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爆料2025年河北省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8条新变化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22:21 2

摘要: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从本质上讲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的通知》要求一脉相承,“营造良好招生秩序,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爱石家庄

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从本质上讲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的通知》要求一脉相承,“营造良好招生秩序,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核心要义。我想主要聊聊政策的8条新变化,从中洞悉教育发展的红利。

一、关于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1.合理划定招生片区范围。

今年9月,石家庄在六大城市更新片区将会启用石家庄四十中学高铁校区、东风西路小学高铁校区、石家庄四十三中学太平河校区两所学校、石家庄八十一中学光华校区、石家庄二中启德校区等名校直属校区,这些学校的投用,将会直接导致原有教育划片范围的变动,正确处理存量房与一手房之间的划片调整备受关注。

2.严格规范民办学校招生。

2023年是小学入学的峰值,考虑到今年入学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是2019年出生的学龄人口。随着学龄人口总数的减少,按照民办学校招生比例5%的限制,今年一年级民办学校招生人数应该随之降低,方能符合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要求的科学设定。

3.严格落实免试入学要求。

严禁义务教育学校组织任何文化课的考试,说白了房户一致是上学的主要依据,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此外不得收取个人简历、获奖证书等,严禁以“校园开放日”等名义进行违规招生宣传或考察学生、家长,这是从源头上堵住掐尖点招的源头。建议严厉打击校外辅导机构的直播宣传,人为制造焦虑情绪。

4.严格管控特定类型招生。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各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以及外语、体育、艺术等特定类型招生全面实行省级审核制度可以存在。外语、体育、艺术类项目可以在小升初招生中开展语言、体育、艺术方面的兴趣潜质素养考察,不能开展其他文化科目测试,小学入学不得开设此类招生项目。

关于考察对象按照招生计划数的1:2比例,举个例子小语种招生200人,那么进入语言能力测试环节的应该是400人,这就意味着参加报名的其他学生因为摇号提前出局,运气好+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更有确定性因素,一定要理性报名科学定位,而不能一味占便宜。

5.切实落实“教育入学一件事”。

以数字化赋能招生入学工作,加快推动使用招生入学服务平台,推进区域内户籍、居住证、房产、社保、学籍等入学相关信息互通共享,加快实现报名、材料审核、录取“线上一网通办”。这实际上是维护房户一致的招生秩序,避免学区房无序频繁交易,造成热门学校学位紧张无法承载。

二、关于高中招生工作

6.严格规范招生范围。

县(市、区)属公办普通高中原则上在本县(市、区)域内招生,设区市市属公办普通高中原则上在本市城市区范围内招生。民办普通高中在审批地招生,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市、区)学生入学需求。据悉,民办高中将会出现一校两线:市区线、郊县线,招生比例实行三七分,具体还要看市局政策。

7.全面落实指标到校。

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含民办)招生名额按照不低于80%的比例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原先只有公办高中这么干,这将打破民办高中一口价“统招线”的优势,保证公办高中的生源质量,坚持公办、民办高中招生政策完全一致,民办高中承担与公办高中一样的一统线、二统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8.严格规范招生秩序。

简单说就是“三个严禁”,这应该是铁的纪律红线,关键看落实执行的力度和要求,而不是一纸空文的口号。

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抢生源。

严禁民办学校招收未达分数线考生、超计划招生。

严格落实学生“人籍一致,籍随人走”,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

总而言之,阳光招生是教育发展的必定趋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才是根本目的,尽最大努力排除人为干预因素,全力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时代呼声,为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化发展构建基础支撑。

来源:宛如日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