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塞满胸腔!62岁患者闯过重重“生死关”,多学科治疗神助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20:15 2

摘要: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7日讯(通讯员 吴奕)62岁的谢阿姨是湖南邵阳一名普通居民,过去10年间反复被胸闷、心悸折磨,稍走几步便气喘不止,夜间常因呼吸困难被迫端坐入睡。2025年4月,她在邵阳中心医院查出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合并房颤、全心扩大、心力衰竭,心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7日讯(通讯员 吴奕)62岁的谢阿姨是湖南邵阳一名普通居民,过去10年间反复被胸闷、心悸折磨,稍走几步便气喘不止,夜间常因呼吸困难被迫端坐入睡。2025年4月,她在邵阳中心医院查出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合并房颤、全心扩大、心力衰竭,心脏超声显示左房左室显著扩大,入院CT提示患者的心脏异常巨大,大小是正常人的两倍多!正常情况下,心脏在胸腔里应该像个小拳头,所占位置不到胸腔宽度的一半,但这位患者的心脏几乎填满了整个胸腔——就像把一个成年人的拳头硬塞进只能容下儿童手掌大小的盒子里,连呼吸时肺部的活动空间都被挤压得所剩无几。双肺渗出性感染更令病情雪上加霜。

2025-4-11 入院CT

2025-04-13 心脏超声

“医生告诉我,我心脏的‘门’关不上了,必须尽快手术干预。”谢阿姨回忆道。但此时,肺动脉高压、慢性胆囊炎、甲状腺功能异常、颈动脉血管畸形……一道道“生死关”横亘眼前,手术风险犹如“刀尖起舞”。

破局之道:精准治疗与创新康复

心胸外科治疗团队以数据驱动决策为核心,展开多维度攻坚。术前给予对症支持治疗,3天内将心衰的关键指标BNP(B型脑钠肽)从5004降至3220,显著改善心衰症状,心脏功能明显好转;凝血管理团队动态调控华法林剂量,将凝血指标INR值(国际标准化比值)精准锚定在2.0-2.5安全区间,围术期全程未发生血栓或出血事件。同步启动呼吸预康复计划,通过氨溴索雾化吸入与吹气球训练等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来提升肺活量。住院期间,护理团队为谢阿姨发放并详细讲解了《心脏瓣膜疾病健康宣教手册》,图文并茂讲解疾病机制、手术流程及术后康复要点,并通过床边互动问答强化患者认知。

谢阿姨摩挲着手册封面感慨道:“这本手册真是帮了大忙,那些动画示意图把心脏怎么工作、阀门哪里坏了都画得明明白白,我这辈子第一次真正明白了自己的病是怎么回事。后面那些术前准备流程图解和术后康复清单也特别贴心,从呼吸训练到饮食调理,每一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清清楚楚,心里踏实多了!”

手术室内: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2025年4月25日,韩啸主任、姚发主任带领心脏外科团队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完成高难度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术中发现患者二尖瓣钙化严重,瓣叶如“锈蚀铁门”般僵硬,三尖瓣环扩张至正常两倍。团队以毫米级精度植入29号生物瓣,15针缝合确保瓣膜严丝合缝;采用牛心包条环缩修复三尖瓣,注水试验验证返流消失。

康复奇迹:从ICU到重获新生

术后患者入综合ICU行术后监护,在凌鹏主任团队精心治疗下,术后24小时内顺利脱机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时,她已能自主完成日常活动,医护人员每日指导其进行吹气球训练、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等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其床上主动、被动运动与早期床旁活动。出院时,心胸外科团队向谢阿姨赠送了科室制作的《抗凝护心日记》,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告诉阿姨要详细记录每日INR监测值,成为自我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谢阿姨接过手册时眼眶泛红,笑着对护士说:“你们送的这本《抗凝护心日记》真是及时雨!这些数字就像心脏的天气预报,天天能记得清楚,我们老年人一看就懂,心里特别踏实!”

学科突破:ERAS理念的实践典范

本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邵阳中心医院在终末期心脏瓣膜疾病救治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术前呼吸预康复使肺部并发症风险显著降低;向出院患者赠送的《抗凝护心日记》,实现医疗团队与家庭管理的无缝衔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随访依从性高也随之提高。“这不仅是一台手术,更是多学科协作与精准医疗的胜利。”心胸外科姚发主任强调。未来,该科将继续精进技术,深耕不辍,不断突破,为广大患者提供最适合最优质的个性化诊疗服务,为各类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来源:大众卫生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