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是否应该知晓自己的预后一直是医学界和心理学界争论的焦点。一方面,知晓预后情况可能帮助患者做出更明智的治疗决策,促进知情同意;另一方面,它也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近日,《Clinical Psychology Rev
前言
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是否应该知晓自己的预后一直是医学界和心理学界争论的焦点。一方面,知晓预后情况可能帮助患者做出更明智的治疗决策,促进知情同意;另一方面,它也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近日,《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杂志发表了一项系统综述,深入探讨了预后知晓(PA)与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背景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新增病例约1930万,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癌症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冲击,还对他们的心理、社会和精神生活产生深远影响。PA是指患者了解癌症治愈的可能性、治疗目标、病程以及预期寿命的能力。目前,关于PA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争议,有些研究表明PA与较低的抑郁和焦虑水平以及较高的生活质量相关,而另一些研究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种矛盾可能源于癌症阶段、文化背景、患者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患者预后知晓与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本项系统综述严格遵循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指南,从PubMed、PsycInfo等多个数据库中筛选研究。研究纳入标准:报告PA的明确定义;成年(18岁或以上)癌症患者;评估PA与患者焦虑和/或抑郁和/或生活质量的关联。癌症分期定义为(1)终末期:癌症患者处于生命的终末期;(2)晚期: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癌症患者;(3)早期:接受手术或移植的癌症患者;(4)异质性分期:处于不同癌症阶段的患者。
研究根据癌症分期分析了PA与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对终末期癌症患者进行了亚组分析,探讨了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
最终纳入54项研究,覆盖了13654例癌症患者。
在早期和晚期癌症患者中,仅有0%(0/1)和9%(3/32)的研究显示PA与积极结果相关。而在终末期癌症患者中,53%的研究显示PA与积极结果相关(表1)。并且,在终末期癌症患者接受姑息治疗(67%)或临终关怀(100%)、平均生存时间少于60天(100%)且平均年龄超过65岁(100%)时,PA与积极结果的关联更为明显(表2)。
这表明,在癌症治疗仍有希望的阶段,知晓预后可能并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多心理上的益处,甚至可能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但当患者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知晓预后可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规划临终关怀,避免无效的治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表1 根据患者的癌症分期,评价PA与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
研究还发现,文化背景对PA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西方国家,80%(4/5)的研究显示终末期癌症患者的PA与积极结果相关,而在亚洲国家,这一比例仅为40%(4/10)(表2)。这可能与不同文化对死亡和疾病的态度有关。在许多亚洲文化中,告知患者预后可能会被视为剥夺他们的希望,而在西方文化中,告知预后被视为尊重患者的自主权。
此外,男性患者(25%)和已婚患者(33%)在面对终末期癌症时,PA与积极结果的关联较弱(表2)。可能因为男性患者更倾向于使用回避和否认等应对策略,而已婚患者可能更担心成为家人的负担。
表2 根据国家、平均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平均生存时间、护理地点和PA的定义,在对终末期癌症患者(n=15)的研究中,评价PA与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
临床意义
这项系统综述揭示了PA与癌症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虽然在癌症的早期和晚期,知晓预后可能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但在终末期,适当的预后告知可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面对死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癌症的早期和晚期,医生可以更多地关注如何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而在终末期,特别是在患者接近生命的最后阶段时,医生应该帮助患者逐渐接受预后,为临终关怀做好准备。此外,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因素,灵活调整沟通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PA对患者心理的负面影响。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优化PA的沟通方式,以更好地支持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Luciani F, et al. To be aware or not to be aware of the prognosis in the terminal stage of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prognostic awareness with anxiety,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ccording to cancer stage. Clin Psychol Rev. 2025 Jan 9;116:102544. doi: 10.1016/j.cpr.2025.10254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809049.
撰写:Yun
审校:Faline
排版:Yian
执行:Babel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小布丁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