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数千家庭带娃打卡,在“国之重器”解锁生活新答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23:07 3

摘要:5月17日,中国散裂中子源第八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如约而至,活动以“以科学之问,启未来新程”为主题,向社会公众敞开“国之重器”的大门,以丰富多样的科普讲座、沉浸式实验体验和实地探访国家大科学装置,为广大公众带来全新的科技盛宴。(点击查看直播回顾)

5月17日,中国散裂中子源第八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如约而至,活动以“以科学之问,启未来新程”为主题,向社会公众敞开“国之重器”的大门,以丰富多样的科普讲座、沉浸式实验体验和实地探访国家大科学装置,为广大公众带来全新的科技盛宴。(点击查看直播回顾)

中国散裂中子源

这座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被誉为探索物质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本次活动吸引数千名公众走进园区,各展区人头攒动,几乎每一处都能看到家长带着孩子体验、探秘的身影,亲子家庭成为这场科技体验最活跃的主角。

从“看得见”到“用得上”

探索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走进靶站谱仪大厅,观众们便置身于“超级显微镜”的核心地带。高耸的谱仪设备错落有致,充满未来科技感。

在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前,科研人员详细讲解其广泛应用于超导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而在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展区,科研人员生动地比喻道:“它就像一台具有透视功能的超级大相机,能透视物体内部结构。”

通过现场展示,观众们了解到这台设备在航空航天材料无损检测、电池安全研究、文物探伤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科研人员还讲解了西汉书刀、广东省博物馆佛像等文物保护的经典案例,让公众直观感受到大科学装置如何助力生活与科技进步。

来自寮步镇的柳小姐是一名物理领域教育工作者,在靶站谱仪大厅内,她专注聆听讲解,不时主动向科研人员提问交流。

“今天的讲解特别生动,让我对这个‘高大上’的大科学装置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明白了它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科研人员把原本很深奥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收获很大。”柳小姐说。

在科普展厅内,展板与模型生动展示着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历程和运行原理,不少家长驻足观看、积极提问。

在介绍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技术成果转化时,关于“散裂中子源如何用于癌症治疗”的话题引发了家长们浓厚兴趣。不少家长希望未来这一“国之重器”的科技成果能更多服务百姓健康。

解锁科学的有趣一面

科技之光照亮童年梦想

在互动体验区,一场场沉浸式科学体验正热闹上演。

低温超导实验台前,注入液氮的超导材料被置于强磁轨道上,小小的超导体瞬间悬浮、平稳旋转,展现出现实版的“反重力奇观”,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惊叹。

在“无形冲击波”实验区,来自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罗越涵和小伙伴们屏气凝神,拉紧气球膜,“砰”地一声,空气冲击波瞬间释放,桌上的三角形杯阵应声而倒。罗越涵兴奋地说:“加了烟之后,空气好像有了形状,特别神奇!空气的压力一下子就把杯子推倒了!”

“去年错过了公众科学日的活动,今年特意带家里的孩子们来感受。孩子全程认真听讲解,还做了笔记,这样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能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兴趣。”罗越涵的母亲陈女士表示,活动既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又能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

在“探秘科学之光·绘就未来梦想”主题画展上,松山湖中心小学和松山湖北区学校的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大科学装置,展现出科技强国梦。

松山湖北区学校的李同学站在作品前认真介绍:“我把直线加速器画成了摩天轮,还画了想象中的中子飞机、中子显微镜。”

活动当天,多位科学家围绕散裂中子源、核聚变能源、文物保护和海洋科考等热门话题,为公众带来最前沿的科技解读。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来“追星”,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互动,让科学不再遥远。

作为今年公众科学日的亮点之一,中国散裂中子源推出了系列科技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选购。

其中,以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的靶站建筑为灵感设计的Q版摆件模型成为“爆款”,精致小巧的造型,将这座“国之重器”浓缩进手掌之间,方便收藏留念。现场还摆列着印有中国散裂中子源标志和图案的T恤、棒球帽、环保袋等日常用品,将科技元素融入生活。

也可“云上”带走一份

专属你的“科学记忆”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视频:黄政正 张莎

编辑:张莎

审校:郭文君 陈启亮

【创新松山湖热点索引】

▶直播带你花式玩转科学!中国散裂中子源今日对外“营业”

▶科创资本齐聚松山湖,LP-GP东莞现场“组CP”

▶活动路线有变!参加生态园健步行的朋友们注意了

来源:幸福松山湖

相关推荐