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正式启动。本届公众科学日以“以科学之问 启未来新程”为主题,继续向社会公众开放科研院所。135个院属单位组织近400场科普活动,6000余名科研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开放科研场地近400处,现场参观公众近50万人次,线上
5月17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正式启动。本届公众科学日以“以科学之问 启未来新程”为主题,继续向社会公众开放科研院所。135个院属单位组织近400场科普活动,6000余名科研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开放科研场地近400处,现场参观公众近50万人次,线上相关话题阅读量上亿人次。
这些平日严肃的科学殿堂,今天,成了最好玩的去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5月17日全天,5000多人次走进了计算所。计算所公众科学日展示了包含一生一芯、寒武纪智能芯片、极光1000星载计算机、ChipGPT芯片设计大模型、数据压缩:数字世界里的“瘦身术”、面向科技大模型的数据分析系统、交互对话数字人、单目三维重建、面向科技大模型的数据分析系统、高低轨双模卫星终端通信芯片、卫星通信终端、卫星通信消防头盔、视点估计游戏演习、蛋白质结构3D可视化及改造、高倍智能视频压缩一体机、搜索增强大模型应用GoMateS——科普知识智能问答等在内的多项尖端科研成果展示。此外,计算所公众科学日还设计了"神计妙算科幻游"和"科幻解密寻宝"两大主线游戏。"神计妙算科幻游"活动中参与者可通过参观展项收集科普印章兑换科普文创纪念品,"科幻解密寻宝"通过参加科普解密游戏,通过线索开启寻宝挑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中二所的奇妙冒险”为主题的公众科学日在北京中关村园区如期举行,北京怀柔园区和江苏溧阳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同步对外开放。主会场线下近2万名观众到场,线上直播累计观看超两百万人次。院士科普报告、生动的演示精彩纷呈,上午和下午各两场科学秀轮番点燃全场。下午同期还举行了《物理,原来如此》主题沙龙,由龚凡主持,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魏红祥与成蒙三位嘉宾分享成长故事、物理应用与科普心得。夜幕下,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中二所奇妙夜”环节达到高潮,五彩焰色反应、非牛顿流体挑战、墨滴小船、气垫桥搭建、偏振伪装与声磁悬浮等环节,将知识与物理实验融为一体,处处笑点与物理原理并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科普奇幻之旅。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万物皆有力”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吸引超过7000人现场参与。活动分为“空天专场”科普报告,“万物皆有力”互动体验,“璀璨之路”、“科研探索”主题参观四大板块。其中,互动体验板块设计了“诗词中的力学”“体育中的力学”“生活中的力学”“机械中的力学”等多个板块。杜甫“卷我屋上三重茅”蕴含伯努利原理,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暗合重力势能转化原理,在“诗词中的力学”板块,参与者通过猜灯谜的形式,了解诗词背后蕴含的力学现象,既有趣味性又具科普意义。“体育中的力学”板块展示了力学在运动项目中的应用,趣味射箭、羽毛球制作、单车发电等游戏吸引了众多运动爱好者参与。“机械中的力学”板块凸显力学与智能机械的结合,展示智能机器鱼、搬运外骨骼机器人、下棋机器人、全向双轮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智能科技与经典力学知识的碰撞交融,令人大开眼界。“生活中的力学”则通过实验表演、相声、趣味问答等形式,将复杂的力学原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力学相声:从阿基米德到钱学森》《悬浮奇迹:超导磁悬浮实验秀》《气压魔法:马德堡半球实验秀》等表演。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今天的理化所广场,变成了“科学游园会场”,道路变身“魔术一条街”,吸引了超5000名公众参与。今年,理化所设计了30余个互动科学实验。其中,“理化嗨剧场”滚动表演的大型科学实验秀全天上演。胡忠军研究员等表演的《哪吒来了!解锁电影里的超能力》,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用科学解读哪吒神话里的“超能力”。“炫动化学”、“魔法金属变形记:探秘液态金属的‘七十二变’”、“芯片上的实验室”、“航天器的隔热服——气凝胶”……一系列基于前沿研究成果的科学实验秀,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展示了硬核科技。在“魔术一条街”,设置了“风火轮·极速未来”、“混天绫·材料秘境”、“乾坤圈·能量解码”三个展区,展示了沙塔蠕虫盖房记、液态金属黑科技、消失的颜色、活捉肿瘤细胞、给苹果做“体检”、不怕水的纸、万磁王的对抗者、奋斗者号浮力材料、光与物质的“悄悄话”、污水净化术、白色污染特务、水火箭、液态空气“充电宝”、热与声、嗨!魔音、魔法气球、奇妙的低温世界等30余个科学实验,成为火热的“科学乐园”。公众还可体验“低温冷疗”、“激光影院”、让新能源汽车突破“冬季魔咒”等项目,切身感受科技创新带给生活的改变。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