰代表团,说:“如果你们这次不同意,不撤出这四个地区,下次我们要的就不只是四个,而是八个地区了。”
这里的八个地区指的是除乌东四州——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以及赫尔松之外,乌克兰的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等4个州。
这八个州是乌克兰危机出现后,乌克兰全境亲俄倾向最明显的几个州。问题是这八个州一旦全部被归入俄罗斯,乌克兰将失去近半的国土和最重要的工业区、经济区,乌克兰再无翻身之日了。
第二条,乌克兰必须裁军,军队规模限制在8.5万人,不得增强军事能力,包括停止接收西方武器。
对于这一点完全不是一个事儿,乌克兰如果真有心,完全可以借鉴一战后希特勒蓄意横扫欧洲的做法,不能有军队那就组建大规模的警察部队和猎人队伍,不能生产坦克和装甲车那就组建拖拉机工厂,一到战时立刻改装。
第三条,乌克兰必须承诺不加入北约,也不得允许外国军队或军事设施进入本国。这完全是可以变通的,北约可以派教官或军事顾问啊,现在就是这么干的啊。
第四条,西方必须解除对俄罗斯能源、金融、食品与肥料贸易的所有制裁。这一条完全不是乌克兰可以做主的,从这一条可以看出俄罗斯对和谈的态度,如果筹码不大,俄罗斯可不会主动停手。
俄罗斯开出的四个条件相当苛刻,乌克兰代表团瞠目结舌,当场就表示“臣妾做不到。”所以整个和谈是刚开始就谈崩,对于乌克兰的拒绝,俄方代表当场“拍案而起”,毫不犹豫地扭头走人!
事后,乌克兰指责俄罗斯这次谈判根本没提及克里米亚,实在是不尊重乌克兰和国际法。俄罗斯说:“克里米亚已经并入俄罗斯10年了,还有什么需要谈判的。”
对此国际观察家评价说:“乌克兰没有大国的命却得了大国的病。欧洲是由50%的小国和50%不知道自己是小国的国家组成。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欧美援乌是有代价的,也是靠不住的。现在俄乌战争的各方越陷越深,利益各不相同,很难停下来,乌克兰只不过是欧美的一枚棋子而已,根本自己无法做主!”
和谈中,俄罗斯开出的条件可谓相当苛刻,本质就像当年黄百鸣拍摄《家有喜事》时,邀请周星驰参演,为了婉拒黄百鸣,周星驰直接开出八百万的天价想让黄百鸣知难而退。
俄罗斯如果直接拒绝和谈会被国际社会谴责,现在的乌克兰已经打成强弩之末,俄罗斯占据绝对主动,对俄罗斯而言根本没有和谈的必要。俄罗斯的态度是你们呼吁谈判那我就直接开出丧权辱国的条例,让乌克兰不得不拒绝。
其实就算和谈达成,对乌克兰而言协议也就是一张聊胜于无的白纸。历史上这样的案例已经出现多次,最著名的当属项羽与刘邦约定的“鸿沟之约”。
公元前203年楚汉相争时期,刘邦派遣侯公向西楚霸王项羽求和,说:“别打了,中原地盘这么大,干脆一人一半,然后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项羽确实不想打了,就想和虞姬过没羞没燥的生活,欣然同意。双方约定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然后项羽归还了刘邦父太公、妻子吕氏,三军高呼万岁,史称“鸿沟之约”。
约定达成后,项羽引兵东归。刘邦与张良、陈平按兵不动,待韩信和彭越的主力部队到达后,立刻毁约追杀项羽,十里埋伏最终将楚军围于垓下大破之,消灭了项羽,取得了对楚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建立了汉朝。
历朝历代,国与国之间这样的毁约行为被视为一种权谋策略,而不是背信弃义,不仅不被谴责,还没称赞为“兵者,诡道也”,因此这样的事情有了先例,就永不会结束。
俄乌这一轮谈判实质是普京和特朗普的“二人转”和政治秀,这两人心里都没想过要近期结束俄乌战争。特朗普支持和谈的目的是选票和支持率,他要把自己塑造为一位和平大使,对他而言没有战争的热点和话题,就没有美国民众的支持率。
普京发动战争除了国家安全,或多或少也有选票的关系,外加一点是展示强硬的姿态,告诉欧美,俄罗斯说话是算数的、不好惹的,俄罗斯从未离开。
回过头,其实俄乌谈判成功于否对乌克兰都无所谓,乌克兰只是大国棋盘中微不足道的一个棋子,已经在作死的路上停不下了。国家打成一片废墟,负债累累,重要资源已经属于美国而不是自己,战后的建设和还债还需几代人的遥遥无期……
既然如此,乌克兰倒不如归顺俄罗斯,这样的话外债就能一笔勾销,只需有重建家园就好了。可惜乌克兰从百姓到政府高官都太短视了,非要和曾经的兄弟俄罗斯反目成仇,他们是真不明白“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士亡”的道理!
来源:干史人聃者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