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湖南)的发布,再次展现了湖南省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格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稳居前三甲,分别以全国第25、32、88位的成绩,持续领跑省内高等教育。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湖南)的发布,再次展现了湖南省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格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稳居前三甲,分别以全国第25、32、88位的成绩,持续领跑省内高等教育。
值得关注的是,在头部阵营之外,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类全国137位)、长沙理工大学(理工类141位)、南华大学(综合类192位)等特色院校在细分领域持续深耕,形成了错位发展的良性竞争态势。此次榜单中,共有32所院校进入全国550强序列,充分彰显湖南省作为中部教育大省的深厚底蕴。
作为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办的省属重点高校,湘潭大学以全国第106位的成绩稳居湖南第四。这所扎根伟人故里的综合性大学,在数学与计算科学、法学等学科持续发力,其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已成为中南地区重要的科研创新策源地。
近年来,湘大通过"韶峰学者"特聘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材料科学、工程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超算、催化材料等领域产出的原创性成果,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次排名最大亮点当属长沙学院的强势崛起,该校以理工类全国362位的成绩较上年提升27个位次,首次跻身省内15强。
作为2004年升本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其"智能+"学科群建设成效显著:投资3.6亿元建成的马栏山新媒体学院,与三一重工共建的工程机械智能运维实验室,以及与华为合作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构建起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特别是在智能建造、数字媒体技术等新兴专业领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彰显了城市型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精准定位。
地处湘黔桂交界处的湖南医药学院,以医药类全国525位的排名实现历史性突破。这所承担着武陵山片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重任的本科院校,通过"订单式"乡村医生培养计划,近五年为偏远山区输送了2000余名全科医学人才。
其特色鲜明的侗医药研究团队,已建立起国内首个少数民族医药资源数据库,开发的五虎贴、骨伤苗药等制剂在基层医疗机构广泛应用。2
025年获批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将进一步强化该校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领域的服务能力。
从这份新鲜出炉的榜单可以清晰看出,湖南省高等教育正呈现多元共进的发展态势。头部院校持续巩固优势地位,中坚力量通过特色化办学实现突围,新兴院校则依托产教融合打开上升通道。这种梯次分明、优势互补的办学格局,不仅为学子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更通过人才供给端的结构性优化,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注入了强劲动能。随着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湖南高校必将书写更多"惟楚有材"的新时代篇章。
来源:城市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