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 “小米汽车副总裁称退订小米会崩塌” 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据微博超 200 万粉丝博主 “风云 XTony” 透露,在与小米汽车副总裁和销售交付服务部总经理长达三小时的会谈中,对方以 “退订会直接造成小米汽车的崩塌” 为由拒绝退车,此言论瞬间
近日,一则 “小米汽车副总裁称退订小米会崩塌” 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据微博超 200 万粉丝博主 “风云 XTony” 透露,在与小米汽车副总裁和销售交付服务部总经理长达三小时的会谈中,对方以 “退订会直接造成小米汽车的崩塌” 为由拒绝退车,此言论瞬间点燃了大众的讨论热情。
倘若该言论属实且有录音为证,那么事件的走向将变得愈发清晰,公众也能依据确凿证据去评判小米汽车在此次事件中的应对态度。但若是缺乏有效证据支撑,那发布这一消息之人或许需要斟酌信息的准确性与传播的严谨性,毕竟不实信息的扩散可能会误导公众舆论,给企业和相关人员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假设小米汽车副总裁真的发表了这样的言论,从企业管理和客户关系维护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失策之举。当企业面临产品虚假宣传的质疑时,身为管理层,第一要务理应是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弥补消费者的损失,重塑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而非一味强调企业自身可能面临的危机。小米汽车 SU7 Ultra 车型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指虚假宣传,官方曾宣传其 “完全复刻纽北原型车空气动力学设计”,可车主实测却发现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无异,风道设计如同虚设。消费者基于对小米品牌的信任,花费额外资金选购该版本车型,最终却得到与宣传严重不符的产品,这绝非简单给予 2000 元积分(约合人民币 2000 元)就能化解的矛盾。
在商业活动中,消费者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消费者花费几十万购买汽车,是对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深度信赖,并非参与慈善捐赠。企业有责任和义务提供与宣传相符的优质产品。一旦出现虚假宣传问题,不仅要承担法律规定的惩罚,更可能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进而对品牌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就小米汽车此次事件而言,若企业管理层不能妥善处理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只是一味强调自身困境,忽视消费者权益,那么即便企业当下不崩塌,也会在消费者心中失去立足之地,未来的市场拓展之路必将荆棘丛生。
如果 “小米汽车副总裁称退订小米会崩塌” 这一言论最终被证实,或许小米真的需要重新审视相关管理人员的任用。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具备危机公关意识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危机来临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化解矛盾,而非将企业置于与消费者对立的境地。唯有妥善处理危机事件,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口碑,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今,公众正密切关注着小米汽车后续将如何应对此次危机,期待看到一个令消费者满意的解决方案,重塑品牌在市场中的良好形象。
来源:海南版欧阳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