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款美白霜汞超标,最高超6399倍!美白产品也不能用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21:47 1

摘要:夏天一到,朋友圈又有人开始卷「冷白皮」了。有人狂涂三层防晒,有人每天柠檬水灌到反酸……

夏天一到,朋友圈又有人开始卷「冷白皮」了。有人狂涂三层防晒,有人每天柠檬水灌到反酸……

美白,和减肥一样可以说是大多数爱美人士的毕生追求,因此市面上各类美白产品种类繁多又火爆异常。

据《2023年中国美白护肤品行业报告》显示,我国美白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年增长率高达15%。

不过最近美白人士貌似又遭受晴天霹雳了,有媒体报道——55套美白霜被查出汞超标!

这能忍?花钱又费力,还没白成那道「白月光」,先要被撂倒在变白的奋斗路上了??

《目录》

「READING」

贩卖焦虑?

官方抽检数据如何辨别?

贩卖焦虑?

汞超标6399倍?!

这些媒体报道的数据那叫一个触目惊心!55套美白霜全都汞超标,而多的甚至超标6399倍!

花爸直呼好家伙,6000多倍?!这简直相当于往脸上涂水银!哪怕是把家里的水银温度计打碎,把里面的水银都直接倒进面霜里,也不一定能有这结果吧?

甚至还有博主出来说,这55套超标的美白霜,还都是市场上「排名靠前」前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排名靠前」的都100%超标,那其他的杂牌子、小牌子还能好吗?不得更严重?

市场上的美白霜,岂不是都不能用了?!

一、排名靠前?

哎,等等,先别急着把面霜扔垃圾桶!

新闻虽然大部分是真的,但这些博主们为了流量,对真相做了点艺术加工。

花爸仔细分析了一下新闻源头,事情是这样的:

2021年,国际环保联盟「0汞工作组」(ZMWG)发布了「全球高汞化妆品清单」,包括80多款产品。

同年,中国公益组织「无毒先锋」,发现80多款高汞产品中,有18款在中国各电商平台有销售,京东在售7款、淘宝在售13款、拼多多在售18款(不同平台有重复)。

分别购买了这些产品共计38套,检测后发现有30套的汞含量超标(>1 mg/kg),最高超标14000多倍,其中京东有5套超标,淘宝有11套超标,拼多多有14套超标。

2025年,「无毒先锋」再次搜索各大平台,发现「全球高汞化妆品清单」中的产品还有16款在销售,再次买来55套检测,汞全部超标,最多超标6399倍。

那些媒体、自媒体都故意不说这55套超标产品的来源,甚至还说成是「排名靠前」的产品,让大家恐慌了。

「无毒先锋」的原文里,确实也有「排序靠前」4个字,但指的是对应16款「清单」中的产品图片,再选取「排序靠前」的,而不是整个美白产品市场上排序靠前的产品。

这里被偷换了概念!

所以,这55套产品本身就是有案底的,并不是市场普遍情况,更不是市场上排名靠前的品牌产品。而且正相反,它们都是虚假备案,或者生产企业已经注销了的三无产品。

二、官方抽检数据

而官方的抽检数据,花爸也帮大家找到了:

2018年全国抽检3498批美白产品,只有14批汞超标(超标率0.4%)

2023年广州抽查2550批,也就96个倒霉蛋翻车(不限于汞超标),不合格率不到4%。

这下子,大家可以松口气了吧。

简单来说就是,那55套产品本身就是「底子」不干净的,而不是美白市场上销量领先的品牌!

而官方对正规美白产品的抽检结果,也说明了出问题的产品属于极少数。大可不必那么恐慌。

三、如何辨别?

当然,虽然问题产品属于少数,但总归是存在的。

那么该如何去辨别呢?

见效快的要警惕!

花爸不得不说,「汞贵妃」这个妖艳货色确实有两把刷子,美白祛斑也是快准狠。但代价也是「血淋淋」的——肾脏会造反,神经中枢会起义!

据《中华皮肤科杂志》所写,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专家指出,长期使用汞超标产品可能导致肾衰竭、神经系统损伤。

所以碰上那些宣传「7天淡斑」「14天白一度」,见效快过坐火箭的,就要打起精神来了,因为这些要么就是虚假宣传,要么就是「汞贵妃」的替身演员!

不公开销售的要特别小心!

另外还有一个重灾区,就是美容院一对一推荐的美白产品。

这些产品平时根本不摆在货架上销售,这也就导致了监管部门无法监管,所以很容易「藏污纳垢」。

2023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曝光,某美容院线品牌实际汞含量超标5000倍,却打着"中药配方"的幌子。

哪怕拿得出真实的特证,配料也大概率做了手脚,比渣男的承诺还不靠谱!

总结

1.认准官方盖戳的「美白特证」,这比防伪标还重要!

2.遇到功效逆天的,请默念「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掉「林妹妹」!

家人们记住:要白更要命,安全第一条!

咱们要做发光的美女,不要做中毒的白雪公主。真正的美人发光靠健康,中毒的白雪公主可等不来王子救赎!

来源:小红花测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