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的主持人大老远到中国的火星基地做了一次探访,视频发在Youtube上,没想到老外比咱还感兴趣!
01
最近,Youtube上都在讨论一个视频!
就是英国天空电视台发的这个:
他们的主持人大老远到中国的火星基地做了一次探访,视频发在Youtube上,没想到老外比咱还感兴趣!
这个地方被称为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地貌的地方。
而在那里,中国人建造了一个火星基地。
这个建筑就是模拟人类未来想在火星上建造基地的构想而建的。
里面有很多在火星研究的科研设备。
会在里面模拟火星生物养殖。
模拟火星行走。
这个节目一播出,评论区瞬间疯狂了,没想到中国人的科技这么炸裂!
02
这个地方就是甘肃金昌的“火星1号基地”。
它是在两个权威机构的指导下建设起来的:
一个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是专门选拔和训练航天员的机构。
另一个是中国航天国际交流中心,它是中国航天对外的宣传窗口。
因此,整个基地无论是场景搭建还是体验设备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戈壁,火红的岩石、山川加上现代化的火星家园,仿佛1秒穿越到了真实的火星。
我就在想,这个地方如果能带孩子去体验一番,肯定特别有意思!
因此,前段时间,我一直在跟合作方谈这件事。
因为这个基地是国家级稀缺资源,全国仅此一处可体验真实航天逻辑的“火星移民计划”,它里面的九大模拟舱体、航天员同款训练设备及火星地貌资源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我们费了好大的周折,熬了几个通宵,今天终于有眉目了,赶紧跟你们汇报!
我会和成长传送门合作,组织一次暑假研学营,带孩子到这个全世界最接近火星的神秘地方,去体验学习!
其实我跟成长传送门已经连续几年合作组织研学营了,每一次读者的反馈都很好。
成长传送门是航天官方合作方,也是在航天大会上官宣过的青少年机构,早在2021年就和航天共同发起了青少年航天人才储备计划,这个计划是航天官方为选拔和培养未来的航天人才专门发起的。
不过基地能承接的人数有限,名额不会太多。
下周四(5月22号),我将会开一场直播,带大家详细了解火星1号基地,说一说我策划本次研学营的思路。
下周五会在直播间开放购买链接,详细介绍本次研学营。
如果你们对这个研学营感兴趣的话,可以先添加成长传送门的小伙伴:
03 接下来,我给大家提前剧透一些火星1号基地的样子:
这个基地最牛的地方在于,它可以真实模拟航天员的训练和地外生存的情况。
不仅完全1:1模拟建造了火星生存必备的九个舱段:
里面的设施也是尽可能做了还原,力求达到最真实的样子。
比如这个总控舱,它是整个基地对外、对内的通讯枢纽,是不是非常有感觉?
还有这个生物舱,模拟的就是在火星种菜的环境:
这里还有一个按照航天员训练基地来打造的训练室。
里面有十多种经过改良的航天员培训设备。
像这个离心机,它就是锻炼航天员在超重力环境下的负荷能力:
这个设备叫做3维滚环,可以训练航天员的前庭功能与抗眩晕能力,还能提高空间方向感知与平衡能力。
这个是翼装模拟,戴上了VR眼镜,模拟逆风飞行、提速、或高仰或俯冲,以及气流冲击模拟。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很多火箭的模型:
东方红1号的模型:
穿上宇航员的衣服去打卡:
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沙漠观星”:
04
难得有这么专业的地方,因此这次的研学营我也想要带娃学点不一样的。
我们会把“火星家园设计”做为孩子们研学的主要任务,而孩子们会像一个真正的“火星先遣队”一样去学习。
在不同的项目里面锻炼自身的能力。
1 走,去火星科考!
孩子们将会化身火星科考员,去户外科考:
搜集有关地质、地貌、空气......等等各类信息。
我想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去主动思考火星和地球的区别,预设哪些数据是有价值的,从而有针对性地去探索。
这种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思辨能力,是再好的网课都给不了的!
2 像航天员一样训练!
我们还会带娃去参观火星生存的9大舱体:
体验航天员训练的日常:
而这些专门为孩子改造的训练设备,不仅仅是让孩子“玩得爽”,更是要让孩子真正认识“航天员”这个职业,对“航天”多一分敬佩之心。
3 在火星种蔬菜!
我们会让孩子思考:
航天员在火星吃的食物从哪来呢?
可以从地球向火星运送食物吗?
为什么要做太空种植?
孩子们需要自己去讨论寻求答案,再去找出解决办法。
再去讨论:
如果想要在火星上大规模种植,该怎么办?
孩子们要借助AI去搜集、研究各种植物适合的生态环境,比如养分浓度、温度、湿度等等。
然后整理成数据,做为智能种植系统的数据来源。
孩子们已经习惯了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在科技飞快进步的将来,并不是所有事物都有既定的标准。
我们设计这种开放式任务,就是要让孩子抛弃惯性思维 ,尝试发散思维、多元化思考。
而这种“无标准答案”的挑战正是创新思维的催化剂!
4 改造火星车!
研学营里面有个很棒的项目,是让孩子以团队的形式去编程改造火星车。
就是下面这辆火星车。
老师会给孩子预设一个场景:
如何设计一款能够在火星复杂环境下自动探索的火星车?
接下来孩子们要去讨论,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代码改编。
然后通过软件去监测它的运动轨迹:
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你需要去说服别人,赞同你的思路,或者倾听别人,优化最终的设计。
这种既要坚持技术逻辑、又要学会说服队友的平衡术,只有在小组项目中才能够得到锻炼!
5 构建火星家园!
“如果你是火星家园的建造师,会怎么设计火星基地呢?”
首先,孩子们要去分享、整合信息,把这几天搜集到的有关“火星生存”的条件一一列举出来。
再去把问题拆解开,利用AI分析什么样的基地才能同时满足“人类在火星生存与探索”这两个需求。
最后设计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火星基地:
每个孩子都会参与到设计当中,也会在最后的汇报活动中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
从调查,到采集,再到设计、落地,孩子们会在一整套的考察流程之中体验火星探索的真正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去整合火星环境信息、拆解生存与探索需求,而这些都是培养工程思维必不可少的环节!
05
对研学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先添加成长传送门的小伙伴:
来源:憨爸在美国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