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上午8时,上饶市广信区第一菜场内青箬叶飘香,6家手工粽子摊位沿街铺展,竹编簸箕里堆叠的三角粽、四角粽,在晨光中泛起琥珀色光泽。“老奶奶,您这灰汁粽再卖我6个,孩子在外地念书,指定要吃您包的!”“阿姨,单位同事托我捎3个蛋黄肉粽,说您家料足不腻!”……
5月12日上午8时,上饶市广信区第一菜场内青箬叶飘香,6家手工粽子摊位沿街铺展,竹编簸箕里堆叠的三角粽、四角粽,在晨光中泛起琥珀色光泽。“老奶奶,您这灰汁粽再卖我6个,孩子在外地念书,指定要吃您包的!”“阿姨,单位同事托我捎3个蛋黄肉粽,说您家料足不腻!”……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与询价声交织,不少摊主刚出摊两小时便已补货三次。
在菜场东侧,70岁的黄婆婆正以三片粽叶叠成漏斗状,填入浸透草木灰水的糯米,塞入腌足三天三夜的五花肉与咸蛋黄,再用棉线捆出“十”字纹。“灰汁粽要选晚稻糯米,用稻草灰滤水浸泡6小时,蒸出来才透亮不散。”黄婆婆边包边说,她家传的“三缠九绕”捆扎法让粽子久煮不破,“这些日子每天都能卖千把块钱,预订的单子都排到28号了。”
相邻摊位的“80后”摊主温金凤则主打创新口味。她推出“茶油梅干菜扣肉粽”“腐乳腊肠粽”等新式组合,吸引不少年轻顾客。“昨天试做了200个,半小时抢空,今天特意备了500个。”
据广信区商务局不完全统计,自4月下旬起,全区手工粽子日均销量突破3万只,较去年同期增长40%。在某平台“广信优选”直播间,“广信龙舟粽”制作技艺获20多万次点赞,带动线上订单量翻倍增长。
在广信区非遗工坊,20余名留守妇女正接受“粽子制作技艺”培训。广信区文广新旅局负责人介绍,该区已将广信灰汁粽制作技艺列入第六批区级非遗名录,计划联合职业院校开设“粽子文化研学班”,并开发“粽香礼盒”“粽叶香囊”等文创产品。他表示:“要让小粽子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记者 蒋学华)
来源:报人李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