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要“活”起来!这两位美女团长,为戏曲续命拼了老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7 20:26 3

摘要:刷短视频刷到停不下来的年轻人,有多久没听过黄梅戏的调子了?当直播打赏、综艺选秀抢走流量,这门曾火遍大江南北的传统艺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偏偏有两位"狠角色"不信邪——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袁媛,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韩再芬,这对美女团长扛起创新大旗,誓要让

刷短视频刷到停不下来的年轻人,有多久没听过黄梅戏的调子了?当直播打赏、综艺选秀抢走流量,这门曾火遍大江南北的传统艺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偏偏有两位"狠角色"不信邪——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袁媛,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韩再芬,这对美女团长扛起创新大旗,誓要让黄梅戏在新时代"逆天改命"!

当传统戏遇上快餐时代:不变就等死?

现在打开电视,满屏都是网红、爱豆,谁还守着戏曲频道?数据最扎心:全国戏曲院团数量十年间锐减15%,年轻观众占比不足20%。曾经街头巷尾传唱的黄梅戏,似乎成了爷爷奶奶们的专属回忆。但袁媛和韩再芬偏不认命:"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凭啥在我们手里断了香火?"

袁媛作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团副团长,堪称"国际超模级"戏曲人——出道23年,带着黄梅戏跑遍近10个国家。在纽约百老汇、巴黎香榭丽舍,金发碧眼的老外跟着《天仙配》打拍子的场面,她见得多了。"别以为老外只懂歌剧!"袁媛笑言,"他们就爱黄梅戏这口带着泥土味的'中国乡村音乐',唱词直白得像流行歌,谁听不明白?"

但把黄梅戏推向世界只是第一步。袁媛发现,海外观众爱的恰恰是最原汁原味的东西:绣着牡丹的水袖、拖着长腔的念白。这给了她灵感:创新不是瞎改,而是要把老祖宗的精髓磨得更亮!

从舞台到课堂:韩再芬的"造星计划"

另一边,"戏曲界常青树"韩再芬更绝——直接从源头抓起!这位手握梅花奖、白玉兰奖的表演艺术家,如今把大半精力放在培养新人上。在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她像个严厉又温暖的大家长,手把手教学生怎么用眼神勾人,怎么让水袖甩出韵味。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爱戏曲,是没遇到对味的!"韩再芬深谙流量密码,她带着团队把《天仙配》改编成动漫版,在B站收获百万播放;把经典唱段剪成短视频,配上魔性BGM,让00后刷到就停不下来。有网友调侃:"本以为是老年人才听的戏,结果真香了!"

但韩再芬心里清楚,创新不是抛弃传统。她的剧院排新戏,唱腔必须保留黄梅戏的"魂",只是在舞美上加入全息投影,让七仙女像是从画里走出来。这种"老瓶装新酒"的操作,让剧场里坐满了举着手机拍照的年轻人。

她们赌上全部:要让黄梅戏"活"进年轻人心里

这两位美女团长的努力,正在开花结果。袁媛所在的剧团,海外演出档期排到了后年;韩再芬培养的"00后"演员,在抖音上粉丝比明星还多。更让人惊喜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主动走进剧院——不是为了打卡,而是真的被黄梅戏的魅力征服。

有人问她们累不累,袁媛笑着说:"看着老外跟着《女驸马》哼'为救李郎离家园',再累也值了!"韩再芬则目光坚定:"戏曲要活下去,就得学会和年轻人'说人话'。" 当传统文化遇上创新先锋,这场关于传承的豪赌,或许真能让黄梅戏再次惊艳世界!你愿意为这份坚守点个赞吗?快来评论区聊聊,你心中最经典的黄梅戏是哪一段?

来源:奇妙圆月x9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