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5日,云浮市郁南县四一八小学启动了2025年“南方地区夏种小麦”劳动实践项目。学校“校园科普气象监测站”为小麦生长提供科学的监测数据保障。当“春争日,夏争时”的农谚与南方沃土相遇,一场融合农耕智慧与教育的实践之旅精彩开启。
5月15日,云浮市郁南县四一八小学启动了2025年“南方地区夏种小麦”劳动实践项目。学校“校园科普气象监测站”为小麦生长提供科学的监测数据保障。当“春争日,夏争时”的农谚与南方沃土相遇,一场融合农耕智慧与教育的实践之旅精彩开启。
四一八小学科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校长曾文杏为学生带来一堂趣味横生的小麦种植科普课。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小麦的生长习性、选种育苗,到南方气候条件下的特殊种植技巧,为学生们搭建起系统的农业知识框架。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不时举手提问,眼中满是对农耕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曾校长鼓励学生通过亲手种植,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随后,大队辅导员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小麦种植的实践课堂。他耐心细致地讲解种植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学生个个摩拳擦掌,化身“小小农夫”,严格按照步骤操作。烈日下,师生们齐心协力,翻土时挥汗如雨,播种时小心翼翼,浇水时专注认真,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校园劳动画卷。
学生们化身“小小农夫”
据了解,夏种小麦是该学校的首次尝试。在郁南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科协、县农业局、县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建设了首个“校园科普气象监测站”,让气象监测站与校园种植实践紧密结合。为此,学校成立了“红领巾气象监测站小组”,小组成员们每天认真记录校园的温度、湿度、风向、气压、雨量、日照、土壤酸碱度等实时数据。通过对这些气象数据的深入分析,师生能够依据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科学规划种植时间,精准调整灌溉、施肥频率,真正实现科技赋能种植,为小麦生长提供更科学的环境保障。
“校园科普气象监测站”为夏种小麦提供科学保障
文 | 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张健珍
图 | 受访者提供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