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得了一本二手书,是2009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小团圆》。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慢慢读了两遍。
上周得了一本二手书,是2009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小团圆》。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慢慢读了两遍。
一、阅读与遗忘
对张爱玲作品的阅读,20年底看了《半生缘》,21年初看了《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写过一些解读。24年3月读了小说集《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4月继续读了《怨女》《小团圆》。
应该是上学的时候流行过一种合订本,大开本,很厚(当然现在已经不看盗版书了,怕有错误)。有一本是张爱玲小说的合集,里面还夹杂了一篇传记,看之前以为是名家写的,后来才发现名字和那个研究者差了一个字。无论如何,算是把张爱玲的部分小说过了一遍。
因为最后看的《小团圆》,所以看的时候不断想起别的小说的情节,当时还在书页上随手记了很多笔记。
6月和7月,又看了电子版的散文集《流言》和小说集《怨女》,还有剧作集《六月新娘》。
现在一年多过去了,再看《小团圆》时,因为遗忘,不再有那么多的相关记忆了。而且,对于作家身世隐秘的好奇心也少了很多,宁愿平静地当一本小说来看。这次重看,有的地方真是逐字逐句琢磨,因为确实不太好理解。
其实我喜欢看类似的作品,还有老舍没写完的《正红旗下》,也看过。作家写别人的故事总是尽力写得复杂,技巧也讲究,但是后来写起自己的事情,往往很从容,文字也密实耐读。
二、放肆与卑微
看到邵之雍跟盛九莉讲他与其他女人们的故事时,我心想,这就是没有父母庇护的女人,别人会肆无忌惮地对她,反正她也没有别的依靠(当然首先是她因爱而忘了保护自己)。
在备忘录里打了一段字。
“他把她因他滥情而生出的隐藏的痛苦,当作是一种奖赏。欺负一个爱他而卑微的人,有拳头打到棉花上的放肆感。如果如此能激起她的好胜心,让她知趣,变得更顺从和乖巧,那更是一举多得的美事。唯独她的伤心是不值一提的。伤心也是他有魅力的一种凭证。”
后来我一想,他的这种行为会不会也是出于自卑?
无论是父母还是爱人的爱,想要去辨别,总是简单的,愿意付出精力、物质和情感,尽力地尊重意愿。而虚假的爱总是“歪门邪道”的,靠打压等等,总之是一些用尽心机的手段罢了。
三、“小客人”
盛九莉还小的时候,家里的余妈跟她说:“你姓碰,碰到哪家是哪家,”
九莉一个劲地反驳她,说自己“姓盛”。
余妈说:“毛哥才姓盛。将来毛哥娶了少奶奶,不要你这尖嘴姑子回来。”
以前看这些话,心里没什么波动。但正好是现在读的《小团圆》,我刚巧有了一些经历,能读懂这些话了。曾在本子上写“一个人总是试着在世界上用各种身份充实自己,但往往无效”,又写“我就是自己的家,健康的身体是墙,我的精神是粱,我的快乐是鲜花,我的眼泪是壁画,我是我自己的家”。
盛九莉觉得她在家是个小客人。这说法真是精准。
人都是先有自己的家,再去别人家短暂做客的。但有人就是先做了一二十年的“客人”,再去四处漂泊,寻找自己的家。
小时候,我知道西边的青山上埋葬着我们家故去的人,我一直觉得很多年后那也将是我的归宿,为此我很心安,因为无论是严冬里的柿子树,还是蜿蜒的溪水,我都爱它们爱到了骨子里。
后来跟长辈提起过去上坟的事,长辈说是吗,有这回事吗。哦,原来,那是我不能涉足的地方。
之前看倪虹洁在节目上说:“我总觉得我是寄宿在别人家,所以我从来没有这种家的感觉,我不知道我的家在哪里。”
以前看可能会随着难过,现在心里很坦然。我喜欢真相和事实,虽然残酷,但至少是真实到底的,你可以凭借着对事实的认识,去踏实地规划以后的生活。
不到二十岁离开家,十几年了,其实唯一在做的事情,就是触碰真实。有时候实心实意,尽力而为,不过是加快了泡沫的破碎,更快地看到了失败的结局而已。这些时候会把“心”搁置一边。我希望把它放在对面的板凳上,教训它别矫情了,真相可比你的想象重要多了。
四、假装心狠
小说里,母亲曾给九莉一副耳环。
“留了一年多也没戴过,她终于决定拿去卖掉它。其实那时候并不等钱用,但是那副耳环总使她想起她母亲她弟弟,觉得难受。
楚娣陪她到一个旧式首饰店去,帮着讲价钱卖掉了。
‘卖得价钱不错,’楚娣说。
九莉想到:‘因为他们知道我不想卖。’
他们永远知道。”
看到最后两句话,心里很震动,我差点以为她不在乎。但细枝末节的爱的证据,不如直截了当的恨来得清爽。
曾经九莉得了一笔奖学金。她有多害怕考试,小说首尾都是一样的话,写大考的早晨那种恐怖。谁知道她怎么挨过这种类似的恐惧,得到了那笔最值钱的钱。很多的心理活动,想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但这钱却被母亲轻飘飘地花掉了。
让人心生芥蒂的总是小事。但因本来大事上已经足够忽略,所以微不足道的小事便容易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五、索取还是呵护
邵之雍躲在乡下的时候,九莉看了他的信,“突然觉得一定要看见他家里的人,忽然此外没有亲人了”。
她去找秀男,说着说着就流下泪来。
最近听人聊天,说家里没钱,但当爹的仍盼着再有个闺女,因为女儿懂得疼人。我自己觉得,女儿是需要庇护的。如果盛九莉有可靠的父母和哥哥撑腰,我想邵之雍那类人是连登门都不敢的(当然能保护好自己是更好的)。
以前《蜗居》热播的时候,总有人讨论宋思明爱不爱海藻,爱的话,爱到什么地步。其实考量爱的程度很简单,假如海藻是宋思明的女儿,他愿意她走这样的路吗?记得剧里,宋的女儿去看演唱会,宋都会担心女儿的安全,提前跟人打好招呼。
虽然亲情和爱情有本质的不同,但有些地方是类似的。爱到极致,就是付出而不求回报,照顾对方的意愿,类似于达到一种无我的地步吧。
来源:华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